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要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而且能在天上飛!

我要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而且能在天上飛!

看歷史看世界

者按

在中國近代航空史上,活躍著這樣一批女性,她們巾幗不讓鬚眉,捨棄了安逸舒適的生活,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在藍天上留下了中國女性的航跡。李霞卿、顏雅清就是她們中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兩位代表。

上世紀20年代,別說女性,即使男性也很少有條件能夠接觸飛行。而李霞卿、顏雅清之所以夢圓藍天,固然與自身能力、性格及個人追求相關,但根本上講,離不開良好的家世支撐。

自信、獨立的性格。這樣的性格,決定了她們的行為方式,對她們之後的人生軌跡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文為《看歷史》原創內容,版權歸看歷史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壹

名門閨秀飛向藍天

如果不學習飛行,李霞卿很可能在演藝圈裡打開一片天地。她14歲即與當時著名影星林楚楚搭檔演出了首部電影《玉潔冰清》,之後相繼主演了《西廂記》《木蘭從軍》等影片,在上海灘擁有較高知名度。然而,就在大家都非常看好她的演藝之路時,李霞卿卻突然息影,嫁給了外交官鄭白峰,遊歷歐洲。

做演員時的李霞卿

1933年,李霞卿在巴黎觀看了一場飛機特技表演,飛機翱翔藍天的場面讓一貫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她深感震撼。飛行一結束,她就報名參加了一次飛行體驗。一架老式飛機帶她飛上藍天,當她在空中俯瞰地面時,她似乎在那一瞬間找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事業。

20世紀20年代,上海民新影片公司的台柱李霞卿(藝名李旦旦)在《海角詩人》拍攝現場化妝。

回到瑞士後,她考取了日內瓦科因特林飛行學校。據說在報名時,一位考官問她為什麼想成為一名女飛行員。李霞卿答道:「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里,飛行是男人的事,似乎與女人無緣,我就是想做女人不大做的事。」考官接著問:「據說在你們的國家,女人的腳都是殘疾變形的?」李霞卿答道:「我來到這裡,就是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而且能在天上飛」。儘管沒有史料說明鄭白峰對她學習飛行的態度,但從後來她的婚姻結局來看,鄭白峰對此應該不太支持。不過,當李霞卿下定決心做一件事的時候,丈夫的意見已經無關緊要了。

科因特林飛行學校位於日內瓦市郊,面積不大,有三個飛機棚,距李霞卿家半小時車程。最初,李霞卿在飛行隊並不受待見,由於教練機數量有限,她很少排得上飛行課目。但她天天到飛行現場跟在教官左右,最終教官被她的執著所感動,慢慢地增加了她的飛行時間。1934年春,李霞卿首次單飛。她後來在形容這次單飛的感受時說「就好像在世界之巔」。同年8月,她以優異成績通過理論和飛行考試,拿到了瑞士航空俱樂部頒發的飛行執照,成為世界上在日內瓦拿到飛行執照的第一位女性,也是中國航空界在瑞士取得飛行執照的第一人。

李霞卿

為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航空知識,李霞卿又考取了美國加州奧克蘭市著名的波音航空學校。該校的教官,多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王牌飛行員。波音學校學習的艱難讓李霞卿始料未及。教官沒有因為她是唯一的女學員而手下留情。由於身材嬌小,李霞卿要坐在厚厚的墊子上才能看到教練機的窗外,飛機座艙的踏板也要裝上幾塊木板才能夠得著。

但這些困難並未削減李霞卿學習飛行的熱情,一份未公開出版的自傳,描述了她在美國學習飛行時的狂熱:「她勤勉地學習氣象學、機械學、導航學等各類複雜課程,脫掉絲綢做的女禮服,換上了沾滿油脂的工作服,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上課。」最終,她通過了航線、戰鬥、盲飛和特技等各科目的訓練,以全優的成績成為美國波音航空學校畢業的第一位女學員。

顏雅清

顏雅清飛行之路的開始,與李霞卿有關。1936年10月,李霞卿在上海舉行花式飛行表演。當李霞卿俯衝飛過觀禮台時,同樣極具冒險精神的顏雅清被這項危險而刺激的空中競技折服了。表演結束後,顏雅清就面見了李霞卿。兩人之前都曾旅居日內瓦,所以比較熟悉。不過由於工作關係,顏雅清飛行夢的實現往後又拖了一年多。

全面抗戰爆發後,顏雅清決定赴美進修並考取美國飛行執照。她告訴家人,學成後她準備駕機歸國、征戰沙場。1938年初,顏雅清在美國的飛行學習生涯開始了,美國航空貿易局為她頒發了編號為40615的學生飛行員資格證,在填報出生年份時,她寫的是1910年,比她實際年齡少了幾歲。她選擇的飛行學校名叫沙菲爾,位於紐約羅斯福機場的B飛行棚區。沙菲爾的私人飛行課程費用約700美元,總共40個小時的飛行訓練,訓練課程包括翻筋斗、俯衝、水平8字以及上下橫8字、陌生野地著陸等飛行特技。經過近11個月的訓練,她已能獨自駕機往返於紐約和華盛頓兩地了。

