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有一種說法,我們都很熟悉,那就是古代中國的歷史上頻繁出現「邊緣征服中心」的現象:西周是一個邊緣的小國,結果征服了位於中心的商朝;秦國也是一個邊緣的國家,結果統一了天下;隋唐帝國都和原本位於邊緣的鮮卑族擁有深刻的淵源;元朝和清朝也都是位於邊緣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關於這個問題,有各種回答。有的人說,是因為邊緣地區的人群更為彪悍和勇猛,但你看漢朝也曾經把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啊。有的人說,是因為邊緣地區的人群更容易進行組織制度上的創新,但你看蒙古人的組織制度其實非常粗疏,而且在建立元朝以後,因為制度建設遲遲跟不上,最後八十多年就滅亡了。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可見,過去的答案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今天咱們說的這本《四夷居中國:東亞大陸人類簡史》,作者在書中就提出了一個說法,給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釋。觀點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導致「邊緣征服中心」的原因,是物質的生產和交換。

我們下面就來看看這個觀點的解釋。

作者認為,我們中國所處的東亞大陸,是由三個板塊拼接在一起的。第一個叫做西伯利亞地台板塊,也就是北方西伯利亞到蒙古高原的這塊高地。第二個叫做太平洋板塊,也就是漢人生活的中國內地,因為臨近太平洋,所以叫太平洋板塊。第三個叫做印度洋板塊,也就是青藏高原這一帶,因為靠近印度洋,所以叫印度洋板塊。三個板塊像齒輪一樣,相互咬合在一起。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這樣說你可能覺得有點模糊,但有一種說法你肯定印象深刻,那就是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間的矛盾。在中國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經常南下入侵農耕民族的領地,為了防禦游牧民族,中原的農耕民族就修建了長城。這組矛盾其實是地理因素決定的,有一條分界線叫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在這條線的北邊,降水量比較少,就成了游牧民族的故鄉。而在這條線的南邊,降水量比較多,就孕育出一個巨大的農耕文明。有意思的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和長城剛好是基本重合的,它是游牧地區和農耕地區之間的分界線。

這裡的游牧地區,就是剛才說的西伯利亞地台板塊,農耕地區,就是太平洋板塊,再加上一個印度洋板塊,就構成了完整的東亞大陸。印度洋板塊也就是今天的青藏高原,這一板塊雖然在緯度上和太平洋板塊差不多,但因為海拔特別高,地理環境也獨具特色。這一地區的人群包括兩類人,一類是青藏高原北部的游牧部族,另一類是在河谷地區以河谷農業為生的人群。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作者劃分這三大板塊,主要的依據是地理環境。不同的地理環境,會產生不同的「經濟類型」,也就是人群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方式。比如古人說的「南人乘舟,北人乘馬」;今天我們說的,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有暖氣,南方沒暖氣。這些說的都是北方和南方在經濟類型上的差異。

這就回到了這本書的書名,《四夷居中國》。什麼是「四夷」?四夷分別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其實來自早期中原地區的人群對周邊地區人群的觀察。比如《禮記》里說,東夷這個人群的特點是「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披散著頭髮,身上有文身,不吃熟食。西戎這個人群的特點是「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同樣披散著頭髮,身上穿著毛皮,不吃五穀。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這裡對「四夷」的描述,其實就是從他們對環境的適應方式入手的。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食物,就是「四夷」的經濟類型。早期中原地區的人群已經發現了,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群,會產生不同的經濟類型。不同經濟類型的人群之間,就可能發生物資的交換。農業經濟相對於游牧、漁獵、採集這些經濟類型而言,具有相對的優勢,能夠積累一定的剩餘產品。從事農業的人群就會用剩餘產品去和其他人群進行貿易,交換一些其他產品。

但進行貿易是需要道路的,所以這種交換一般都發生在固定的通道上,位於通道兩側的人群,尤其是位於板塊之間通道兩側的人群,也就更容易參與貿易。於是一個新問題產生了,什麼是板塊之間的通道?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關於板塊之間的通道,作者從一位嚮導身上獲得了靈感。這位嚮導是第一位在東亞大陸上進行連續旅行的人,也就是秦朝的始皇帝。在此之前,沒有人能有這個條件,要麼是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要麼是無法打破東亞大陸上的各種政治界限,把東亞大陸當作一個整體來加以觀察。

作者從《史記》中對秦始皇出巡的記載入手,畫出了秦始皇旅行的軌跡。他發現,秦始皇在許多時候都選擇了相同的路徑,比如他在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兩次南巡的起點或終點,都選擇了秦嶺東段的「武關道」這一路徑。同時,這條路徑將秦朝的政治核心也就是渭河流域與陝西省西南部的漢水流域連在了一起。

