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公元191年,為了爭奪地盤,袁術命孫堅攻打荊州刺史劉表。劉表部將黃祖敗退,逃入峴山,孫堅連夜追擊,結果被黃祖的伏兵暗箭射死,年僅三十七歲。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孫堅少年成名,先後平定了會稽許昌之亂、長沙區星與零陵郡、桂陽郡周朝、郭石之亂,後又計殺荊州刺史王叡、南陽太守張咨,斬華雄,破呂布,攻下洛陽,可謂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卻死得如此窩囊,實在可惜。

那麼,孫堅為何會死得如此窩囊呢?

有人認為,孫堅死得如此窩囊,是「天妒英才」。孫堅確實是英才,這一點毫無疑問,但他是否死於天妒,卻值得商榷。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1、單挑群盜

孫堅是兵聖孫武的後代,自帶兵家屬性,領兵打戰很是在行。

十七歲那年,孫堅與父親乘船到錢塘,遇到胡玉等海盜攔路劫掠商旅財物,並在岸上分贓,往來船隻都不敢靠近。孫堅於是提刀上岸,手指凌空指指點點,作分兵圍捕狀。盜賊們見了,以為真有官兵,趕緊扔下財物作鳥獸散,孫堅趁機追殺一名盜賊,提著那人的頭顱還回。孫堅因此聞名,被徵召為郡縣校尉。

少年孫堅用計單挑群盜,有勇有謀,確實令人敬佩。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亦可見孫堅太過於冒險,因為如果胡玉等海盜沒有四散逃走,孫堅當時豈不是把自己置身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2、深入敵後

後來,會稽郡許昌作亂,孫堅招募精兵千餘人配合州郡前去征討,因功被刺史臧旻舉薦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孫堅被調往盱眙當縣丞,後又擔任下邳縣丞。

在此期間,孫堅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還注重結交少年壯士,經常與其來往的就有數百人,「吏民親附」,很得人心。

黃巾起義爆發,東漢朝廷派皇甫嵩、朱俊領兵討伐。朱俊是會稽郡人,素聞孫堅之名,上表請求讓孫堅擔任自己的佐軍司馬,朝廷應允。

孫堅於是帶領之前結識的少年壯士以及新招募而來的淮、泗精兵,共千許人,與朱俊并力奮戰,所向披靡。

孫堅隨後冒險深入敵後,結果在西華反被黃巾軍打敗,還差點丟了性命。當時,孫堅受到重創落馬,卧於草叢之中。他的部眾也被打散,不知孫堅在何處。幸好孫堅所騎的戰馬十分通人性,跑回兵營,踣地呼鳴,將士們這才跟隨馬兒找到了受傷的孫堅。

孫堅休養了十幾天,傷勢剛剛稍有好轉,便迫不及待地率部出戰。此時,黃巾軍退守宛城,孫堅又是身先士卒,率先破城。不過,這一次孫堅運氣好,沒有受傷,還立下大功,朱俊因此舉薦孫堅擔任別部司馬。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3、議殺董卓

邊章、韓遂作亂涼州,董卓手握重兵卻坐視不管,拒絕出兵討伐。朝廷無奈,只好派張溫率孫堅等前去討伐。

張溫駐兵長安,召董卓前來匯合。董卓卻故意拖延,磨磨蹭蹭了許久才來到長安。張溫因此責備董卓,董卓冷言辯解,態度十分傲慢,根本不把張溫放在眼裡。

孫堅認為,董卓犯有「輕上無禮」、「沮軍疑眾」、「應召稽留」三罪,建議張溫仿效司馬穰苴斬庄賈之先例,斬殺董卓以立軍威。張溫卻以董卓在隴蜀之間「素著威名」,「今日殺之,西行無依」為由,沒有採納孫堅誅殺董卓的建議。

數年後,董卓專權亂政,張溫也為當初不殺董卓而付出沉重的代價,被董卓鞭撻至死。孫堅聞之,喟然長嘆曰:「張公昔從吾言,朝廷今無此難也。」

張溫當初未能採納孫堅之言殺了董卓,固然有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太過婦人之仁之嫌。但張溫若真聽信孫堅之言殺了董卓,以董卓在隴蜀的威名和勢力,涼州局勢只會更加混亂,更別說征討邊章和韓遂之亂了。

再者,即便張溫當初殺了董卓,後來的東漢朝廷便真能安然無恙,「今無此難」了嗎?

我看未必。因為當時的東漢朝廷實際上早已病入膏肓,藥石無靈,即使沒有董卓亂政,劉焉、袁紹、袁術等一幫有野心的人也會站出來代替董卓,成為劉董卓、袁董卓。

所以,從情感上說,我們支持孫堅建議張溫殺董卓之舉,但若從實際情況論,孫堅建議張溫殺董卓,則太過冒然行事,未必是穩妥之舉。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4、議圍韓遂

言歸正傳,後來張溫能保住皇家陵園,把邊章、韓遂趕到榆中城,確實是多虧了董卓能夠見機行事,果斷出擊。

當時,張溫軍與韓遂、邊章軍在美陽對峙。張溫與韓遂等交戰,不利。當夜有流星如火,長達十餘丈,照亮韓遂軍營,驚得驢馬亂叫。韓遂、邊章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暗中準備退兵。董卓聽說後大喜,第二天便與右扶風鮑鴻等合兵進攻,大破韓遂、邊章軍,斬首數千級。韓遂等敗走榆中,張溫派周慎、孫堅率軍三萬追擊,包圍了榆中城。

據董卓後來回憶,孫堅隨周慎包圍榆中城時,曾向周慎請求率一萬士卒前去攻打金城,周慎率二萬士卒為後援,切斷韓遂、邊章的糧道。但周慎沒有聽從孫堅的計劃,最後反讓韓遂、邊章分兵駐守葵園峽,將自己的糧道截斷,周慎恐慌,只好丟棄輜重撤走,無功而返。

董卓認為,如果周慎能用孫堅的計謀,涼州或許當時就能夠平定。

周慎不用孫堅之計,失去了平定涼州的大好時機,確實可惜。但如果站在周慎的角度來看,孫堅的計策其實是過於冒險的,他沒有孫堅那種富貴險中求的魄力,不聽孫堅之計,也在情理之中。

孫堅有勇有謀,能征善戰,最後為什麼死得那麼窩囊?

5、越境征討

從涼州回朝,孫堅任議郎。恰逢區星在長沙自稱將軍,聚眾萬餘人造反,攻圍城邑,而周朝、郭石也在零陵郡、桂陽郡起兵,與區星遙相呼應,朝廷於是改任孫堅為長沙太守。

孫堅來到長沙,任用良吏,親率將士在旬月之間就打敗了區星,郡中震服。隨後,孫堅又率部越境征討周朝、郭石等,三郡肅然。因為征討區星等反賊有功,孫堅被封為烏程侯。

值得一提的是,孫堅準備越境征討周朝、郭石前,他的主簿認為,越境征討不合規矩,勸孫堅三思而後行。

孫堅答曰:「太守無文德,以征伐為功,越界攻討,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愧海內乎?」可謂公而忘私,大義凜然。但孫堅這麼做,實際上也給人留下了把柄,如果有人以此陷害孫堅,誣告他無視規矩,擅自越權,也是可以的。

總之,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一個有勇有謀、能征善戰的孫堅,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一個不夠沉穩,甚至有點急功冒進的孫堅。如果孫堅在追擊黃祖時不急功冒進,也就不會被黃祖暗算,死得那麼窩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