20世紀,顏雅清像。卡爾·韋齊特攝。

遭遇事故

飛行是勇敢者的遊戲,免不了會有事故相伴。李霞卿、顏雅清在學習飛行的過程中,都發生過事故。

1935年5月15日,李霞卿同她的私人教練、擁有豐富飛行經驗的萊羅伊·格雷格一同登上飛機,準備在舊金山上空進行飛行特技訓練。格雷格坐前座,李霞卿坐后座。飛機起飛後在舊金山灣約2200英尺的高空飛行。當飛機準備進行橫滾練習時意外發生,李霞卿的安全帶斷了。格雷格眼睜睜看著她頭朝下從座艙掉落。在經歷最初的慌亂後,李霞卿很快鎮定下來,她在急速下降過程中手抓向背後,猛地拉動降落傘的傘鎖。據她後來講,在那生死關頭,她想起了降落傘公司廣告中的一句冷笑話:「如果降落傘不能正常打開,本公司承諾退款」。

格雷格深知,即使有降落傘,但李霞卿是在海上降落,就算降落成功,也可能被索具纏住,或身上負重過大而被海浪吞噬,或因海水溫度低而導致人體失溫。他迅速返回機場取得救生設備,再次飛往出事地點,然而並未尋見李霞卿的身影。

幸運的是,李霞卿落水後掙脫了降落傘的繩索,而降落傘又被海浪衝到岸邊,又幸運地被一位美國海軍預備隊某基地的一位飛行員所發現。海軍預備隊立即派出一架洛寧OL-8型水陸兩用飛機前往救援。當李霞卿被救上來時,救援人員沒想到墜海的飛行員竟然是個女人。此刻的李霞卿儘管渾身冰冷,但表現相當鎮定,她告訴兩位飛行員,有兩件事讓她很遺憾:一是覺得有點冷;二是她的一隻漂亮的鞋子丟了。

1936年的李霞卿(右)

事後檢查,李霞卿身體狀況良好。此事在當地引起轟動,美國媒體稱她是大海中誕生的愛與美之神維納斯。有些記者猜測,這次事故可能會讓李霞卿就此告別飛行。如果說在墜機的一瞬間,李霞卿有片刻的慌亂,那麼她在後來的表現是絕對具有專業水準的。在面對記者是否恐懼的提問時,她回答:「不,一點兒也不害怕,只是覺得刺激。」實際上,僅僅在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她再次登上同一架飛機,在同樣的地方作同樣的特技飛行。

顏雅清的飛行事故發生在1939年5月。在此之前,她已經拿到了沙菲爾飛行學校的私人飛行員執照,飛過至少兩種型號的飛機。當時,顏雅清正與李霞卿一起環美飛行,為中國的抗戰募捐款項。在飛行中,顏雅清發現自己偏離了航向,同時燃油也不足了,慌亂之中她迫降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座農莊的田地里。她跳下飛機後,找到農莊主人問明了方向,準備從田頭再次起飛時,由於飛行高度不夠,機翼一側掃到了旁邊的山梅花叢籬笆。她的座機一頭栽落下來,垂直墜落在一片林地,螺旋槳深深扎進土裡。飛機墜地產生的強大衝擊力使顏雅清猛地撞到了身前的儀錶盤上。

碰巧,兩個當地的美國小伙駕車路過,他們救出了顏雅清,把她抬上車子送往醫院。顏雅清當時神志清醒,囑咐這兩個小伙幫她把皮夾子還有其他一些東西從飛機上給找回來。據他們回憶,在送顏雅清去醫院途中,她不停地通過車子的後視鏡,查看自己有沒有破相。幸運的是,經過檢查,顏雅清只是腦震蕩和面部擦傷。

與李霞卿不同的是,這次飛行事故之後,顏雅清從此告別了藍天。

1939年4月3日,美軍羅斯科·特納上校向中國女飛行員顏雅清贈送飛機。

抗戰籌款

抗戰爆發後,李霞卿曾想報名作為一個戰鬥機飛行員參加淞滬會戰,但未獲批准。後來,她想出一個計劃:利用自己的飛行技術赴美國各大城市進行募捐飛行表演,爭取海外支持,為抗戰作貢獻。

1939年,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李霞卿與美國女飛行員。

1938年10月20日,李霞卿乘「中國飛剪號」抵達美國舊金山。為了這次飛行募捐,她隨身攜帶了價值超過7000美元的珠寶首飾,準備變賣這些珠寶來購買一架私人飛機。當她聽說顏雅清也在美國學習飛行且已接近尾聲時,她改變了計劃,決定等顏雅清拿到飛行執照後,兩個人在美國聯手進行募捐飛行。等待期間,她有幸見到了美國著名女飛行家傑奎琳·科克蘭。在科克蘭的幫助下,美國一家飛機公司贊助了一架史汀生·瑞聯特SR-9B型單翼機供李霞卿飛行使用,機身塗上耀眼的紅色並以黃色作邊,像一條火龍。

