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捍衛毛澤東就是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 就是捍衛中華民族的歷史

捍衛毛澤東就是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 就是捍衛中華民族的歷史

原標題:捍衛毛澤東就是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 就是捍衛中華民族的歷史


作者:司馬長空(微雨)


本文寫於2005.7.1,那時擁護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人在網上是比較孤立的、比較苦悶的,借用電影《南征北戰》里的話說就是「我們每一個戰士,都要對付五六個敵人」。令人欣喜的是,經過這些年,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了擁護毛主席的行列,現在是「紅旗漫卷西風」,我們必將迎來「看萬山紅遍」


我國有八千萬網民,這些網民以年輕人為主,這是一個最具有活力、最具有革命性的群體。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載體就是網路。網路上的各種信息對他們的思想、世界觀產生著重大的影響。


黨和政府不能忽視他們的在網路上的存在,應當注意他們的呼聲,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並對他們加以引導。正如《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所指出的:「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加強互聯網宣傳隊伍建設,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


現在有個奇怪的現象:在許多網站和bbs上,一些反華、反共的的言論是有組織的,居於「主流」地位;而愛國、擁護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的聲音反而處於「無政府」的各自為戰的境地。


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言論和思想,這本無可厚非,因為真理不懼怕辯論,但問題是反華勢力所豢養的「寫手」是有備而來,蓄意對一些敏感、熱點話題發表具有欺騙性、煽動性、歪曲性的言論,而具有正義感的網友由於受到理論水平、從事行業、知識範圍、掌握資料的局限,難以對這些「寫手」的種種謬論做出有力的反擊。這是非常不正常的。


建議我們的宣傳部門、共青團組織成立專門的機構,組織研究社會科學和黨史的理論工作者、專家、學者(百十人即可),依託人民網、新華網等bbs,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針對那些「寫手」的混淆視聽的歪理邪說及一些善良網友的模糊認識,第一時間做出權威性、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解答。


當前國內腐敗日益猖獗,人們社會道德、職業道德水平退化,說到底是因為理想的缺失。毛主席說:人是要講點精神的。一個人、一個團體、乃至一個民族,是不能沒有精神的。西方世界有上帝;穆斯林有真主;東亞資本主義國家有孔子,我們呢?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來用「等價交換」這一資本法則來解決。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特別是對於我們物質文明還不算髮達的國家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我們的精神家園是什麼?——是共產主義!


以下是我近年來思考的幾個問題,有些我試圖進行一些粗淺的解答,有些是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



一、 中國馬克思主義需要「正名」。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理論基礎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即毛澤東思想究竟是外來哲學還是本土哲學?即,究竟是不是中國人自己的哲學

這個問題不容迴避!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則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就缺乏明確的存在「法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我認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的哲學!是中國人自己的哲學!


我個人認為陸劍傑的《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哲學研究》2005年第一期)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好的回答。作者在該文中提出了區分「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這個概念。


該文大意是:「當1917年前後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中國的時候,它只是一種外來的哲學思想,只能稱之為「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到了後來,在逐步運用於觀察和解決中國問題的時候,它才向建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向發展。」


「按照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實踐需要來學習、運用、闡發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同中國實踐密切結合的強烈的實踐性。這就必定能在同中國實際的結合中,吸收來自實踐的哲學智慧,以新的方式闡發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理。這些學理打上了深深的中國社會、中國革命的烙印。」


「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良成分,通過批判分析,把中國哲學的「命題」改造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命題,具有繼承和發揮中國哲學優秀成分的鮮明的文化性。」


「集中和升華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形成中國氣質鮮明的哲學思想,具有凝聚中華民族智慧的巨大創造性」。


陸劍傑還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中國後,經過八十餘年的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過中國馬哲界的許多學者,也包括毛澤東、張聞天這樣的學者,所揭示和闡發,。。。。。。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 人類需要不需要終極目標?


現在該不該談論人類個體及全體的最高追求?這個追求是什麼?


——西方文化的最高追求是什麼?中國人的價值觀是什麼?


——人類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是大同,是共產主義。


——什麼是共產主義?——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一理想社會永遠值得我們奮鬥與追求。


——共產主義思想與我們先人的大同思想的關係。


——我認為應該儘可能的將共產主義思想與我們先人的大同思想統一起來。這樣一來:當今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自然而然地融入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結成統一戰線,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統一海內外華人的思想。(詳見本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進一步發展——「一個儒家,兩種形式」》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從上文可以看出,我們先人的大同思想與共產主義思想是多麼的相似。


三、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本質是什麼?


