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黃帝內經》疼、痛、癢、酸、脹、麻、疲背後的真相,太驚人!

《黃帝內經》疼、痛、癢、酸、脹、麻、疲背後的真相,太驚人!

一、黃帝內經認為

1、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2、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3、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4、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5、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6、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一、疼

這是我們最常遇到的一種不適感覺。那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它與「痛」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先來看看漢字是如何解釋的?

我們先來看看結構。疼,外面是一個病字旁,裡邊是一個冬。怎麼理解呢?中國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個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關,而病字旁,代表過寒。

《黃帝內經》是這麼解釋的:「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靈樞經·刺節真邪》」那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寒超過了熱,而導致了骨頭疼肉緊枯。這種感覺可以用「寒風刺骨」這個成語來形容。因此,可以理解為,由過寒引起的身體不適之感覺。

中醫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療法。因此,對於疼,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時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適,要用熱來解決。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傷、凍傷、風寒感冒等,大都與寒冷有關。

二、痛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字形結構。痛,是病字旁,裡邊是一個甬字,「甬」,什麼意思呢,路也。我們這樣可以理解痛這個字,它是由於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這個路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理解為經絡,以及一切與之相關的血管、淋巴等各種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經的問題,那這部分,大都是由於受寒涼,導致經絡堵住,經血下行不暢。那解決的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這個道理。

三、癢

在古字中「羊」和「陽」是相通的。在中醫里,陽與人的生命關係密切。得陽者生,失陽者亡。那陽在病里旁里,說明什麼呢?陽氣病了,受阻了。因此,我理解,癢,實際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種臨界狀態。

什麼情況下人體會癢呢?長傷口時,人會癢,說明氣血在通達到傷口時,受到一定的阻礙,不順。人體從一股暖流,變成無數條暖流時,就會感覺癢。還有人的後背也經常會癢,也就有人發明了痒痒撓這種工具。那這種癢,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人體的陽氣在往外頂體內的濕。在頂的過程中,由於人體的經絡不是很暢通,因此,會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會癢。

對於皮膚癢,很多人都愛用激素,其實,那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反而對人體有危害。其實,人體很有意思,當你面對癢的時候,人最愛做的事,就是撓,而這個撓的過程,其實也是疏通經絡的過程。只不過,這是在表皮。而更深層、更好的辦法,就是刮痧,讓更深層的寒濕出來。如果原來痛,現在變成癢了,其實,說明你的身體在向好的方向轉換。反之,原來癢,後來變成痛了,那就說明向壞的方向轉換。

四、酸

酸字的左邊是一個酉,右側是「夋」qūn。酉,在天干地支中,對應的是17-19點,剛好是腎經當值。而「夋」字,意為:「行走遲緩的樣子」。所以,在人體上,基本可以理解為腎虛了。

我們身體最容易酸的地方是哪,是腰對吧?在中醫里,腰為腎之府。所以,腰酸,大體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腎虛了,我們身體代謝緩慢了。還有一種狀況,就是我們爬山之後,腿很容易酸,其實,這也是身體血液中乳酸堆積不易代謝的結果。而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造血,所以,還是和腎虛有關。

我覺得,酸其實和癢一樣,也是一種身體的臨界狀態,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壞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對於酸,解決的方案,就是加溫和加速,熱敷和按摩,對緩解酸有很大的效果。同時,枸杞也是強腎的佳品。總之,強壯你的腎,才是解決酸的根本之道。因為,你很少聽小孩說他腰酸的。因為他們一個個都是腎氣十足。

五、脹

脹是肉月旁+一個長字。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組織不正常的擴大。它和腫基本上是同意。腫,主要是表現在外觀;而脹,經常會是外觀看不到的情況。造成脹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傷引起的發炎,或者捆綁造成氣血不暢。其實大都也是由於管道受阻,造成身體的代謝出了問題所致。要做的工作,也是疏通經絡,解決淤堵。

六、麻

麻,也是一種病態,病字旁里一個林。怎麼解釋這個詞呢?我們什麼情況下會感覺麻了?是不是肢體被壓的時間過長以後,導致氣血供應不上而使肌體產生不適之感。那和「林」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始終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只能這樣理解了,「林」字為會意字。從二木。表示樹木叢生。本義:叢聚的樹木或竹子。那在中醫里,什麼主木呢?肝藏血主木,因此,如果肝血正常匯聚,那到好。關鍵是加了一個「病」字旁,說明是不正常的匯聚。解決麻的方法也很簡單,解除這種不正常的壓力。這種壓力,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內在的。心腦血管病的人,很容易產生肢體麻木,也主要是肝血在人體器官組織中不正常匯聚引起的。

七、疲

疲,也是病字旁里一個皮字。疲字的主義:懈怠,不起勁。皮在中醫里是由肺主管的。而肺在中醫里是管疏布血的,是相傅之官。疲多從外在表現出來,比如疲軟等,是看得見和摸的著的。

八、乏

乏字的主要意思是缺少和無能。缺少什麼?當然是缺少氣血啊。與疲不同,乏,多為身體內在的感覺。比如我們可以說:「我今天很乏」,這是一種內心的感受,而不能說,「我今天很疲」。如果說我很疲乏,則是指身體由外到內都打不起精神來。疲和乏都與我們氣血不足有關。解決的方法,需要綜合調理了。這與我們前面說的各種癥狀相比,相對嚴重些。

總之,人體和各種不適癥狀,從漢字的構成上大體可略見一斑。基本都與病字旁相關聯。而且多與寒、外傷造成的經絡不通有關。所以,《黃帝內經》之所以強調經絡,也就不言而喻了。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相傳起源於軒轅黃帝,代代口耳相傳,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於春秋戰國時期集結成書。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

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實乃中醫藥學之綱目!

曲黎敏講|《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

主講人:曲黎敏

集數:18集

多年來,曲黎敏教授一直致力於中醫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多次應邀前往北大、清華、浙大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國教育電視台、山東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講解《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其演講深入淺出,內容廣博,使觀眾、讀者於綿綿細語中既能領略到傳統文化的智慧與魅力,又能參悟到大道至簡、真切實用的養生智慧。

學習研究中醫,必須首先攻讀《黃帝內經》。中醫文化推廣首席主講人曲黎敏,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將《黃帝內經》深奧理論進行闡釋。

如今,人們發病年齡越來越低、身處亞健康狀態的越來越多,藉助這部偉大的東方傳統健康醫學理論,我們可以從人體生命的客觀規律出發,找到維護健康的金鑰匙。

認識中醫,了解中醫

運用中醫不但是一種時尚

更是一種需要

本音頻《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用簡單通俗的話解釋

艱澀難懂的醫學術語

訂閱後即可收聽本書內容

認識妙趣橫生的中醫知識..

一味本草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一味本草訂閱號

微信號:

dudongh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味本草 的精彩文章:

山藥跟它一起煮,孩子常喝個頭猛竄抵抗力強,大腦更聰明!
慢性咽炎的「剋星」被找到了,早晚泡一杯,清肺化痰,抗炎消腫,遠離咽炎

TAG:一味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