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板藍根能預防流行性傳染病嗎?這些知識一定要知道!

板藍根能預防流行性傳染病嗎?這些知識一定要知道!

悅讀中醫

只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導讀


每當大災或傳染性疾病流行時,如甲型肝炎、非典型肺炎、甲型HIN1流感、甲型H7N9流感發生後,全國的板藍根等中成藥就成了緊俏藥品,人們爭相購買服用。一些醫療機構也紛紛開出大鍋葯讓民眾服用,用以預防傳染病。

那麼,板藍根是否真是「辟邪神葯」呢?面對流行性疾病,怎樣做才能真正讓自己盡量「百毒不侵」呢?一起來看吧——




從「非典」那年開始,板藍根就成為了「防病」神葯,後來每一次有疫情發生的時候,就會引發一波「板藍根熱」,甚至連有的飯店都推出了麻香板藍根、美極板藍根、上湯板藍根、板藍根蒸餃和板藍根飲料等板藍根葯膳,一些藥店、商店還出售板藍根茶,宣傳能預防疫病流行。


中醫學認為,清熱解毒藥、辛涼解表類藥物如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有一定抗病毒作用,常用於風熱感冒、急性咽喉炎等疾病。

其用藥原則是:體虛無實火、無熱毒者不能使用,不能作為一家老小的預防用藥。

無病服用板藍根、大青葉等苦寒的藥物,既克伐人體正氣,還苦寒敗胃,影響營養的吸收,進而降低人體抵抗力,不利於預防疾病。長時間服用可能引起造血系統不良反應,少數人還會發生頭昏眼花、胸悶、氣短、嘔吐、面唇青紫、結膜充血、兩眼脹痛、心慌、煩躁、四肢麻木、全身皮膚潮紅、瘙癢、皮疹或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嚴重時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既然板藍根不能預防傳染病,那什麼才是正確的防病方式呢?


未病人群預防疫病(傳染病)流行,主要應注重扶正與避邪兩個方面。

一、扶助正氣——提高抗病能力


扶助正氣,使正氣充盛於體內,才能增強體質,抵禦疫毒邪氣的侵襲。為什麼同樣的氣候與環境,有的人得病,有的人不得病?《素問·刺法論篇》說:「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靈樞·百病始生》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猝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邪氣隨時都在,只有身體虛弱的人才會被邪氣侵襲得病,而突然遭遇疾風暴雨卻沒有生病的人,是因為身體沒有虛損,所以說「邪不能獨傷人」。清·劉恆瑞說:「善用兵者,必先屯糧;善治邪者,必先養正。」我國古代醫家發明種痘預防天花病,就是利用痘苗來激發體內產生相應的免疫抗體,亦是扶正的重要手段。能使正氣充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點。


1. 

正常人群無須服用補充正氣的藥物,只需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鍛煉,消除對大災和傳染病的極度緊張、焦慮和恐懼等精神因素,才能無損正氣,抵禦疾病。


前幾年筆者曾經接診一位怕得甲型HIN1流感的患者。患者每天自查體溫6-7次,一般體溫在37.5℃左右,且心率一般在80~90次/分(緊張情緒所致)。這樣高度緊張的患者,極易導致正氣受損,使免疫功能降低,反而容易患病。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是扶助正氣、增強體質的重要手段。

2. 

對於體質偏虛的未病人群,可服藥預防疫病流行,但服藥的目的是通過扶正補益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應根據不同個體的體質狀況辨體處方用藥。不能不分體質、不分男女老幼千人一方。如汶川大地震後,人們普遍有驚恐之情,加之室外避災,飲食、睡眠俱差,日常生活無規律,人體抵抗力普遍下降。汶川地震災後天時正值初夏,天氣漸熱,雨水多,濕熱相蒸,重災區人畜死亡後屍體腐爛,蚊蠅滋生,易流行瘟病。筆者當時開預防葯的原則是根據不同個體的體質情況,以扶正安神為主,輔以芳香避穢,收效良好。

二、避其毒氣——防範疫邪從口鼻向入

《溫疫論·原病》中明確為「邪從口、鼻而入」。預防疫病流行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是注意衛生防護,以「避其毒氣」。如《素問·刺法論篇》所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防護方法主要注意個人衛生,如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接觸疫源、室內注意通風、在疫病流行時盡量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從口鼻傳入帶有「疫癘之氣」的濁氣。在氣候反常、大災大荒、疫病流行時尤其要注意防範疫邪從口鼻而入。


大家都知道了嗎?




好 書 推 薦



《張耀醫學新悟》


全書分為學術思想、專病論治、自創醫方、誤治救誤、醫案實錄、絕招偶拾、科研論文、診余隨筆、學術傳承等專題。書中內容既借鑒現代醫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同時遵循中醫辨證論治規律,具有詳盡的醫理論述、深厚的臨床功底、獨特的預防與調護方法、寬廣的學術視野,具有系統性、創新性和知識性。 書中有作者從醫以來的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危重病、誤治救誤等精彩病例的詳實記錄,可供中西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者借鑒,具有實用性和啟迪性。書中專病論治等章節突出了「預防與調護」內容,有別於既往重治輕防的傾向,承襲了《黃帝內經》所提倡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預防醫學思想,緊扣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 「醫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讓人不生病」的健康理念。 


長按二維碼

好書帶回家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

《張耀醫學新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耀 張一琳著),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

悅讀中醫

(微信號

ydzhongyi

)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紙質圖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暑一事,可大可小。緊急情況下,還是這些穴位管用
夏天不能缺少的ta,可算是「天然白虎湯」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