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的太監自稱老子,被小官脫掉褲子揍,康熙:膽子不小,陞官!

康熙的太監自稱老子,被小官脫掉褲子揍,康熙:膽子不小,陞官!

原標題:康熙的太監自稱老子,被小官脫掉褲子揍,康熙:膽子不小,陞官!


故事背景

「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這句經典台詞,說的是乾隆南巡經過濟南,留下的一段風流史。乾隆下江南六次,被不少人心裡罵了千百遍。而他下江南的旗號,打的是治理水患、考察民情等等,但是行的卻是奢華享樂之風。


他六下江南,學的是他爺爺,康熙皇帝。但是大不相同的是,康熙下江南真的是考察民情。這從排場上就能看得出來。乾隆下江南到揚州,當地的鹽商為了迎接,修建行宮4處、亭台近200座,樓廊五千多間。康熙呢,有時候住的都是帳篷。


但是康熙再不講究,畢竟是一國之君,雖然有時候地方官員等他走了之後,才知道皇上來過,但是康熙下江南卻不是電視劇上的微服私訪。比如康熙六次下江南,拜謁朱元璋明孝陵五次;經過山東曲阜,都會對孔子陵墓行叩拜大禮。這些時候,地方官員不可能不知,必要的排場還是有的。


小典吏怒揍橫太監

《南亭筆記》上曾經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說康熙南巡,經過某縣城。當地的軍政長官,也就是督撫,派出手下清路。何謂清路,也就是把這條大路中間清理出來供皇帝御駕行走,而兩邊留下夾道,讓其他官員和百姓行走。


當地的所有大小官員都被派出來巡視這段道路,怕出什麼事情。「聖駕將臨,汝等打起精神,將這段道路護好。」這大概就是他們接到的任務。


這些人裡面有一位典吏,帶著上級的任務在巡視。典吏是什麼官職?在《清會典·吏部·文選清吏司一》裡面記載,典吏是清代司﹑道﹑府﹑廳﹑州﹑縣的吏員統稱。這份史料裡面記載的,應該就是這縣城父母官的手下了。


突然,一個衣著華貴的太監,「彪彪然直馳御道」,意思就是不但騎馬走上了御道,還趾高氣揚的。


典吏走過去阻止他,這閹人應該是在皇帝身邊受到熏染,離開皇帝就是「老天第一他第二」的狀態,沖著典吏喝道:「若何人斯,敢阻老子耶?」


典吏不吃他這一套,命人把這傢伙拖下馬來,壓到了大堂上。按照清朝的舊例,太監被打板子,是不脫褲子的,為的就是給他們留一些顏面。但是今天巧了,這位典吏不知道皇宮裡的這規矩,直接和其他男性一樣,脫了這太監的褲子打板子,打到他磕頭求饒為止。



督撫聽說了這件事,趕緊前來撈人,原文記載是「聞而讓之」。「讓」在文言文裡面,有「責備」的意思。但是典吏的回復卻是:「卑職典守御道,只知有聖駕,不知所謂太監也。」意思很明確,我只知道皇帝來,不知道還有太監。實際上要表達的意思是:我守的御道是皇帝走的,沒他太監什麼事。

柳暗花明,皇帝欽點

督撫沒辦法,去了康熙那邊「自請處分」。康熙帝很好奇,問:「典吏何在?」

「待罪宮門。」督撫回答說。原來典吏知道自己做的雖然沒錯,但是打的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所以還是等著聖上發話吧。



康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說:「其人有此膽量,不宜辱以典吏。」


皇上發話了,這個人膽量不小,當個典吏太可惜了。結果康熙召見這典吏之後,發現很合自己胃口,「以四品官用,旋擢是省巡撫。」意思就是,先按照四品官安排,很快就提拔成了這個省份的巡撫,算是平步青雲了。

這也符合了康熙用人的一大特點,就是不拘一格。這位典吏嚴格依法辦事,不畏強權,專治不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不靈活,但是如此的責任心和膽量正是一個人長久發展的必備素質。有千里馬,還有伯樂,所以這位典吏才能一步登天。

後記

但是辯證的看,這個典吏的經歷卻是不可複製的。他運氣好在正好對了康熙的胃口,如果帝王當時心情不好,或者不喜歡這個風格,那等著這個小小官員的,恐怕就是悲劇了;


站在康熙的角度,這樣的事情也不可能一再發生,畢竟不是所有的官職都適合這樣類型的人才;


站在清朝的角度再看,禁不住讓人捏一把冷汗,如果皇上的喜好是正常的積極的還好,這樣任命的起碼是正常官吏,如果皇上只喜歡拍馬屁不幹正事的小人,遭殃的還是百姓;


站在作者個人的角度,典吏對這種狗仗人勢奴才的做法,只能由衷的贊一句:揍得漂亮!


對康熙的這個做法,你是怎麼看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里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兩個「巧合」阻止了明朝回都南京,一個是皇帝暴斃,另一個讓人冷汗直冒
宋朝七十歲猛將上陣,一戰殺敵三萬,平時卻討厭兩種動物,見了就殺

TAG:時光里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