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智慧

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背景及由來

1. 《心經》在印度產生的背景

首先,關於對釋迦牟尼佛的認知,神秘化和玄妙化都是不可取的,應該認識到這其實是從人變成一個圓滿的覺悟者的過程。釋迦摩尼佛宣講的第一部佛法叫做《華嚴經》,這部經典是整個佛法裡面最大的一部,它形容的境界特別地恢宏廣闊,釋迦摩尼佛把它直接證道的常寂光土的境界全講出來了。但是講出來以後,不但凡夫聽不懂,就連在場的阿羅漢也聽不懂,只有像觀音、文殊這種級別的大菩薩才能夠聽得懂。因為《華嚴經》講了一個「事事無礙」的道理。在二元世界中,因為有相對性,凡夫認為大的可以包容小的,小的不可以包容大的,只能小的入到大的里去,大不可能入到小的,這是我們的常情。可是《華嚴經》講宇宙萬物的真實狀態,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是統一的。

《維摩詰經》里講到這麼一則故事,文殊菩薩跟維摩詰大師兩個人鬥法,文殊菩薩從他方國土須彌燈王世界借了三萬二千個師子座,每一個都有一萬米高。可是當時維摩詰住的房間只有一丈見方,古代叫做丈室,文殊菩薩居然把這個三萬二千個師子座入到這個丈室中,而且在場的參與法會的人既沒見到這個座變小,也沒見到這個屋子變大。什麼意思呢?就是比屋子大的座,入到比座小的屋子裡面,而屋子也沒有變大,座也沒有變小,這就叫做事事無礙。事就是一個現象,大是一個現象,小是一個現象,圓是一個現象,方是一個現象,長是一個現象,短是一個現象,在我們來講,長一定比短長,短一定比長短,可是如果你真正擺脫了這些概念和相對的束縛,就可以入到這個事事無礙的境界。觀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就是講的這個道理,用的這個手段,悟的就是這個空性。

這個恢宏的境界就是佛法的聖神核心所在。華嚴經里講到的最究竟圓滿的境界,當時在場的那些阿羅漢都聽不懂,只有大菩薩能聽懂,佛祖沒有辦法,只好曲折迂迴,開始講淺層次的經典,講小乘佛法的經典——《阿含經》,講了8年。大家都聽懂了,講完了阿含經以後又講方等經,差不多講了12年。凡夫有一個特色,就是著相,聽什麼就執著於什麼。但是佛法裡面有一個假叫做「名假、受假、法假」,就是我們每天都認知的這個分別的思想層面和我們生活真切的感受,它是一個錯覺,都是假的。名字,概念是假的。比如你的兄弟姐妹叫張三,你叫李四,或者你叫張三,他叫李四,那麼叫張三李四就沒感覺了。養成慣性以後,你確實叫張三,他一叫張三,你馬上就知道他叫你了。如果你從小叫李四,叫張三你是毫無感覺的,這就是名假,我們對概念的執著。感受也是如此的,一切的規律、認知的概念都是一個假象。方等經講完了以後,大家都把這個又執著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洗滌大家對一切法的執著,只好開始講般若經了。般若經講萬法皆空,一切都是我們執著,一切都是我們的錯覺,什麼都是空的,什麼都不要執著。空也不要執著,有也不要執著,有和空相對的辯證也不要執著,不是空也不是有還不可以執著。這部經就不斷地講這個空性。第四個時間階段,釋迦摩尼佛在舍衛城講了22年《般若經》,講完了以後,最後講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講了《法華經》,這是第五個時間段。今天我們講的《心經》是《般若經》的核心,也是以前學習佛法的核心,是宇宙永恆的真理。上

2. 《心經》在中國的緣起

我們在來了解下《心經》在中國的緣起。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翻譯家、西天取經的唐僧玄奘法師,他是河南洛陽人,從小就非常聰明,15歲的時候,隨著他的哥哥到長安莊嚴寺出家了。玄奘到29歲的時候,因為看了好多的經典看不明白,整個體系背景他沒有理清楚,所以就想到去印度求法。其實玄奘法師求法是偷渡出去的,一開始他去要通關文牒的時候,皇帝不給,不讓他出去。他沒辦法,每天腿上綁一個沙袋子,只吃一頓飯,走一百里的路,這樣去練,之後就從西域偷渡過去到印度求法去了。

在一個西域國度的一個城池裡,玄奘看見城門口有一個梵僧渾身潰爛,頭上長瘡,腳底流膿,渾身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別人都遠離他,而玄奘法師並沒有嫌棄他。年輕的玄奘法師每天都給他洗涮,給他換藥,在他的照料下,這個老梵僧的身體慢慢好了。梵僧問他要去哪裡,玄奘說我要到印度去求法。老梵僧說這麼遠,還要經過戈壁,你怎麼走呢?既然你把我照顧好了,那我也沒有什麼報答你的,我就給你傳授一部寶典吧。老梵僧用梵語直接把《心經》念給玄奘法師聽,玄奘法師聽一遍就完全記住了。

