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歐班列來了,德國一個城市活了!

中歐班列來了,德國一個城市活了!

9月4日早上8時30分,德國魯爾區工業重鎮杜伊斯堡港朝陽暖照,氣候宜人。來自山西臨汾的貨運班列汽笛長鳴,緩緩駛入杜伊斯堡港貨運車站。這是來自山西的第一趟中歐列車,標誌著中歐班列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不斷蓬勃發展。

專程趕到杜伊斯堡的山西省省委書記駱惠寧在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總領事馮海陽的陪同下,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杜伊斯堡市第一副市長奧森爾、德國鐵路貨運公司總經理舒爾茨以及來自北威州和杜伊斯堡市各界的100多名嘉賓參加了抵達儀式。

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在致辭中強調了開通中歐班列對山西的重要意義。山西作為中國傳統能源和工業大省,經濟要轉型,出口要加強,但山西不臨海,靠傳統的海運,從內陸轉港口,運輸時間很長,既不經濟也不方便。中歐班列開通了,從山西到歐洲,運輸時間從一個多月縮短到十五六天,既快捷又方便。

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致辭

杜伊斯堡市第一副市長奧森爾講話既酸澀又自豪。我今天很榮幸能到現場見證第一趟山西班列的抵達,其實像這樣和中國有關的事情,通常都是市長林克出席,但今天他有事來不了,所以才派我做代表來的。什麼事讓他來不了?因為他正率領著杜伊斯堡市一個代表團在中國參加經濟活動,尋找更多的合作機會。自然,一個城市的一二把手同一天在不同的地方做著與中國有關的事情,足以說明中國在這個城市政治和經濟生活中所佔的地位。誠如奧森爾所說,現如今,對杜伊斯堡的定義,已不再只是「歐洲最重要的鋼鐵城市」、「世界最大的內河港口」,它也已經成為一座「中國城」。

杜伊斯堡市第一副市長奧森爾致辭

統計表明,目前每周有25趟中歐班列往返於杜伊斯堡與中國之間。2017年,中歐班列已佔杜伊斯堡港總業務量的20%,這一年杜伊斯堡港吞吐量增長了30%,在德國港口中發展最快。杜伊斯堡港當年通過中歐班列運送標準集裝箱超10萬個,營業額增長9%,達到創歷史新高的2.5億歐元,稅前利潤2200萬歐元,增長16%。中歐班列不僅讓港口獲益,也拉動了杜伊斯堡市經濟增長,僅在物流領域,就給杜伊斯堡創造了6000多個新的就業崗位。目前,也已有100來家中資企業落戶該市。

向來喜歡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德國媒體,在報道杜伊斯堡港鳳凰涅槃般絕處逢生時也不得不感慨,佔地10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內河港,幾十年來一直是歐洲最大工業區魯爾區輝煌不再的標誌,現在,中歐班列來了,帶來的不僅僅只是集裝箱,也是杜伊斯堡的新生。杜伊斯堡日漸成為中國出口貨物的重要中轉站。

可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班列的蓬勃發展,給中國和歐洲帶來了互利雙贏的新機遇。就像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總領事馮海陽在致辭中所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為中歐務實合作注入強勁和持久的動力,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中歐戰略合作新的增長點。中歐班列作為「新絲路經濟帶」陸路大通道的先行者,目前累計開行數量已突破1萬列。這支新絲路上的「鋼鐵駝隊」,正日益顯現出「暢通道、促貿易、聚產業、匯人心」的脈動效應,成為加強中歐互聯互通、聯手構建中歐貿易新格局的重要載體,也成為為沿線國家人民帶來實惠的「幸福列車」。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總領事馮海陽致辭

龍騰獅躍,在歡快的鑼鼓聲中,中歐班列的車輪,滾滾向前。

(歐洲時報德國版現場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慕尼黑機場3.2萬乘客被滯留,只因一女性未安檢便被放入候機區……
打開手機鏡頭隨手拍兩段,德國今夏的流量明星就是你!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