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中伊決戰,斗勇鬥智不鬥氣

中伊決戰,斗勇鬥智不鬥氣

除去第一場和擁有克拉克森的菲律賓打了場激烈的遭遇戰,直到時隔8年重新踏入亞運會決賽,中國男籃才又遇到個勁敵,就是哈達迪領軍的伊朗。




大多數朋友看了咱們那場半決賽,沒有看前一場,所以這一篇最開始的時候咱們先倒倒書,說說伊朗如何破壞了韓國的「拯救大兵行動」——



伊朗一上來8比0領先韓國,哈達迪分明已經沒有彈跳和奔跑慾望,但他用出色的站位判斷和空間感保證了籃板和防守,引領的反擊有兩次都以扣籃結束,多少讓韓國遭遇當頭棒喝。韓國著急,他們的強點是歸化球員羅健兒沒錯,但羅健兒如何體現自己的「強」是個很微妙的事兒,這之前韓國對碰菲律賓,羅健兒儘管數據統計驚人,但真正抑制菲律賓的還是韓國腳步移動足夠快的防守,以及菲律賓難以防範的三分球。在亞運會上,缺少得力內線呼應的羅健兒,似乎更長於錦上添花,難於雪中送炭。這個呼應,說的是因為羅健兒偏愛內線強打,如果有擅長中遠距離投射或善於無球跑動的內線,就能讓他成倍發揮威力。



但這點被哈達迪洞悉,他不管韓國採取何種套路,防守堅決老虎不出洞,「有本事你投死我我認了」的防守模式,中國球迷不會陌生;但羅健兒不適應,由於忌憚哈達迪內線的防守,他長時間採取中距離跳投的進攻方式,既無殺傷,也無效率;反而伊朗據此拿出積極性極強的防守輪轉,不給投手可乘之機,再加上對抗本有優勢,韓國也很難通過突破找到機會,進了三分線怎麼辦?球給羅健兒——於是不會遠投的羅健兒佔去了韓國兩分球出手數的

2/3

,儘管命中率50%卻也於事無補——韓國三分球14中4,完全丟掉了立足之本。




哈達迪和巴赫拉米成了伊朗陣容的玄冥二老,他們按著自己的節奏帶著賈姆什迪、馬沙耶基、雅克查利們各種套路:只要你足夠積極地跑動尋找機會,球一定能塞到你手裡,中鋒高位策應、低位吸引包夾後的分球時機、積極的前場籃板控制以及不易察覺的小動作挑釁、告誡隊友控制情緒的大吼……伊朗似乎輕鬆地把狀態調整到了最佳,等待著他們最渴望的對手。



那麼我們怎麼來應對?




首先伊朗雖好,但玄冥二老畢竟年齡和傷病擺在那兒,合理分配體力固然出色,但並不代表他們來回折返遊刃有餘。男籃不缺突破好手,持球突破、無球切入、底線空跑……都是有效殺傷對手或拖垮對手的好辦法,大家可還記得2015年亞錦賽半決賽中國男籃如何摧枯拉朽脆勝伊朗?憑藉的正是速度和對抗。你當然可以說這支球隊沒有領軍人物易建聯、後場雙煞郭艾倫和趙繼偉、拚命三郎翟曉川、經驗豐富的隊長周鵬……但阿不都沙拉木、劉志軒、趙睿的異軍突起不但證明紅藍分隊有益競爭,更是球隊對陣伊朗的提速關鍵,包括孫銘徽在內的突破手,不該畏懼對手的內線和經驗,當快則快,不遲疑不猶豫,能達到讓對手跟著我們節奏打(尤其是消耗哈達迪和巴赫拉米)的目的,局面多少會理想些。