由於受到當前物質文化基礎、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制約,我們無法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躍升到共產主義,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的資本積累(姑且這麼稱呼)階段。我認為在這個階段,可以允許、甚至鼓勵資本主義成分的存在和發展。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共產主義理想對現實物質文化基礎、人們道德水平的妥協。既然是妥協,就決不意味著放棄理想。我們一方面應該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宣揚共產主義理想,提倡人類美德,以抵消「資本」對道德的毒化作用,這樣在不斷提高物質文明水平的同時,保持、並不斷提高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從而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認為過去二十年,上上下下對「資本」對道德的毒化作用均認識不足。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本)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


不能否認:目前我們國民素質、道德水平退化嚴重,這是發展商品經濟副作用,我們必須加以正視,設法解決。



四、 中國現在存在不存在階級?存在不存在階級鬥爭?


(也許這個問題過於敏感。我們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好不容易才破除了左的束縛,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有可能導致思想混亂,也許不合適宜,但同時也實在不容繼續迴避了。) 我國現在的貧富差距與正統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算不算大?巨大的貧富差距屬不屬於階級的範疇?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不存在階級鬥爭(或稱階級矛盾)?這種階級矛盾是否可以調和?我想:既然這種矛盾是在社會主義里發生的,那麼這種矛盾就應該而且必須能夠調和,否則我們和資本主義國家有什麼區別?換句話說: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應該代表最廣泛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調和社會主義內部各階層之間的矛盾,調節各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我們一方面要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但另一方面,千萬不要忘記「社會主義的目的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鄧選三卷110-111頁)


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在1954年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提出倒U型理論。該理論假說認為,收入分配的差距與人均國民收入高低相關,大體經歷一個這樣的過程,在經濟發展初期,收入分配將隨著經濟發展而趨於不平等,逐步擴大後有一段穩定時期,到達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收入分配的差距將會縮小,從而形成一條倒U曲線。——我們不能用資本主義的「倒U型理論」麻痹自己,不能誤認為這是一條「真理」而聽任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收入分配差距理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的經濟地位決定人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只有把貧富差距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社會矛盾,才能有可能構建真正的和諧社會。


五、 意識形態上不能採取守勢,必須要反擊。


1、我們是一個崛起的大國,難以想像一個在意識形態總是處於守勢的國家能夠成為真正的大國!同時也難以想像一個在意識形態上模仿他人、喪失自我的民族能夠實現真正的崛起!


好比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被一個無賴指責為賊,他如果總是逢人便講:「我不是賊。」這樣他永遠也不會贏得人們的尊重。他應該理直氣壯地對那個無賴說:「你才是個賊!」


我們不能總是充當意識形態的辯護者,我們必須也是意識形態的審判者!


2、「自由、民主、人權」是全人類的共同權利與追求,絕非某一政黨、某一階級、某一意識形態所獨有。我絕對不贊成在中國實行所謂的資產階級民主。我們不應迴避「自由、民主、人權」,這些不是西方列強的專利。我們必須結合中國自身的歷史與現實詮釋「自由、民主、人權」,並賦予其新的內涵。我們絕不容許「人權」這一神聖字眼成為西方列強用於攻擊我們、分化我們的武器。(見拙文《當代中國需要開展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


3、我們的理論工作者應該結合數千年的儒教文明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闡釋我們自己的民主價值觀,形成我們東方人自己的理論體系。 一方面我們要利用我們的價值觀反擊西方列強對我們的方針、政策的無端指責;另一方面我們要善於運用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西方文明的不足。


4、為了擺脫我們在意識形態上的不利態勢,我們應該提倡在意識形態上的「三個世界劃分」,即「東亞文明(將日本邊緣化,因為日本是東亞文明的垃圾)」,「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以求達到三足鼎立,分庭抗禮。


總之,面對美帝國主義咄咄逼人地「圍堵」與「遏制」,我們必須拿起意識形態的武器。


六、 關於正確評價毛澤東


過去二十年,海內外流傳著種種詆毀毛澤東的傳言和謬論,這絕不僅僅是關係到毛澤東個人的名譽聲望的事情,這是關黨和國家歷史,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前蘇聯的垮台,一個極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赫魯曉夫時代開始的否定斯大林,進而否定了蘇共的歷史。


