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污點,也是他畢生的追求!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污點,也是他畢生的追求!

原標題: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污點,也是他畢生的追求!


本文為真歷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後世對諸葛亮的評價有褒有貶,推崇諸葛亮的人,認為他是不世出的奇才,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濟大師,有勇有謀,是智慧和忠勇的化身。貶低諸葛亮的人則認為他根本就只是個善於理財的管家一類的人,根本配不上政治家、軍事家這樣的名號,他膽小謹慎,沒有魄力,他用人方面毫無建樹,直接導致了蜀漢人才的斷層,為蜀國後期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諸葛亮固然有很多缺點,尤其是被後人廣為詬病的北伐,被認為是拖垮蜀國經濟,導致國力下降以致最終被滅亡的根本原因。


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儘管《三國演義》極力渲染蜀漢人才輩出,英勇善戰,但事實上,三國之中,居於西南一隅的蜀漢是最弱的。根據當時的人口統計,蜀國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人,卻養著十萬二千人的軍隊,還有官吏四萬人,除去這十四萬人,還剩八十多萬,也就是說平均每八個人就要養活一個人,關鍵是這八個人裡頭還包括女人,包括老弱病殘幼,可見百姓的負擔是相當重的。同時期的吳國,有五十二萬三千戶,官吏三萬二千,士兵二十三萬,人口是二百三十萬……只是孫皓某些方面猛一點,後宮有五千餘人。魏國則是人口四百四十多萬,實力最強。


從這個數據來看,蜀國的國力不是一般弱,能夠自保已經不錯了,諸葛亮還三番五次北伐,甚至選定的接班人姜維也是北伐政策的堅定執行者,這大大耗費了蜀國的國力,並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應該說這樣的說法是有道理的,那既然如此,作為政治家的諸葛亮難道看不出來嗎?答案是當然看出來了,諸葛亮不但知道北伐大量消耗國力,他更知道所謂的北伐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那為什麼還要沒完沒了的北伐呢?因為一個詞——法理!


我們先不探討劉備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不是皇族後裔,蜀漢的立國之本就是炎漢正統,靠著這個優勢,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佔據了本不屬於自己的西川,成就了一番事業。


問題的關鍵也就在這,你既然身份是大漢正統,那就應該做大漢正統應該做的事,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大漢的根本是在中原,不是在四川,大漢的故都在長安和洛陽,不在千里之外的成都。如果你甘心在四川做個小皇帝,玩個小朝廷,那就不是什麼正統了,那我們還跟你幹什麼,直接投降曹魏不就可以了,反正你們都不是正統。


這也可以理解諸葛亮隆中對的時候為什麼當時就提到了必須佔據西川和荊州,因為西川北出秦川直達長安,荊州可以直指宛洛,也就是洛陽,都是沖著故都去的,也就是沖著正統去的,沖著法理去的,只有佔據了故都,佔據了中原,才能號令天下。

所以諸葛亮明知北伐損耗極大,明知不可能成功,也要強撐著去做,因為只有北伐了,才能表明《出師表》里「還於舊都」的決心,才能表明你的炎漢正統,才能佔據法理的制高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真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雖然敗家,但也有這樣一個功績
袁世凱:背上清朝欠下的債,還上了這些人的當,再多功績也沒用

TAG:我是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