後來在求經的路上,玄奘法師一路上經過戈壁灘,環境惡劣,到處是飛沙走石,大沙漠一望無際,還有流沙。在這種環境下,玄奘法師遇到危急的情況,就默誦《心經》。只要《心經》一念起來,所有的惡劣的境界馬上就化開了。後來他回到唐朝以後,把《心經》做了一個成功的由梵文到漢語的轉化溝通,也就是我們今天誦讀的《心經》就是玄奘翻譯的。那麼這個梵僧老和尚,其實就是從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來的「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後來玄奘法師才回憶起來,知道是觀世音菩薩用一部《心經》作為媒介一路護佑著他。觀音菩薩「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我們的心不夠誠,行不到位,感應不到她。不要說不認識的一個老和尚臭成那樣,自己的親生父母我們都未必能做到像玄奘那樣。玄奘法師能夠到這種地步,就有這種感應,感到觀音菩薩來給他說這部經典。這是這部經典的由來,非杜撰,也不是神話,而是佛教上確有其事。

二、佛法知識點簡要介紹

1. 五蘊

《心經》裡面講到「照見五蘊皆空,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就叫五蘊,我們凡夫眾生基本是由這五樣組成的。慾望的主要載體就是「我」,真的有「我」嗎?「我」是怎麼出現的?我是誰,我的角色在扮演什麼?只有拋開「我」才能真正理解五蘊,蘊有「蔭」之意,五蘊聚集而成「我」,便是對「我」的一種錯覺,人生一場大夢而已,皆從五蘊延展而開。每個人都有佛性,但是由於自私的「我」的干擾、「我」的錯覺的存在,而成為凡夫俗子。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中,「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入,加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十二入,也叫十二觸。有些人迷戀精神,有些人迷戀物質,佛講「五蘊法」,是給迷物質比較輕,精神比較重的人講的,所以講「五蘊法」時,色一筆帶過,精神層面的四個因素受、想、行、識給他剖析。但是有的人迷戀物質重,迷戀精神輕,給這一類人就講述「眼耳鼻舌身」五個物質層面,只說了一個精神層面——意。他說的法不一樣,但是內容完全一樣,「眼耳鼻舌身意」跟外在的色境界、聲境界、香境界、味境界、觸境界、法境界相對撞,然後產生我活著的感覺。

還有的人更迷,十二觸聽不明白,就給他講十八界,把人生存活著的狀態、生存的感覺又加了一個「界」,就是分類的意思。眼看色得眼識,這是一個層面;耳聽聲得耳識,這是又一個層面,就這樣不斷細化的給他講,讓他把「我「的這個總體的錯覺破掉,一條一條進行抽離。「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是指的五蘊法,「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的十二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指的十八界法,這個描述是一層一層的。但是統歸這些法,從五蘊到十二觸到十八界,只不過是從略到廣,還是都屬於六凡的層面,只要是凡夫就一定會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有「眼識、耳識、鼻識、聲識、意識」。

在般若波羅蜜的畢竟空中,所有這些六凡的現象都是空的,所以這裡叫做「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到這句話的範疇是整個六凡世界。六凡世界,一空到底,都是假的。我們現在真的流浪到生死中,我們做人了,如果你能把它盤活看破,就可以出輪迴、了生死,就會看到這都是假的了。

2. 四諦

那如何脫離輪迴呢,又牽扯到一個概念「四諦」——「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是阿羅漢修的四聖諦。「苦集滅道」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八苦是我們過去積攢的業力所感受的苦果,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知道沒有業力、沒有煩惱是最解脫、最自在的,就叫做滅。為了集滅而去修這個佛法之道,就叫「苦集滅道」,俗稱知道苦的身體,了知苦的身體,所以去斷苦的因,對於解脫的嚮往所以修佛法之正道。就叫「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成功了就是阿羅漢聖人。但是這裡也是說「無苦集滅道」,說明四諦法門也是幻覺。

3.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指: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辟支佛觀照人一生的輪迴,就分了這麼十二個階段。一念無明煩惱升起來了,就成了一個凡夫了。十二因緣辟支佛把這個法門逆著反觀回去就得解脫了,但是整個他的修行法門在我們「般若」的地界空裡面還是空性、是幻覺。

清心悅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橫山書院 的精彩文章:

悅讀 青山元不動
英雄?奸臣?——曹操的本來面目(上)

TAG:北京橫山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