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非首次發現明朝中國人遺骨,中國人早就來過,但他們不是來搞掠奪!

東非首次發現明朝中國人遺骨,中國人早就來過,但他們不是來搞掠奪!

原標題:東非首次發現明朝中國人遺骨,中國人早就來過,但他們不是來搞掠奪!

金羊網訊

特派北京記者王倩 通訊員 劉艷玲報道:


在位於肯亞東部沿岸的拉穆群島,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鄭和船隊中的一艘船遇風暴在拉穆群島附近海域沉沒,倖存的水手游到島上定居下來,並與當地人通婚、繁衍生息,島上的一些居民因此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


現在,這個傳說,得到一個重要考古證據。

在肯亞拉穆郡曼達島舉行的首屆「古今中國與東非聯繫國際論壇」上,由中國、美國和肯亞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宣布在曼達島發現了具有中國血緣的3具人骨遺骸,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


三具人骨分別出自不同的墓葬,分布於城鎮不同的區域。

聯合考古隊的「隊長」美國考古學者查普·庫辛巴說,這是考古界首次在東非地區發現具有中國血緣的古代人骨遺骸。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非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鐵權說,在曼達島發現的這些人骨遺骸,具有東亞人獨有的鏟形門齒,同時經DNA(脫氧核糖核酸)技術鑒定,均具有中國血緣。

利用碳14測年技術所得結果也顯示,在3具人骨遺骸中,其中一人生活的時間與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基本吻合,另外兩人生活的時代則相對稍晚。


根據中國史書記載,鄭和率船隊在15世紀七下「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岸的麻林地(今肯亞的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亞的蒙巴薩),與拉穆島一水之隔的曼達島正處於這條航線的必經之路上。


朱鐵權說,這次考古發現為探討鄭和船隊是否到過曼達島以及是否有船員留在該島提供了新證據。


聯合考古隊於2012年12月在曼達島工地進行了首次考古挖掘。除了人骨以外,考古隊還發現了古代城市遺址,不同時期的中國陶瓷、中國料珠、明永樂通寶錢幣等。


參與發掘曼達島遺址的中山大學隊員在現場還發現了精美的陶片。

肯亞國家博物館館長穆扎楞多·基本嘉說,在肯亞東海岸發現的中國瓷器、人骨遺骸以及文獻資料表明,中國與非洲早在600多年前就建立了聯繫,應該讓更多肯亞人知道中非友好的歷史淵源。


「在肯亞東海岸的馬林迪、拉穆等地,我們發現了成千上萬的中國瓷片,以及大量中國瓷器仿製品。這些瓷片證明,早在600多年前,中國人已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過肯亞,」基本嘉說。「但非常可惜的是,很多肯亞人並不知道中國與非洲的這段交往歷史。」


「現在有很多中國人在肯亞搞基礎設施建設,肯亞人以為中國現在才開始關注非洲。實際上,中國人早就來過了。」

基本嘉說,中國人到達非洲的時間比歐洲人早,但是中國人並沒有掠奪、殖民非洲。「中國人來到非洲和當地人進行貿易,而歐洲人來到非洲對當地人實施殖民統治。」


基本嘉透露,肯亞國家博物館正在著手整理在拉穆、馬林迪等地發現的中國瓷器及其它文物,希望能夠早日向外界展示。希望未來肯中兩國能夠共同成立一個文化機構,將肯中友好交往的歷史故事更清楚、更完整地呈現給世人。

「各種證據都可以證明早在唐代的時候我國就與非洲各國有了一定貿易外來,鄭和下西洋之後,這種貿易活動更頻繁更加常態化,歷史上不同時時期,廣東作為一個文化通道,在連接中國內陸與世界其他地方(包括非洲)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鐵權說,「以古鑒今,古為今用,如何更好服務當下?除了考古之外,我們還應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對中非關係進行研究,我們知道如此大規模國際交流與互動的大背景下,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可能會阻礙這種交流的活動進行!」


朱鐵權舉例說,很多廣東企業家在非洲經商的過程中,因為人生地不熟,出於防範心理不太善於主動表達熱情,而含蓄的東方禮儀也和當地熱情洋溢的性格有很大差別,這些看上去的小事都有可能引起交往中的摩擦與不快。


「這些都是人類學與社會學可以研究的問題,學界可以從文化上介入研究,我們了解到,企業非常需要理論的支持和幫助。」


朱鐵權對此建議,由於廣東目前針對中非關係和合作領域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不同的研究機構非常分散,建議進行力量聚合,抱團研究,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羊網 的精彩文章:

吃東西「走心不走胃」 小心得了甲亢
GDPR生效,網路安全行業將成新風口?

TAG: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