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深觀察丨每天上班一個半馬,年輕人被通勤吞噬的不僅是青春

深觀察丨每天上班一個半馬,年輕人被通勤吞噬的不僅是青春

原標題:深觀察丨每天上班一個半馬,年輕人被通勤吞噬的不僅是青春


  中國新聞周刊一篇《通勤,正在「殺死」1000萬北京青年》這兩天被刷屏了。其實不獨是北京,城市通勤引發全網吐槽,已經記不起這是第幾次了。


《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報告》顯示,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和時間最長,平均通勤距離為13.2公里,平均通勤時間為56分鐘。排在其後的城市為上海、重慶、天津和成都。以休閑聞名的成都,平均通勤距離也達到了9.3公里,平均時間46分鐘。

人們開玩笑說,一些北京人通勤,甚至超過每天一個半馬(21公里多)。但是,這個半馬對不同年齡和階層的人來說,體驗也是完全不同的。


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往往住得更遠,通勤也更為辛苦。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年輕人為了攢錢買房,居住在廊坊等周邊地區,每天上班時間超過2小時。早上五點多摸黑出門,下班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點,成為常態。這樣的年輕人,在北京並不在少數。出行軟體的數據也顯示,北京人是最早開始出門打車的,早上5點,網約車司機就已經忙碌起來。


如果沒有夢想支撐,一個人很難面對這樣的生存艱難。2005年,我決定畢業就離開北京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我的一個同學,大學畢業後來北京,居住在大興,上班在宣武門附近。他每天早上6點之前就要出門,以確保趕上第一趟公交。這樣的場景讓我恐懼,只有逃之夭夭。


但是,我現在居住的城市成都,通勤距離和時間也已經排在了全國第五位。公司換了新辦公地點後,不管我如何對單車、公交和地鐵三種方式進行排列組合,上班時間總要超過一小時。乘坐計程車不僅花費更多,在時間上也沒有保證。

這就是中國大城市普遍遭遇的局面。對城市管理者來說,這樣的數據可能讓人感到欣慰,因為這說明城市很大、很有吸引力,也很繁榮。但是對一個在路上奔波的人而言,這確實毫無幸福感。夢想和幸福,在本質應該是想通的,但是對年輕人而言,卻要為了所謂夢想,而犧牲掉「現在的幸福」,他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未來上。


對詩人來說,「在路上」算是一種浪漫的狀態,但是對一個每天都要上班的人來說,在路上的時間太久,就變成了壓迫。當年輕人疲憊地回到蝸居的地方,很難再有什麼「詩與遠方」。一些人甚至感嘆,連性生活都沒有興趣,只想躺在那裡。打開電腦追一部劇,都算是相當積極的人生態度了。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當然很多。東京、香港的車輛密度不比北京和上海少,但是卻沒有那麼擁堵。就公共交通來說,北京和東京與香港相比,在地鐵車站的密度上也有相當大的差距。在北京的「地鐵房」,可能意味著距離地鐵站還有三公里,人們在進地鐵之前和出地鐵之後,還要花費相當長時間。


不管是交通設施還是交通管理水平,一些城市都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但是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很多大城市,都有一個很明顯的中心。人們會在中心地區上班,而所謂的中心地區可以容納的居住人口又非常有限,加上房價高企,註定了很多人居住和工作的分離。


很多城市新興的「高新區」,房價都在短時間內被推到頂點,但是在「高新區」「軟體園」「CBD」里上班的年輕人,往往不可能在公司附近買房,連租房也租不起。在成都,每天早上的地鐵1號線,把大量年輕人運送到高新區上班。通了一條環線地鐵7號線後,很多人又從7號線轉入1號線。每天的早高峰,都成為年輕人的夢魘。

對年輕人來說,「每天一個半馬」的通勤,影響遠遠不止虛耗的時間。這種為了生存的奔波,是殘酷的,也是反青春的。它吞噬掉的不僅是現在,也是未來。如果按照花費的通勤時間來算,如今的一年,可能要頂過去的五年,所以我們才看到90後在哀嘆「中年危機」,這可不是無病呻吟。


這是新的生活方式,已經變成日常,已經內化在這一代年輕人的性格和身體之中,他們必須忍受下來。並非巧合的是,智能手機也在這幾年迅速普及。沉默的通勤大軍,人手一個發亮的機器,如果我們能從80年代穿越過來,肯定會被眼前的場景震驚。

作者:澎湃特約評論員 張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濟寧辭職市長梅永紅三年後再跳槽:將離開華大基因加盟碧桂園
美國對伊朗動武並非不可能,只是心理威懾難使伊朗屈服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