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順治朝瓷器的燒制工藝特點

順治朝瓷器的燒制工藝特點

清代順治朝歷時十八年,社會動蕩,百廢待興,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來,御窯廠不可能全面恢復大規模生產,所以景德鎮瓷業一度蕭條,產量很少。官窯生產時停時產,所以官窯瓷器並不多見,而民窯則開始全面恢復大規模生產。此間,御窯廠施行"官搭民燒"制度。"官搭民燒"不僅為陶瓷生產闖出了新路子,同時也為後期康熙瓷器的繁榮與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順治 茄皮紫釉暗花雲龍紋盤

順治時期遺存的傳世品中,署款的器物甚為罕見,所以順治青花瓷器一度曾是研究界和收藏圈裡的盲點。順治官窯寫年款的很少,主要是青花碗和色釉釉盤。《飲流齋說瓷》中記載:"順治僅一度開窯燒瓷,故順治瓷品極少,有之,則做楷書也"。

清順治 黃釉暗雲龍蓮瓣盤

青花見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書款,即"順治年制"、"大清順治年制"。也有順治五年(1648年)、十年(1653)、十一年(1654)、十二年(1655)、十四年(1657)、十五年(1658)、十六年(1659)、十七年(1660)等紀年款。朝代款中有的畫雙圈,也有不畫雙圈。畫雙圈的一般圈都很大。字體書寫有的具有明代弘治遺風,柔中有剛,字體清晰,書寫排列不是太規整,大多歪斜,間距不一。

清順治 青花觀瀑圖筒瓶

順治一朝十八年,景德鎮御窯廠改變了從前那種專為皇室燒造的舊制,代之以「有命則供,無命則止」,「官搭民燒」的辦法。從藍浦所著《景德鎮陶錄》等文獻中可知:「順治八年,清室開始研習明代宮廷舊制,下令燒造黃龍碗。」順治瓷器中一些署有「順治年制」或「大清順治年制」銘款的瓷器,可能就是這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由於社會動蕩和戰亂,御窯沒有恢復。但伴隨著社會生活的需要、商人從事海外貿易的發展,景德鎮瓷器民間生產活動一直沒有停頓,甚至相當活躍。

清順治 五彩朵蘭怪石紋筒式瓶

民間瓷窯由此藉機大大發展起來,形成民勝於官的狀況。所以,現在留存在社會上的瓷器大多數是民窯產品。民窯雖然沒有官窯那麼精緻,但更多地表現出了一種自然隨意、樸實豪放的風格,也產生了很多精品。

清順治十五年 青花雲龍紋花觚

順治青花的四大特徵

順治是大清王朝君臨天下的第一個皇帝,為了使新興基業長治久安,順治帝力排滿洲貴族「馬上取天下」的草莽作風,倚重有謀略的漢臣,審時度勢,吸取先進的漢文化,對明朝的優秀文化加以繼承。

清順治十一年 青花雲龍紋香爐

一、工藝特徵

1、順治瓷器正處於明末清初過渡階段,胎體厚重細潤、潔白堅緻,器形樸拙。順治時期瓷器生產的客觀條件較差,原料加工和配方都不精細,胎體比較粗獷厚重,白度不高,胚體修正不精細,刀鋒裸露。坯件較大的瓶、罐類器物分段製作然後粘結成型,在白釉下面這個粘結痕迹很清楚。

清順治 雲龍紋雙耳尊

2、順治青花的底釉,大多數不精細,白釉比較厚潤,但普遍發灰,有的泛黃。釉面不很光滑潤潔,相當多的作品有棕眼或者縮釉現象。口沿部分的釉層有開裂和剝蝕現象,人們稱為「蟲吃釉」。大多數作品為了克服此種缺點,口沿塗一層醬汁,叫醬口邊。

3、器足演變為滾圓的泥鰍背狀,底部可見螺旋紋,此時已流行明末出現的寬圈足的雙圈底足。器物底足部位多不施釉,工匠挖足留下跳刀現象。如果是平底,則留下淺淺的平行鑊紋,底足的邊沿切一刀,形成削邊足。有的將足沿修琢得圓潤光滑,像泥鰍的背脊,形象地稱之為泥鰍背。

順治瓷器的泥鰍背相對要淺一些,足沿要矮一些。到了康熙時代,圈足在切一刀後,修成的泥鰍背,比順治泥鰍背高一些,精細一些,工藝上也更規範一些。

二、青花發色特點

順治青花使用的青料有質量較好的浙料和質量較差的石子青料。青花有多種發色,最好的一種呈翠青色,純凈而略含紫色,這是以浙料為對象而提煉的青料,主要用於細路瓷器繪製。

清順治 青花鹿紋筒瓶

其次的一種呈淡青色,深沉釉底,含蓄而有韻味,是以浙料和江西土青為對象精鍊的按比例調製的青料,主要用於畫內銷高檔擺設瓷和廟宇供奉瓷。再次的一種呈灰青色,由於是青料中的下腳料,含雜質較多,青花中普遍帶黑褐色斑點,紋飾暈散而不清晰,主要用於畫粗瓷。

清順治十五年 青花人物紋盤

三、紋飾特點:

順治青花紋飾畫面構圖飽滿,繪畫一反過去單線平塗的方法,而採用雙勾填色的技法。勾勒線條流暢穩健,填色準確,很少溢出輪廓線,與明萬曆以來的隨意填色有明顯區別。山水、人物紋多寫實,見披麻皴、斧劈皴、塗、染等技法,也有單線白描的畫法。

一些瓶、罐上使用皴染分水技法描畫,層次色階不是很明顯。在這時期經常看到其中的渲染還不是很成熟,精品不多,許多畫風帶有崇禎青花的特點,工筆、寫意並用,有的清晰明麗,有的奔放,隨意創作的紋飾寥寥數筆,生動傳神,即有長篇詩文,也有短句。

清順治 青花八仙人物盤

總體看,順治青花裝飾上以山水、洞石花卉紋出現最多,其次是人物紋。紋飾都粗壯稚拙,單純的帶圖案性質的花卉紋很少見。出口的外銷瓷仍沿襲明末的山水加題詩的詩畫題材。

這時期許多盤、碗的里心流行畫一片樹葉加短詩兩句,以梧桐葉居多,旁題詩"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梧桐一葉生,天下新春再","看花有意,落葉無聲","黃葉落兮,雁南歸"等,詩文多是隸書,還有許多畫秋葉配洞石紋,此種紋飾構圖都比較開闊疏朗,畫意清爽,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

四、暗刻邊飾紋

在一些筆筒、瓶、尊的口沿與近底處有的暗刻弦紋、卷枝、卷草紋等,俗稱暗花邊,花紋刻劃較淺,這種裝飾手法在天啟、崇禎瓷器中最為流行,經常能看到,而清代康熙青花中也有少量出現,多是用在帶有干支紀年的筆筒上。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帶吉祥寓意的圖案如加官圖、平升三級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盤點萬曆時代的海撈瓷器!
後仿耀瓷的發展及作偽手法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