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兩代的蕉園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的主要功能讓人匪夷所思!

明清兩代的蕉園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的主要功能讓人匪夷所思!

原標題:明清兩代的蕉園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的主要功能讓人匪夷所思!


「門外蕉園兩扇開,彩輿金鳳內官抬。」在這句古詩中,我們發現了中、南、海一個特殊的地方——蕉園。在我國古代各式各樣的園林非常多,如果從字面意思上理解,「蕉園」難道只是觀賞芭蕉的地方嗎?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從太液池向東行走,我們便能看到「蕉園」。蕉園內松柏翠綠,空氣十分清新。在蕉園內有一個大殿,殿後有個小花園,種著不同顏色牡丹。正殿的左面是迎祥館,右面是集瑞館。


每到端午或中元節,蕉園會變得非常熱鬧,如賽龍舟、做法事、放河燈等等。



公元1521年,嘉靖皇帝登基,他當了幾十年皇帝後,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竟帶著大批人馬去到蕉園,他究竟要幹什麼事呢?


眾所周知,嘉靖皇帝沉迷於修鍊,並且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術。在我國古代,皇帝又被稱為「真龍天子」,是上天選派的,因此,他們遇到難題便會祭拜天地,祈求換來化解的方法。


嘉靖特意帶著大臣去到蕉園,主要想做一場法事,一是祭拜天地,二是祈求長生。那麼蕉園僅僅是做法事的地方嗎?其實,這個答案並不準確。


根據《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銘》的記載我們得知:「蕉園之藏,竹簡之籍,州次部居,爰有端緒。」在這句話中,我們便能得知蕉園的具體功能。


在現代,一些單位會發放秘密文件,但是,當這些秘密文件被審閱完成,失去價值時,相關人員並不會隨意丟棄,而是將其集中收回,進行統一的處理。


明朝時期,皇帝死後,史官都會重新撰寫先帝的生平,此時,他們會參考記錄皇帝日常生活資料,並從中選取主要事迹,按實進行記錄。當先皇的生平事迹整理完畢後,稿本必須銷毀。



此時,會有專門的太監,將這些稿本,運送到蕉園,統一進行焚燒,在銷毀的過程中,會有專門人進行細緻地處理,從點火到滅火,都會有人看著,焚燒後灰燼都會被處理乾淨,以免先皇的事迹被外漏。

朝代交替變更後,後繼的王朝會為前朝修史,所用的資料,皆取自於前朝的秘密檔案、文書。當前朝史修成後,這些原始史料,也會被運送到蕉園,進行銷毀。


在我國古代,皇帝並沒有「微信」等相關通訊工具,官員都是通過上交奏摺的方式,將最新的消息傳遞上來,皇帝批完奏摺後,涉及到機密的奏摺,便會被送到蕉園秘密地處理掉。


在清朝初期,「蕉園」的功能被保存下來,但是,焚燒的程序卻沒有明朝嚴格,因此,一些稿件並未被燒毀,被保存了下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蕉園的功能逐步被世人忘記,以至於提到蕉園,人們認為它是觀賞芭蕉的地方,通過以上的介紹,各位讀者了解到「蕉園」的「神奇」功能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蟲 的精彩文章:

小德張購買炸油條秘方被騙,對方的秘方只有五個字,這是什麼情況
這些景點留下五件神秘老物件,遇到一定要摸一摸,據說非常有好處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