顏雅清取得飛行執照後,與李霞卿在紐約相遇,兩人敲定了聯合募捐飛行的具體計劃,決定各駕一架輕型飛機,以中華平民救濟會的名義進行環美募捐飛行。1939年3月23日晨,李霞卿和顏雅清到達紐約弗洛伊德·班尼特機場。她們的環美募捐飛行之旅從此開始。

顏雅清與「新中國精神號」飛機

最初只有一架飛機,李霞卿請顏雅清駕機,而自己坐在副駕駛位上。飛行第一站是費城。次日,兩人同機飛往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她們步出艙門時,歡迎的人群為她倆戴上玫瑰花環,兩人如同走紅毯的明星一樣站在飛機旁面帶微笑擺出造型,供記者拍照。她們深知,只有引起更多的媒體關注,她們的飛行募捐任務才能更好地完成。

4月初,顏雅清自己的座機,由美國波特菲爾德飛機製造公司贊助的輕型單翼機終於到位,由美國王牌飛行員羅斯科·特納上校親自駕機飛抵華盛頓機場,將飛機交給顏雅清。該機從塗裝到命名,與李霞卿的一樣。從性能上說,李霞卿的史汀生髮動機比後者的更大更強勁,並且波特菲爾德的這款飛機油箱僅為18加侖,滿載時可飛行300英里,這為顏雅清後來在募捐飛行中的遇險埋下隱患。

此後,兩人便分開,駕機開始各自的募捐行程。顏、李二人均長期生活國外,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高顏值、女飛行員,英語流利,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使她們不僅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更成為各類媒體的寵兒。有關她們飛行募捐的新聞頻頻出現在美國各大報刊雜誌上。

這次環美募捐飛行,燃油費用由美國的中國之友會承擔,李、顏需要負責個人費用,但實際上她們在吃住方面基本不用自己付錢。每到一處,茶會、宴會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一些旅館老闆也慷慨表示,歡迎她們免費入住。李霞卿的飛行募捐一度在美國掀起「李霞卿熱」,所到之處,有的地方由美國警察駕駛摩托車保護,鹽湖城還派出十五架飛機在離城市二十分鐘航程的上空迎接,儼然是貴賓待遇。

花城出版社在2013年曾出版過一本《世界公民顏雅清傳》

李霞卿當時在美國有多受歡迎?

她的卡通人物形象出現在了泡泡糖上

飛行期間,李霞卿很注重自身形象。她沒有穿著油膩的飛行服,而是穿著時尚別緻的休閑服。愛達荷州的一位女記者在新聞稿中這樣描述:「這位女子穿著一條結拜的鯊皮呢便褲,不是緊身褲,而是寬鬆的褲裝。天然皮革的涼鞋,燦爛的笑容,美麗的黑色雙眸……」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手指甲也精心修剪過,手指甲塗上了時髦的顏色,與腳趾甲和口紅的顏色相得益彰。在沒有飛行的日子裡,為了籌款,李霞卿應邀在邁阿密海灘上拍了一組寫真。照片中她只穿了一件泳衣,腳上蹬著一雙鞋跟極高的鞋子。

當李霞卿繼續著環美飛行時,遭遇事故後的顏雅清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繼續募捐之旅。她利用墜機事故帶來的超高人氣,乘坐火車繼續在美國各地進行巡迴演講。1939年6月15日,當李霞卿完成環美飛行回到紐約時,顏雅清前往機場迎接。兩人再次相見,不禁感慨萬千。這次環美飛行歷時3個月,飛行近1萬英里,共為中國難民籌集到美金1萬元,法幣2萬元。比善款更重要的是,李霞卿、顏雅清用實際行動讓大洋彼岸的美國人領略了中國女性的堅強和美麗。李霞卿的形象甚至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出現在美國的泡泡糖紙上,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北京電視台紀實節目《檔案》,曾揭秘永不墜落的「東方蜻蜓」李霞卿的飛行人生

李霞卿在完成環美飛行之後,又駕機飛往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為中國抗戰募捐,並曾在秘魯駕軍用飛機表演飛行,獲得該國航空部長贈與的一枚航空金質徽章。當有記者問她們為祖國呼籲奔走的動機時,顏雅清表示,我的祖國正遭受的苦難深深地觸動著我,如果在海外奔走呼號能為國家和同胞做點什麼,那麼我當竭盡所能。李霞卿的回答是「所有的中國人,不論在國內或在世界各地,為了祖國,是很少想到危險的」「我們僅僅是做我們能夠對祖國有幫助的事情。」

本文參考資料:

【加】帕蒂·哥莉著,張朝霞譯《飛天名媛》,花城出版社;

《恩平文史專輯:中國婦女航空鉤沉1915-1949》;

程乃珊《上海女人》,湖南文藝出版社;

民國李霞卿的身世之謎,《南方都市報》;

王開林《民國時期的空中閨秀》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馬雅可夫斯基是誰?比他的自殺更撲朔迷離的,是他的愛情故事……
聞香覓史:中國古代的香料貿易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