開賽以來中國男籃一共打了四場球,表現相對穩定的是劉志軒、阿不都沙拉木和王哲林,王哲林打哈薩克被罰下,拼音哥今天有些不專註,劉志軒似乎成了唯一穩定的「獨苗」——決賽當前,穩定為先沒有任何問題——但各位仔細回想:男籃四場球打下來碰到的各種困難、挑戰和磕磕絆絆,穩定打底固然重要,但高光點如何發揮才是幫助球隊取勝的關鍵。換句話說,就是周琦和丁彥雨航能不能發揮出和他們名氣相符的影響力。



丁彥雨航一直在和膝傷鬥爭,表現逐漸變好,他犀利的突破和投突結合的時機把握來源於他的自信。因為傷病出現猶豫、急躁、起伏……都可以理解,但現在到了決賽,既然有證明自己的機會,為何不堅定信心把握住呢?丁彥雨航的進攻端如果能發揮八成,突破改變伊朗防線,外線出現空位投籃機會就非常現實——先不說命中率,先得製造機會不是?外線主動通過人球移動創造機會,把握住考驗的是執行力,而在前面說過王哲林相對穩健的表現後,周琦的發揮就非常重要了。



不算阿不都沙拉木,紅隊帶了四個內線,董瀚麟和俞長棟都是藍領,周琦是和其他人身體條件、技術特點都完全不同的存在,過去將近兩年里他沒有和紅隊有太多機會磨合,但現在大家都看得出來他的進步。身體強壯、手感柔和是周琦的強項,他完全可以不陷入羅健兒遭遇的陷阱,合理選擇自己的落位和出手——如果周琦表現出色合理,完全可以把哈達迪調出來——但哈達迪現在狡猾而明智,光靠投射想要調虎離山沒有那麼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對陣中國台北的時候,我們都在強調周琦可以多往內線打打,哪怕不是持球攻,而是持球牽制或者是策應,比如半場進攻調動起有突破優勢的球員,不斷衝擊對手內線或者完成突分,等於由內及外製造機會,但無論如何,肯定是要發揮內線的特點和優勢,光在外面飄著投籃,多少還是不那麼穩妥。更何況過於依賴投射,伊朗的防守陣型也會立體起來,等於培養了對手的自信,得不償失。



打中國台北比賽結束後表現出色的雙塔接受採訪都提到了比賽里的命中率和堅決程度,我倒是覺得如果能意識到這個,主動調整節奏,有很多種組合能和伊朗抗衡甚至壓制他們,比如防守中前頂防後封蓋,比如籃板球充分回收後迅速發動一攻打反擊,比如進攻中站罰球線—腰位——低位做不同策應……這些按說都比命中率和堅決程度重要,關鍵看執行力。




一旦執行力足夠好,皆大歡喜;一旦不夠好,怎麼調整?韓國女隊倒是有個細節供參考:為了取得亞運女籃金牌並達到政治高度,她們不但組成了朝韓聯隊,而且還從拉斯維加斯王牌隊招回了大個子朴智秀,但當主教練李文圭胸中已有丘壑之時,或許還有時差影響的朴智秀很長時間被按在板凳上,並不作為球隊的倚重。那麼一旦常規安排難以遏制對手,那麼李楠指導的備選方案就值得思量了。




最後一點,切記莫和裁判較勁,對,這點別學趙睿,已然到了決賽,儘管沒有停賽,還是要在籃球發揮上戰而勝之,要知道哈達迪非常「喜歡」那些脾氣火爆的球場後生,半決賽他成功挑釁羅健兒並讓對手吃到技犯,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算不知道,過去十年亞洲男籃最強兩隊中國和伊朗,自2009年亞錦賽決賽之後,無論亞錦賽還是亞運會居然從未在決賽碰面過。亞運會金牌也是哈達迪和伊朗男籃崛起後至今仍未能染指的榮譽——2010年他們在半決賽被王仕鵬絕殺,2014年又被東道主韓國在決賽逆轉。而對於中國男籃,冠軍近在咫尺,豈有不搶之理?這是雙方都沒有退路也壓根不會退一步的死戰,放馬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於嘉 的精彩文章:

夫戰,態度也。
贏菲律賓,怎麼就不能高興?

TAG:於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