理論和黨史工作者應該在以下幾個問題上做出澄清。


1、 毛澤東與大躍進浮誇風。


(1)首先,必須承認,毛澤東同志對「大躍進」時的一些錯誤做法及「浮誇風」是負有責任的。因為他是最高領導人。


(2)但由此得出毛澤東同志不講究科學,自欺欺人的結論是十分錯誤的,是不客觀的。


(3)毛澤東同志出身於農民家庭,早在青年時代,就曾深入到湖南農村,寫下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因此至少對於農村,毛是非常了解的,況且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之一就是「實事求是」,所以說,毛澤東對於「浮誇風」應該是相當了解內情的。


(4)有人會問:既然毛了解「浮誇風」的真相,為什麼不大刀闊斧的去糾正?我想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毛作為人民革命運動的領袖,對於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是非常珍惜愛護的,也是非常了解的。他深知這種熱情和幹勁一經喚起,就不能讓其輕易熄滅。當時我們的國家一窮二白,可以說這種熱情和幹勁是我們的唯一資本,如果群眾運動出現了偏差,只能加以引導,萬不能挫傷群眾的積極性。所以他對群眾運動中出現的問題,處理起來是非常慎重的。這一點也反映在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中。二是從《毛澤東文集》中毛澤東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寫的黨內通信中,可以看出「浮誇風」的始作俑者是省、地、縣級的幹部,關於他們的動機,我想大多數還是出於善良的願望,主要是一種浮躁的表現(這和今天幹部的浮誇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對於他們,只能是循循善誘。遺憾的是,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今天不能客觀的對待歷史,把自己當年的錯誤,一股腦地推給了毛主席。


(5)「浮誇風」是一個錯誤,是中華民族歷經百年屈辱,一旦得到解放,熱情迸發,急於求成的浮躁心態的產物。也許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一個不得不越過的坎坷。應該說是我們全民族共同犯下的一個錯誤。


(6)毛澤東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寫的黨內通信是毛澤東同志在1959年廬山會議之前寫的,可見對於當時的「浮誇風」及左傾錯誤,毛也在開始糾正(如果早一些會更好),我們對此應該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7)我們對在大躍進中犯的錯誤似乎過多地歸咎於毛澤東同志,這也給了反華勢力以可乘之機,我們應該本著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公正客觀地看待這段歷史。(本作者《毛澤東關於「浮誇風」等問題的黨內通信》及讀後感 )


2、 毛澤東與計劃生育。


(1)批判馬寅初是個錯誤,毛澤東對此負有一定的責任,但真的是錯批一個人,多生三億人嗎?


(2)1949年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萬人,到1969年已達80671萬人。這期間人口迅猛增長的深刻原因是什麼?能簡單地歸咎為沒有大力推廣計劃生育嗎?


(3)「有人將中國人口問題歸因於毛澤東的「昏庸」。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歷大亂後都會有一個時期的出生率較高,二戰之後的世界各國包括美日蘇歐莫不如此。


1949年以後,由於戰亂的結束,並因為大力發展農田水利建設(袁隆平認為70年代的農田水利建設是歷史上最好的)和建立農村醫療體制(經過2003年SARS的流行,中國政府重新認識到農村醫療體制的重要性,痛定思疼,決定重新建立農村醫療體制),人均壽命由35歲延長到70多歲(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一點不容易呀),新生兒死亡率也大為降低。在婦女總和生育率(兩百年來中國婦女終身生育率一直在6.0左右)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中國人口急劇增長。因此1949年以後的人口快速增長不完全因為新生人口的增加,更大程度歸因於壽命的延長。乾隆60年中國人口從數千萬增加到四億;毛澤東時代壽命從1949年的平均35歲延長到1976年的65歲(而同期世界平均壽命只增加到58歲),而解放後30年人口還沒有增加1倍,說明當時是適當控制了人口的,1979年時中國婦女總和生育率已經從兩百年一直維持的6.0左右降到2.7了。


在適當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毛澤東注重人口素質的提高,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每個公社(現在的鄉)都有高中(而現在每個縣才有幾所高中,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初中畢業生上高中的比例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一定要將現在的人口壓力歸因於毛澤東的話,那隻怪他將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壽命增加得太多了,以至於很多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都還沒有去世。」(選自《以人為本,用科學的發展觀看待人口問題》易富賢)



