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神圖《平番得勝圖》,明朝軍隊之強大彷彿撲面而來

明朝神圖《平番得勝圖》,明朝軍隊之強大彷彿撲面而來

原標題:明朝神圖《平番得勝圖》,明朝軍隊之強大彷彿撲面而來


明朝相關的影視作品也不算少,大家在熒幕中對明朝軍隊的形象也看得比較多,在影視劇中,明軍一般是這樣的。




影片中隊明軍衣甲兵器的還原程度到底高不高?歷來眾說紛紜,其實最簡單最直觀的辦法,就是與明朝的畫作進行比對,而最有說服力的一副畫卷,就是著名的《平番得勝圖》

平番得勝圖全卷縱43.8厘米、橫972.2厘米,是一副長卷,為明神宗萬曆年間所作,由明初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後代保存,稱「岐陽王世家文物」,是一卷描繪萬曆年間平定西北少數民族叛亂的歷史畫卷,歷來被稱為真正的明朝中後期軍隊的正宗寫照,現在也是國寶級的文物。


畫面反映了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甘肅西南部西番族攻打洮州(今甘肅省臨潭縣),明政府派固原(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鎮總兵官領河州(今甘肅省臨夏縣)兵馬征討的過程。


全圖共分為14幅畫面。內容各有側重,從「軍門固原發兵」一直到「軍門固原賞功」,完整描述了從平叛發病到勝利班師賞功的全過程,畫卷中的明代西北少數民族風俗屋宇,與文獻記載完全一致,是研究明代軍事與民俗的珍貴實物。


《軍門固原發兵》 畫面


關於這場戰爭的細節,不多作贅述,這幅《軍門固原發兵》畫面,可以清楚看到明軍的大帳四周軍隊排列以及衣甲的細節。


先說一點,《平番得勝圖》中描繪的是大明的邊軍,根據記載是「石公隨調洮、河二參將世英、堂,論以協心行事,及蘭州參將徐勲、岷州守備朱憲、舊洮州操守史經各部兵近境,以待楊臻等同古六兄弟宿草地追處。」


在大營的最中央可以看到一個身穿官員常服的人,他被畫的很大,由此可見其身份地位,在他旁邊還侍立著四個童子,雖然圖片並不算很清楚,但還是隱約可見此人穿的應該是紅色鬥牛服,由此可見,這位軍隊的統帥應該是位文職督撫一類的大人,此人正是兵部尚書,三邊總督,都察院左都御史石茂華


石茂華畫像


這是明史愛好者網友繪製的Q版局部放大畫面


這是明史愛好者網友繪製的Q版局部放大畫面,可以看的更清楚一點。

單人的衣冠全身畫面


以及網友繪製的單人的衣冠全身畫面,對比一下,是鬥牛服無疑了。鬥牛服並非制式服裝,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也就是說不是到了品級就有得穿的,一般由天子特賞,賜給立下功勞的三品大員,是僅次于于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文官領兵,是明朝常見的事情,于謙、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等都是文官帶兵。


石茂華也是文臣出身,後領軍務,數次平亂,官至兵部尚書,皇帝賞賜鬥牛服再正常不過,直到現在,青州城還有尚書里功德牌坊尚存於世。


在大帳旁邊,侍立著兩人,一藍一綠,他們的穿著打扮一看就不是作戰單位,應該是幕僚、書記之類的文職人員,頭上戴的是飛碟帽。


飛碟帽


Q版局部放大畫面


飛碟帽上的裝飾必不可少


飛碟帽類似於蒙古軍隊的頭盔,在明朝延續並加以改進,得到廣泛應用,但明軍也並非全都戴飛碟帽,還有很多不同式樣的頭盔,在如今很多影視劇中,不管什麼朝代,都給扣上個飛碟帽,實在是不用心還原歷史,比如下面這張圖,圖裡有楚漢、三國、明朝等時間跨度很大的朝代,但頭盔都是飛碟帽,可見導演不用心之極,被評為爛片也是實至名歸。


電影中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朝代頭盔都是飛碟帽

另外在上圖中,兩位書記旁邊的一些身穿青衣,頭戴耗笠的人員,有的舉牌,有的傳令,有的牽馬,雖然有部分人拿著刀槍劍戟,但並沒有出現在軍事活動中,由此可見這應該不是輕步兵等作戰單位,他們應該只是從事傳令及儀仗的非作戰人員。


而在大帳門口,兩邊各站了兩排共四人,二人穿金色盔甲,二人穿銀色盔甲。這四人應該是軍中的高級軍官,或者是親兵統領這樣的人物。


大帳兩邊兩排的四人


其衣甲類似下面這張圖,細節稍有差異,白色和金色山文甲也是明軍高級軍官常穿的作戰衣甲,與承襲元制的飛碟盔等不同,山文甲在唐代就有出現,是典型中國式盔甲,也是中式甲的典範,非常地威猛。



在四名軍官下首兩排手舉藍色小旗的應該是傳令兵,明代令旗多為藍色三角小旗上面寫有令字,胸口一般都掛有令牌。


Q版局部放大畫面


傳令兵的衣甲,一般是齊腰甲,齊腰甲是一種與腰部齊平的鎧甲,種類繁多,不下十餘種。


齊腰甲


傳令兵齊腰甲

在兩排傳令官後面,各站著一排頂盔摜甲,裝備精良的軍人,通常這個位置屬於主帥的親兵部隊,也就是到了近代戰爭中被稱為「手槍連」「特務連」之類的指揮官直屬精銳隊伍,擔負著保護指揮部和主將的職責,他們的裝備通常也是最好的。


在圖中可以看到,他們穿著白色罩甲,手持長刀,裝備精良。在明朝,這些人在軍隊中一般被稱為「材官」或者「中軍官」,也是未來軍官的候選人,他們人數一般不多,在數十人至百人之間。




紫花罩甲,與圖中白色罩甲細節略有差異


篇幅所限,下篇文章繼續更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

小院本人也並非明史專家,以上內容也只是拋磚引玉,大家可以留言討論,也可以加小院公號:fengyingqingsishui,共同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院之觀 的精彩文章:

TAG:小院之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