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秋高氣爽的日子來了,作為秋日裡最重要的儀式之地,江西婺源篁嶺曬秋,想必都會想著去看一次。只是如果你到了篁嶺,看了曬秋,古村裡三個有代表性的老宅沒去轉轉,那麼篁嶺之行會留有遺憾。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婺源篁嶺,是個依山而建的古村落,村中依舊保留有一道古驛道。從前,山裡人去到婺源縣城,就是要沿著山坡,從篁嶺古村的驛道上踏過。現今通了公路,驛道也斷了,人們走驛道,只能在村子裡轉轉。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從驛道沿著古村的山腰走半圈,便會見到一座聳立在山崗上的老宅。有別於村子裡的其它民宅,這座老宅不僅地理位置高,面積大,而且高牆大院特別醒目。這就是篁嶺古村中最有名的「五桂堂」。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篁嶺古村的開村始祖,姓曹,至今村裡的大部分人的姓氏也是「曹」姓。而「五桂堂」便是曹姓家族的祖屋,可以說,「五桂堂」是篁嶺古村的根。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五桂堂」的原主人叫曹希例。它也是篁嶺曹姓家族的第五代傳人。曹希例生有五個兒子,據族譜記載,其孫子有27個,曾孫、玄孫達二百多人。家族人口眾多,自然要建一座大院才行,取名「五桂堂」,也是希望這五個兒子能有所建樹。直到後代,篁嶺曹姓家族婚喪喜慶,所送出的帖子、器物上,均要工整地寫上「篁里五桂堂」的字樣,以示名門真宗。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篁嶺是一個臨山崖建的古村,古村裡向來地少,一般居民家的宅基地都是小小的一塊。所以才有了每家每戶的窗沿上挑出的曬秋木柱,村民家裡沒院子,晾曬東西只能借天了。而「五桂堂」卻是個特殊。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五桂堂」佔地面積達200多平米,進門有院落和月牙形水池,水池的作用除了日常生活的洗刷之外,也是蓄水防火之必備。過了院子是「五桂堂」的前堂,自然後面還有個後堂。前堂的一樓為客廳,主人平常會客讀書,就在客廳里進行,老爺房也安排在客廳的邊上。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通過木製樓梯,可以上到二樓。通常二樓是家裡年輕人的住宿地方,有小姐房、公子房、夫妻房等。二樓開有一間臨街的半露曬台,偏西南方,每天傍晚太陽西下時,陽光透過曬台,可以直接射到房間里。現在這裡也成為觀古村曬秋的絕佳位置,只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有這個觀景露台。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後堂連接著廚房、儲藏室等地方,通常是傭人工作的場所。現在去那裡,可以見到曬秋大媽現場製作篁嶺的美食「清明果」。這是當地人最熱衷的一道點心,它先將秈米、糯米和野艾草用水浸泡半天,讓米變成綠色。再用石磨磨成米漿,然後放在鍋內熬成干糊,最後才在裡邊包上豆腐、蘿蔔、酸菜、肥腸餡等,做成類似北方人的餃子形狀,放在蒸籠上蒸熟後才能食用。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出「五桂堂」,沿台級往下行進幾十米,便是另一個老宅「怡心樓」。這棟白牆紅色木結構二層樓,最早並不是篁嶺自己的建築。它是鄰村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客館,被整體搬遷進了篁嶺古村,成為古村一座婺源民間婚慶展示樓。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怡心樓」內的顏色也是紅色,大片的紗曼,婺源傳統的婚床,新娘的陪嫁,以及傳統的婚慶儀式場面,都能在「怡心樓」內見到。運氣好的話,能遇上當地人在操辦婚禮,吃上幾顆喜糖,那是小事一樁,關鍵能目睹一下婺源民間娶親的場景。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怡心樓」里最能代表古徽州建築特色的,當屬門廳前的六扇木雕窗戶。古徽州的建築講究「三雕」——石雕、木雕、磚雕,其中以木雕最為精緻。「怡心樓」的這六扇木雕窗戶,各不同樣,展現了古代工匠雕刻技藝的精湛。如果你去到「怡心樓」,不妨在六扇窗戶間留個影,窗框留下的相片邊框,是現代任何PS手法無法比擬的。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因為是個客館,從前的主人也只是用來招呼客人喝茶聊天住宿,所以「怡心樓」內的房間也特別多,稍不留聲,可能走錯地方。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從「怡心樓」出來,穿過一個圓形的拱門,便能來到古村的第三座老宅——樹和堂。「樹和堂」臨近古村的天街,一般遊客都會從「樹和堂」前匆匆而過,因為即使在老宅前稍加停留,眼前見到的也只是一棟普通的老宅。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其實「樹和堂」是古村中僅有的一座官廳,就是當官人家用來奠儀之用的,迎接達官貴人,接待朝廷禮儀等。從「樹和堂」你就能知道,小小的篁嶺古村,原來還是個藏龍卧虎之地。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樹和堂」的主人叫曹鳴遠,崇禎十六年進士,官至知縣。這座老宅大約建於清朝的嘉慶年間,佔地面積有150平米,取名「樹和堂」,也寓意著以和為貴,家人和睦的意思。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樹和堂」里沒有大院,門前的一小片空地上栽有一棵梨樹和棗樹,按照古徽州民間的說法,「梨」與利想通,可以解釋為大吉大利;而「棗」的意思是早生貴子,傳宗接代。從前,婺源人外出讀書、經商,一般會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上一棵梨樹,表示自己離鄉不離根。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作為官廳之用的「樹和堂」,裡面的裝飾現在看來有些簡單,除了一些老式傢具之外,基本沒其他飾品。倒是門口的磚雕,值得一看。磚雕門樓被稱為「文化門」,這在官廳建築中還屬常見。但「樹和堂」的字匾門,是整體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門罩飛桅戧角,瓦當勾連,氣勢彰顯。水磨青磚精雕細刻,花邊人物應有盡有,「傑應歧靈」的門額則顯示了主人「英雄不問出處」的境界。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三座老宅,是篁嶺古村歷史的留存,讀懂它,你會對篁嶺這座有近六百年歷史的古村更深的了解。這個秋季,一起去篁嶺看看吧。

秋遊篁嶺,這三個老宅一定要去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