(4)毛澤東是一貫支持控制人口數量的,在馬寅初等之前毛澤東反覆講到了控制人口問題。


1956年毛澤東親自主持制定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中提出:「除了少數民族地區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傳和推廣節制生育,提倡有計劃的生育子女」。中共中央更是在1955年3月就發出了《關於控制人口問題的指示》。在1957年2月的最高國務會議上,馬寅初關於人口問題的主張受到了毛澤東的重視,他才受到鼓舞,在幾個月後發表了新人口論的。

毛澤東主張節育要得到人民的支持與合作,根據各地區的人口狀況,一步步來,不能急於求成。實行節育是因為人民有這個要求,「農民要求節育,人口太多的家庭要求節育,城市、農村都有這個要求」「抓人口問題恐怕也是三年試點,三年推廣,四年普遍實行。……少數民族地區不要去推廣,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廣。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進行試點,逐步推廣,逐步達到普遍計劃生育。……將來要做到完全有計劃的生育,沒有一個社會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來做,那是不行的。」(《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擴大的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對於我國人口增加很快的問題,「可以研究有計劃地生育的辦法。……並且要得到人民的完全合作」(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選自《毛澤東人口思想再評價》劉德中)


(5)批判馬寅初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如果按從七十年代開始中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來算,似乎是耽誤了近二十年,但實行計劃生育是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大事,必然要經歷提出、試行、逐步推廣、全面實行、穩步發展等幾個階段,不是一蹴而就的。


——1956年,黨的八大政治報告提出了節制生育的主張,馬寅初看到節育問題已被提上中央議事日程,便於1957年6月將寫成的《新人口論》一文作為提案,提交全國人大一屆四次會議討論;同年7月5日又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


——1957年3月,中華醫學會成立了節育技術指導委員會。1958年2~3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說:「建議設一個委員會,節育委員會,作為政府的機關,人民團體也可以組織一個。」


——《光明日報》從1959年11月至1960年1月,共發表了10篇批判文章,《新建設》發表了4篇批判文章,批判馬寅初的《新人口論》。


——1959~1961年三年經濟困難和人口低谷時期過去以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重新發動計劃生育,1962年12月發出《關於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這一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之一,定期進行討論和檢查;有關各部門和群眾團體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做好宣傳教育、技術指導、藥物生產、供應和科學研究等項工作。


從以上的時間流程不難看出,對馬寅初的《新人口論》是批判歸批判,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影響到我國的計劃生育事業的逐步開展。



3、 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三、四千萬人」?


——1983年國家統計局報經國務院批准,將1949—1982年戶口登記的每個年度人口數字,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予以公布(1983年出版的《統計年鑒》)。美國的人口學家從這個材料中估算出1958——1963年非正常死亡人口約為2700萬(2680萬)。這個數字被人「移花接木」,說成是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選自《「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純屬捏造 張宏志》)

——以上所述,中國官方公布的人口登記數字,其準確性是要打折扣的;而科爾的研究方法又過於粗略;再加上人口學研究方法的瑕疵,因此科爾的研究結果,1959、1960、1961年3年,中國非線性(非正常)死亡2700萬人,是不可信的。 現在的問題,是依據科爾的結論撰寫中國歷史呢?還是以中國的歷史事實去檢驗科爾的結論?我們堅持的是後者。(選自《「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純屬捏造張宏志》)


——對於「大躍進餓死三、四千萬人」這一謬論,我們國家至今沒有拿出權威的批駁,這是極不應該的、極不負責的。


4、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對於書中種種被西方反華勢力奉為至寶的「史實」,實在經不起認真的推敲、批駁。有代表性的是《戚本禹批判李志綏回憶錄》。


5、 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動機。


這個問題目前比較難以回答,也許應該留給將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毛澤東發動文革決不是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而是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一種探索。


總之,對於以上的幾個問題,有毛澤東的錯誤,有他該承擔的責任,但更有許多誤解、謬論和惡意誹謗,所有這些本來不難還其歷史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宣傳部門對此不能裝聾作啞,顧左右而言它!


捍衛毛澤東,


決不僅僅是民間的事!


決不僅僅毛的親友的事!


甚至是曾經被老人家打倒的人的事(黃克誠、戚本禹)!


捍衛毛澤東就是捍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就是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


就是捍衛中華民族的歷史!


2005年7月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坦克大戰 (四) — 現代裝甲與反裝甲技術之 大結局
落後就要挨打 軍改解放軍機步營大變臉火力機動力翻倍提高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