作者由此意識到,古往今來人類的移動路線往往是固定的,這些相同的路徑顯然並不是巧合,而是地理上的構造決定的。人們到了一個地方,往往會發現有一條路走起來最為輕鬆簡便。作者把這種路稱為「通道」。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在東亞大陸的版圖上,作者列出了許多通道,其中最重要,也最為我們所熟知的都是兩大板塊之間的必經之路,比如連結新疆和內地的河西走廊,連結西藏和內地的茶馬古道,以及連結東北和內地的遼西走廊,這裡坐落著著名的山海關。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這些通道上,曾經發生過大量著名的歷史事件,而且這些事件都與不同人群和文化的碰撞有關。

比如河西走廊,這是內地通往新疆以及中亞的要道。漢代的張騫通西域,唐代的玄奘赴西天取經,清代的左宗棠收復新疆,都曾經過這條要道。在貿易的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也是必經之路。

比如茶馬古道,雖然它在漢朝以後才開始知名,但事實上它是一條很早就被發現的群山之間的道路。內地和青藏高原上的人群通過這條道路,保持著密切的交流,也保持著長期的貿易關係。再比如遼西走廊,這裡坐落著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山海關。關外的女真人和關內的漢人,曾經在這條走廊兩側進行繁榮的貿易。

類似這樣的通道縱橫交錯,在東亞大陸上鋪開了一張聯繫網路,也就是一張相對固定的地圖。不同人群就在東亞大陸上,沿著這些通道進行交流,從而譜寫了東亞大陸的人類史。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那麼,物質是如何經由這些「通道」進行交換的?

交換的前提是不同的經濟類型。不同人群面對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發展出了不同的適應方式,也因此發展出了不同的經濟類型。他們生產出了不一樣的產品,這種差異就會導致交換成為必要。所以,物質交換往往發生在不同經濟類型的人群之間的通道上。

我們先來看一個較為久遠的例子。西周有一本重要的歷史典籍,叫做《穆天子傳》,裡面記載了周穆王生平的故事。裡面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能夠日行萬里,拉著穆王到處巡視。這八匹駿馬合稱「八駿」,後來變成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意象,徐悲鴻就有一幅名畫叫《八駿圖》。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除此以外,《穆天子傳》中還提到一位名叫「造父」的御者,也就是替周穆王駕駛馬車的人。造父還有一個後人叫做「非子」。另一本史書《竹書紀年》里記載,西周的周孝王即位以後,為了獲得長期的馬匹來源,曾經派兵攻打西戎。西戎是騎馬的部族,他們恰恰生活在一個重要的通道也就是河西走廊附近。而這一時期的周人是渭河平原上的農耕部族,河西走廊也就成為周人和西戎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

在周孝王的武力之下,西戎在周人面前臣服,開始為周朝提供馬匹,交換的是周朝對他們的安全上的許諾。西戎之中的一支還開始為周天子養馬喂馬,這一支的首領就是非子。造父和非子都有一個重要的身份,他們是秦人的祖先。後來秦國的君主們,乃至統一天下的秦始皇,都是他們的後人。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到這裡我們已經看出事情的全貌了:造父和非子都是秦人的祖先,造父擅長駕馭馬匹,非子擅長養馬和喂馬,總之擅長和馬打交道。這是因為秦人本就是西戎的一支。周孝王征服西戎以後,秦人就開始專門為周朝提供馬匹方面的服務。因為這個原因,秦人也與周朝走得更近。

周朝扶植秦人,也是為了讓秦人去幫助周朝防禦西戎的其他部族,同時也監督西戎按時提供馬匹。所以在經濟上給秦人送去了更多的物資,在政治上對秦人加以拉攏和收買。秦人的某一任首領秦仲,曾經被周宣王封為大夫。這有點像今天的美國,在某些國家內部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你看,在這個例子當中,河西走廊充當了周人和西戎之間物質交換的通道,交換的主要標的物是馬匹。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我們再來看一個較為晚近的例子。遼西走廊是溝通中原和關外的要道。女真人生活的關外也就是今天的東北地區,在當時氣候不太穩定,經常發生波動。女真人主要依靠漁獵和採集為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起初,作為一個農業帝國的明朝希望能夠在關外推進農業生產方式,但因為氣候影響,沒有成功。後來在1406年,明朝為了購買馬匹,在今天遼寧撫順附近設置了馬市,也就是進行馬匹交易的市場。但事實上,馬市本身除了交易馬匹以外,還一直是女真與明朝交易各類特產的場所。女真在市場上交換的物品,有人蔘、獸皮、木耳等等,換來的是明朝的糧食、鹽巴、鐵鍋等生活必需品。這也是一種通道上的物質交換,可以簡化為人蔘和糧食的交換。

好的,舞台的布景已經鋪好,我們即將走向那個最後的謎底:物質交換是如何導致「邊緣征服中心」的?(明天咱們再來揭曉答案)

我國古代頻頻出現的「邊緣征服中心」現象,又有新觀點被提出來了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