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三國演義中徐庶設計了一個重大陰謀,諸葛亮發現此事時已為時晚矣

三國演義中徐庶設計了一個重大陰謀,諸葛亮發現此事時已為時晚矣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這件事被世人改寫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段歷史也隨著《三國演義》而廣為流傳。

《三國志》中明確記載徐庶的志向是「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和諸葛亮的志向是一樣遠大的。他跟隨劉備後,立刻得到劉備的器重,他也沒有辜負劉備的這份器重,在新野他用計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展示了他的非凡才能。

我們眼中的徐庶是一個忠孝之人,他哪怕是進了魏國陣營也不為曹操獻一計,始終不忘劉備的知遇之恩;同時又孝順母親,為了不讓落入敵軍之手的母親受到傷害,他放棄了事業,選擇了孝,博得了一個忠孝兩全的好名聲。

但是歷史中的徐庶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嗎?或許很多人都會說:「是」,先入為主的思想一直是人的行為常態,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或許會顛覆很多人對徐庶的認知,因為我們今天要說到的徐庶並非忠孝之人,他不僅不忠,而且不孝,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不義之人。

首先,徐庶在劉備處獻計大破曹仁,被曹操獲悉了他的厲害之處,讓曹操起了拉攏之心,故以他母親為要挾迫其歸順,徐庶無奈之下告辭劉備,前往許都歸順了曹操。試想一下,一個要投靠劉備的謀士,把自己的家人安置在曹操的地盤,這是很不合乎情理的,除了他本來就是想著要投靠曹操,前往劉備處就是為了展示自己,讓曹操看到自己的智謀,從而獲取重用。

然後,他在離開劉備的時候推薦了他的好友諸葛亮,從而又獲得了一個薦賢舉能的好名聲。徐庶是諸葛亮的密友,同時也深為他的經天緯地之才折服。諸葛亮隱居在襄陽的隆中,與劉備所在之新野不遠,請亮出山並不困難。而徐庶卻要等到辭劉投曹時才推薦諸葛亮,與其說是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不如說是一種不忠的表現。加上他不顧母親安危,為了一己私利置家人於險地,這是極為不孝的表現。

至於他的不義,還要從諸葛亮的一個發現說起。在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率軍出隴右,對曹魏展開第一次北伐,通過俘虜的口中,諸葛亮得知了徐庶的境遇,他在曹魏混的非常差,一直不得志。因此,諸葛亮不禁感嘆:魏殊多士邪,這句話看出了諸葛亮為曹魏陣營雄厚的人才儲備而震驚,連徐庶這樣的大才都沒有進入決策中心的機會,蜀漢危矣。諸葛亮想到這裡不禁心中一顫,他細細思索徐庶的種種舉動,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徐庶投靠劉備時的種種表現太不正常了,他在一開始就知道劉備這裡人才嚴重缺乏,是成不了大事的,所以他把家人都安置在了曹操的地盤,隻身投靠劉備,在劉備這裡他用計大破曹仁,向劉備展示了他的才能,其實他的行為更不如說是為了給曹操的一個投名狀,期望以此得到重用。

他在離開劉備的時候推薦諸葛亮也正是他太了解諸葛亮了,只要去了劉備那裡諸葛亮肯定會受到大用,諸葛亮也會忠心輔佐劉備,從而杜絕了諸葛亮進入曹操陣營的機會,自己或許能大展身手,施展自己的抱負。可以說在劉備處徐庶可以說是步步算計,所有人都被他設計到了陰謀之中,他正是知道最終的勝利者肯定是曹魏,才毅然決定投靠,而並非是被迫。

當諸葛亮發現了徐庶的陰謀時,已經為時晚矣,就算是他明知蜀漢必亡也不會投靠曹魏了,這一切在徐庶把他推薦給劉備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因為徐庶對他太了解了,知道他一旦有所選擇就絕不會背叛。所以今天要說徐庶並非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不僅不忠不孝,而且還是一個不義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歷史很好看 的精彩文章:

嬴政派八十萬勞役修皇陵其實是掩人耳目,他們在執行一個秘密任務
朱元璋佔領元大都後曾秘密燒毀了一處地方,並嚴禁史書中提及此事

TAG:原來歷史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