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蝦鬥茶產於六堡嗎?

蝦鬥茶產於六堡嗎?

廣西梧州地區多為丘陵山地,是種茶適宜氣候區,清同治十二年的《梧州府志》便有記載:「茶,梧屬山間皆產」。歷史上梧州所產的茶品中,上佳者為六堡茶和蝦鬥茶,如今,六堡茶可謂聲名鵲起,而蝦鬥茶則難覓蹤影,甚至連名稱的來源都存在爭議。

關於蝦鬥茶來源,清朝同治版《蒼梧縣誌》記載「茶產多賢鄉六堡,味厚,隔宿不變,產長行蝦斗埇者,名蝦鬥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正是因為縣誌的這段記載,讓蝦鬥茶的來源產生了頗具爭議的兩種說法。

說法一,蝦鬥茶是產於六堡「雙髻頂」的茶葉。持此觀點的人士認為,六堡有「雙髻頂」,古來相傳「髻頂」亦叫「上坑」,這個「上坑」「下頭」的埇嶺所產的茶,茶質茶味非常好,舊時民間有「上坑下頭埇嶺茶,色香味靚逢人誇」說法。這句茶諺很早隨六堡茶流下廣東民間傳播開去。而講粵語的廣東茶商將「上坑」「下頭埇」誤作「常亨」或「長行」「蝦斗埇」而流傳,所以舊《蒼梧縣誌》記載的「長行」所指應為「上坑」,蝦鬥茶是原產於六堡的。

說法二,蝦鬥茶是原產於長行鄉(今廣平鎮)的茶葉。此觀點人士認為,同治版縣誌編修人員中採訪收集資料人員共有41人,他們全都是蒼梧縣本鄉本土出身的舉人、貢生、學正等讀書人。編入志書的第一手材料全靠他們採集,其中就有多賢鄉的6人,長行鄉的5人。纂修人、監理人、校對審讀皆是梧州本地人士,這麼一大批本鄉本土人士參與編修縣誌,不可能辨不清「長行」和「上坑」、「下頭」和「蝦斗」的口誤而寫進志書中去,且當時的長行鄉確實在產茶葉,所以蝦鬥茶原產於長行。

由於史料對於蝦鬥茶的記載有限,而民間流傳的東西大多會有偏差,小編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後,是比較認可第二種說法。有學者在廣平(長行)實地了解時發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廣平茶廠的工人當時做茶的工藝,和目前掌握的蝦鬥茶工藝近似,同時,在一處當地人稱之為「蝦斗沖」的地方,看到了當地的古茶樹。綜合多種因素推斷(期待蒼梧及梧州政府有關部門的後續調查信息),廣平鄉曾規模化加工製作「蝦鬥茶」,可惜的是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造田造地,茶資源更毀了,茶廠亦隨之關停,廣平的蝦鬥茶因此而消失。

當然,我們上述談論的是蝦鬥茶的起源,並不是說只有廣平(長行)才產蝦鬥茶。例如廣生祥總號生產的蝦鬥茶,曾經也是在六堡選料的,也就是說六堡鎮曾經也是出產蝦鬥茶的。這看上去似乎有點矛盾,其實也很好理解。比如肇慶皇帝柑也是很出名的,於是,梧州周邊也大量種植了,對外也稱作皇帝柑。我們能夠根據皇帝柑得名於肇慶,而得出梧州沒有皇帝柑這類結論嗎?而之所以會在六堡當地生產蝦鬥茶,大體上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志書上記載的六堡的料「味厚」,這一點我本人也有切實的感受;二是六堡當年外運(主要往港澳東南亞)茶葉比長行更便利。

那麼蝦鬥茶是否和六堡茶一樣屬於目前的六大茶類中的黑茶類呢?答案是肯定是的。根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廣平茶廠的工人敘述當時茶廠做茶的工藝,與目前六堡茶的地標和國標基本一致,只存在製程細節的個性化差異。同時考慮梧州區域常年溫度高、濕度大、多雨的氣候特點,按照目前六堡茶的地標和國標加工製作茶葉,才最合天地之道、法陰陽之理,也是山裡人最方便的加工茶葉的方法。

所有事物的淘汰都是社會自然選擇的結果,極富傳奇色彩的蝦鬥茶雖然退出了市場,但卻不應該被遺忘,希望梧州當地政府文化部門能夠對蝦鬥茶深入研究,既能開發其價值,亦能為其正名。

本文由「六堡茶之家」編輯整理,部分內容摘錄自《六堡茶入門手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堡茶之家 的精彩文章:

你對六堡茶的白霜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六堡茶優越的生態環境了解一下

TAG:六堡茶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