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允炆對前線將領下了一道什麼密旨,最終導致自己喪失天下

朱允炆對前線將領下了一道什麼密旨,最終導致自己喪失天下

在古代帝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旦成為帝王便可主宰天下的命運,是以皇位對天下人尤其是皇子而言極具誘惑力,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諸皇子而言恐怕就是不想當皇帝的皇子就不是好皇子了,這不在明朝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登基為帝,身處邊境的燕王朱棣得知自己與皇位失之交臂後,便有了異樣的想法。

這邊朱棣因沒能繼承皇位憤恨不已,那邊登基為帝的朱允炆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太過憋屈了,本來整個天下都是自己的,可自己祖父朱元璋實行的分封制大大限制了自己的發揮空間,是以朱允炆在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人的建議下決定收回權力,取消朱元璋當初在位時實行的那種半自治封國策略,一邊想要更大的權力,一邊想要收回權力,兩邊矛盾一觸即發。

公元1399年,朱棣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朱允炆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的程度,對於自己的叔父朱棣他也沒流露出誅殺之心,相反他得知戰爭爆發後還怕士兵、將領會傷到自己的叔父,他特地下命令說:「不得加矢刃於燕邸,使朕有殺叔父名」。在朱允炆的印象里自己擁有全國之力,兵力十倍於自己的叔父,而朱棣只擁有取北平之地,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可誰知最終結果出乎他的預料,戰爭中也因他的仁慈之心,最後他不僅沒能消滅朱棣,反而自己喪失天下,這是為何呢?

原本繼皇帝位的不是朱允炆也不是朱棣,而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只可惜在朱元璋還未殯天之時,他的長子先他一步離去,白髮人送黑髮人,朱標的突然離世讓朱元璋不得不從新選定繼承人,從能力上來說四子朱棣最有資格,可見慣了歷朝歷代因繼承人問題出現的血腥爭鬥,朱元璋想立下一個規矩,想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規避這種爭鬥,再加上朱允炆也的確討他喜愛,他決定立朱允炆為繼承人(明朝之後登基為帝的皇帝基本遵循嫡長子繼承製)。為此朱元璋開始了大屠殺,為朱允炆清理道路,有能力的武將和文臣基本被殺了個精光,這也為之後朱允炆麵對叛亂無將可用埋下了禍根。

朱棣叛亂之初,朱允炆以三倍於朱棣之兵來迎戰朱棣,可在戰場上士兵、將領因為他的一道詔令,畏首畏尾不敢傾力誅殺朱棣,反觀朱棣一方無所畏懼,結果朱允炆一方大敗。之後朱允炆又派李景隆迎戰,李景隆可倒好戰敗之後,直接開門投降放燕軍進入南京城,結果導致朱允炆丟失皇帝寶座,朱棣靖難成功。

其實戰爭是殘酷的,沒有情面可講,朱允炆敗就敗在太過仁慈,輕敵大意,當初他若不下達這樣的一道詔令而是舉全國之力鎮壓,也許天下就不會丟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的精彩文章:

面對權臣的飛揚跋扈,為什麼他斥責了一句,結果就丟了性命
劉邦臨終前預言他會造反,結果40多年後果然應驗

TAG: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