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真實存在過的8大神劍,有五把沒人聽過,龍泉寶劍排第六

中國古代真實存在過的8大神劍,有五把沒人聽過,龍泉寶劍排第六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戰國至三國時期,似乎特別喜歡煉劍,尤其是鍛造名劍,有名的如曹操的青釭劍、倚天劍,劉備的蜀八劍;春秋戰國就更多了,光鑄劍神匠歐冶子一人就鍛造了八把神劍;究竟孰強孰弱,不得而知,但是還好司馬遷先生給了解答,現在盤點下《史記》中司馬遷先生所列的八大神劍吧。

TOP、8 幹將劍&莫邪劍

莫邪是鑄劍神匠歐冶子的女兒,幹將是歐冶子的女婿;同時,幹將是楚國最有名的鐵匠,他打造的劍鋒利無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幹將為他鑄寶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幹將劍,一曰莫邪劍。由於知道楚王性格乖戾,特在將雌劍獻與楚王之前,將其雄劍託付其妻傳給其子,後果真被楚王所殺。其子成人後成功完成父親遺願,將楚王殺死,為父報仇。幹將劍和莫邪劍為雌雄寶劍,所以不予分開,算是一大。

TOP、7 泰阿劍

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是一把威道之劍,因為此劍,還引發了晉國伐楚之戰,在楚國將亡之際,以大無畏的勇氣激發了泰阿劍,令晉國大敗,全軍覆沒,因而成為傳奇;後來秦始皇在滅了楚國後得到此劍,死後埋入秦始皇陵。《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TOP、6 龍泉劍

龍泉劍也是歐冶子和幹將一同鍛造的,為誠信高潔之劍;相傳歐冶子和幹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卧。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後經幾番輾轉,被唐高祖李淵所得,李淵死後隨李淵葬於獻陵,也有傳說李淵曾將此劍傳於太宗李世民,後與李世民一起葬於昭陵。

TOP、5 宛馮劍

宛馮劍不知鑄造者是誰,只因其是由一個宛城的人鑄造於馮池,而得名宛馮;《水經注·濟水》中有記載:「濟水又東,礫石溪水注之。水出滎陽城西南李澤,澤中有水,即古馮池也。」唐朝司馬貞索隱:「 徐廣雲『滎陽有馮池』,謂宛人於馮池鑄劍,故號宛馮。」由於歷史資料的遺失,對於宛馮劍記載極少,但卻也列入了八大神劍之列,可見應是不凡。

TOP、4 鄧師劍

司馬貞索隱:「鄧國有工鑄劍,而師名焉。」《史記》里有「韓卒之劍戟皆出於……鄧師、馮宛」的記載,並有「鄧師利劍」的說法。這裡的意思是說,韓國兵勇所用的槍、刀、劍、戟,都是由「鄧師」、「馮宛」所製作出來的。古書中是這樣解釋「鄧師」的。說鄧國有鑄劍的工匠,冶煉技術高超精湛,所製造出來的鐵制武器之銳利他處少有,所以稱作「鄧師」。在今鄧州市博物館中,還藏有戰國時期的鐵制長劍。這把長劍總長45厘米,炳長9.2厘米;卻不知是不是鄧師劍。

TOP、3 合伯劍

合伯寶劍,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合伯寶劍大氣、名貴、莊重、典雅、古樸、圖案考究,造型精美、結構嚴謹、工藝精湛,展現和滲透出王者風範、尊貴地位、崇高神聖、正義祥瑞之氣。相傳韓卒所用劍戟,都出於合伯等地。

TOP、2 墨曜劍

墨陽即為地名,又因地而劍,成為著名寶劍,同是也是鑄劍師的姓名。《河洛文化·冶煉》章節中指出:「冥山即是原來舞陽縣的鐵山,古時又稱作墨山,而『墨陽』即『墨山之陽』的意思。史籍中載有的墨陽劍的作坊,應位於當今鐵山的南邊,洪河的北邊,即鐵山廟冶鐵遺址。」也有人說,「墨陽劍」當為「舞陽劍」。

TOP、1 棠溪劍

棠溪有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大兵工廠—冶鐵城;而棠溪寶劍,更是名冠中國名劍之首,被譽為「中華第一劍」,棠溪寶劍一直傳承至唐朝時期,直到唐憲宗發兵平定中原叛亂時,將棠溪冶鐵城夷為平地、盡殺工匠,「十里棠溪十里城」轉眼淪為廢墟。「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酒幡掩翠柳,鐵歌秦更天」的歷史風情畫卷,從此不再有。包括棠溪寶劍在內的中國冶煉鑄劍絕技,也從此失傳。

這些寶劍,都是記載於《史記》之中,「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曜,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幹將。」但是幹將和莫邪是一對雌雄劍,所以列在一起了。這些寶劍中,尤其以韓國寶劍最多,這也是為何韓國雖然弱小,卻無人敢欺辱的原因了;韓國國小兵弱,但其兵甲之利,與吳越並列,甚至還尤有勝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唐朝宗室八大名將,李孝恭也僅能排第二,第一拿下半壁江山
趙雲兩次救劉禪,卻始終得不到劉備的重用,一生出戰次數寥寥無幾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