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了降壓藥,血壓還不能很好的控制?專家:不能光吃藥

吃了降壓藥,血壓還不能很好的控制?專家:不能光吃藥

什麼?!吃了降壓藥,血壓還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麼日常一些小細節,你有改善么?以下三種特殊的高血壓人群,不能只是光吃藥哦。

01

老年高血壓患者

1.控制脂肪含量

家裡若有老年高血壓患者,食用油宜選擇植物油,如橄欖油、葵花子油、花生油、大豆油等。食物宜選擇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如蔬菜、水果、魚類、禽肉,瘦肉等。少吃肥肉及含有動物性油脂的食物。

2.監控熱量與體重

肥胖是引發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超過正常體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縮壓要高於正常人10個毫米汞柱,舒張壓高7個毫米汞柱。定期的監控自己的體重,控制熱量的攝入,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手段之一。

3.限制鹽量攝入

患有輕度高血壓或是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應控制食鹽攝入量,每日不超過5克。對於血壓較高及合併有心衰的患者,每日攝入食鹽量為1-2克。

4.補充鈣元素

每日攝入鈣量800-1000毫克,可以防止血壓升高。

5.少食多餐

老年人的消化機能減退,吃的過飽會使膈肌位置上移,影響心肺的正常運作。吃飽後,人體需要大量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對於供應到心腦的血液量就會相對減少,極易引發腦卒中。每餐大約吃8分飽最佳。

6.勿過量飲酒

很多人都知道,每天適量的飲酒可以使血管保持彈性,防止血管老化,對防治高血壓有益,但是過度飲用會使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胃黏膜萎縮,引起炎症和出血,導致肝硬化。建議可以選擇飲用葡萄酒,每日不超過50克為佳。

02

妊娠高血壓患者

1.控制熱量與體重

孕期會不斷攝取大量能量的食物,從而導致孕婦肥胖。所以要糾正很多懷孕期的媽媽們,不是「能吃就好」的無節制進食,而應該在孕期的正常體重範圍內,調整每日的營養攝入。

2.補充優質蛋白質

因妊娠高血壓患者尿中會排出大量蛋白質,導致血清蛋白偏低,這樣會影響到腹中寶寶的發育,嚴重者會導致寶寶宮內發育遲緩。所以妊娠高血壓患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1.2-1.5克的蛋白質。可選擇魚類、去皮禽類、豆製品等。

3.限鹽控水

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2克左右;每日飲水量不超過1000克(含茶水、湯汁)。

4.補充足夠的鈣、鎂、鋅

牛奶和奶製品都是補鈣的理想食品,選擇低脂或脫脂奶製品為佳。豆類、蔬菜等都含有豐富的鎂元素。鋅元素都藏在海產品(如魚類、貝殼類)和動物內臟里。

5.少吃菠菜

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食用過多會使孕媽們增加腎臟負擔。

03

兒童高血壓患者

1. 正確的飲食結構

採取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低鈉、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飲食原則。

2. 補充充足的蛋白質

每周進食2-3次魚類,雞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此外,脫脂牛奶、酸奶等也對降壓有一定作用。

3. 增加鈣、鎂、鉀元素

兒童高血壓患者每天需求鈣元素為800-1500毫克。在使用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的同時,還需要補充鎂元素,每公斤體重應達到8毫克。多吃些深色蔬菜、豆類、穀類、堅果等食品,補充鉀元素。

4. 限鹽攝入

應採取低鹽飲食,每天食鹽限制在2-2.5克。

5. 長期的高脂肪、高熱量飲食,是導致兒童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國內知名心血管病專家來了!

I HOPE YOU LIKE IT

此外,如果您對於血壓的控制以及患高血壓需要降壓治療,您可以關注心一康及時信息,我們將定期每月邀請國內心血管病名醫來深圳坐診。9月13日(周四)上午,國家級心血管病名醫頊志敏教授將來深親診。

頊志敏主任醫師 教授

擁有30多年臨床診療經驗,擅長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規範診斷和臨床藥物治療。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臨床藥理中心主任醫師及教授

★衛生部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學術帶頭人

★中美腦卒中協作組首席藥物治療學專家

★原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長

★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委員

★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

★全國心血管病防治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跨世紀人才工程成員入選者

★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工程入選者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臨床藥理中心主任醫師及教授

★衛生部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學術帶頭人

★中美腦卒中協作組首席藥物治療學專家

★原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長

★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委員

★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

★全國心血管病防治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跨世紀人才工程成員入選者

★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工程入選者

如何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一康 的精彩文章:

當心!這五類藥物吃多了,高血壓離你也不遠了!
醫生提醒:這7大病變出現,暗示糖尿病併發症來了!別太晚知道

TAG:心一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