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子查出胃癌 提醒:這4類食物 最好一個也別占

女子查出胃癌 提醒:這4類食物 最好一個也別占

據報道,我國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約有16萬,且近年來年輕人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胃癌發生率有上升趨勢。

一名臉色無光的女子正躺在病床上接受化療,經過幾個月的「對抗」,終於挺過來了。

大約半年前,28歲的小蘭因胃部不適,到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後,最終確診為胃癌!

得知消息後,小蘭腦袋一片空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這麼年輕,竟然患上了癌症。

醫生與小蘭溝通後,知道:

原來,小蘭有一個外號「腌製品控」,她自己也承認,從小受家裡飲食的影響,經常吃腌製品。上了學,參加工作後,她依然經常吃。但,正因為這一「偏好」害了她。

幸運的是,小蘭提早發現,是早期胃癌,通過手術,結合術後放化療,就沒什麼大礙了!

為什麼常年吃腌製品會致癌?

腌製品,含有高成分的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

因為攝入高濃度鹽會損傷胃黏膜屏障,增加對致癌物的易感性。

研究發現,長期攝入高鹽可腐蝕胃黏膜,導致慢性胃炎發生。

而,炎症與腫瘤發生關係密切,腫瘤細胞易在炎症部位反覆增殖中誘導突變而來。

腌製品,是誘發胃癌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4類食物,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胃「怕」這4類食物,最好一個也別占!

1,霉變食物

女子查出胃癌 提醒:這4類食物 最好一個也別占

一些霉變類食物,如發霉的玉米、花生、黃豆、燕麥,及變質的食用油等,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這類變質的食物易被一種黃曲霉菌感染,產生具有強致癌性的黃曲霉毒素。

研究發現,長時間食用含低濃度黃曲霉毒素的食物,會導致肝癌、胃癌、腸癌等。

2,剩菜剩飯

剩菜剩飯,是我國飲食上常見的事情。但,要知道,長年吃剩菜剩飯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剩菜,又被稱為「隔夜菜」,其中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且,用加熱的方式不能將亞硝酸鹽去掉。

若攝入0.3-0.5g的亞硝酸鹽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剩飯,重新加熱後再吃,很難消化,而時間長了可能引起胃病。

如米飯,主要含澱粉,加熱到60℃以上會逐漸膨脹,終變成糊狀,這種狀態進入體內,人體很難將其消化掉。

3,燙食類食物

燙食類食物,主要是在特別燙的時候食用或飲用,如麻辣燙、熱開水等。

溫度太高時食用,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經常吃,會使黏膜反覆燙傷、修復,最終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而引發胃癌。

胃黏膜是非常「嬌嫩」的,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

4,油炸類食物

油炸類食物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膨鬆劑及色素等,同時經過反覆高溫加熱後產生聚合物二聚體和三聚體,其毒性較大。

還有很多食物經過油炸後,含有高濃度的丙烯醯胺,它是一種致癌物,會增加患胃癌、腸癌、肝癌的風險。

大多數胃癌都是「吃」出來的,預防胃癌,日常要養好胃。

養好胃,堅持做好3件事:

第一件:多喝溫水

女子查出胃癌 提醒:這4類食物 最好一個也別占

養好胃,多喝溫水,不要喝太燙或太涼的水。

太燙的水,也會損傷胃黏膜;而太涼的水,會促使胃部痙攣,引發胃病。

養好胃,也可每天一杯養胃茶,將蒲公英葉、白茉莉花兩者搭配在一起,製成蒲公英白茉莉茶,有消炎、養胃的作用。

蒲公英,歸胃經,性寒,非常適合胃火大的人飲用,與溫性的白茉莉花搭配在一起,中和蒲公英的寒性,適合更多人日常養胃飲用。

研究發現,蒲公英有廣譜抗菌作用,被稱為「天然抗生素」,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旋桿菌,還可修補胃黏膜的損傷。

還可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降低。對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白茉莉花,性溫,含有揮髮油成分,具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的功效。

據《食物本草》記載,白茉莉花,「主溫脾胃,利胸隔。」可緩解胸腹脹痛。

二者搭配在一起,有養胃、消炎、和中的作用。

第二件:吃飯不急、不吃撐

吃飯時,不要著急,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利於減輕食物的消化負擔。

吃得慢,嚼得細,利於增加唾液的分泌,更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從而減輕胃的負擔。

且,吃飯時,不要吃得太多,尤其是晚飯,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最好是,「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若按熱量分配,按照比例早餐佔據一天熱量的30%,午餐為40%,晚餐為30%。

第三件:常按養胃穴

女子查出胃癌 提醒:這4類食物 最好一個也別占

1,膻中穴:調氣養胃

位於兩乳頭中間,胸骨上。

膻中穴是氣會,對於人體內氣的運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且,膻中穴位於胃的上方,上焦與中焦交界之處,是上焦呼吸之氣與中焦脾胃之氣會聚和通行的關鍵通道。

刺激膻中穴,可調理上焦與中焦的氣機,使得腸胃氣機得到疏理。

2,中脘穴:溫胃理氣

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劍聯合與肚臍中央之間中點處。

所謂「胸劍聯合」,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指下由硬變軟處,即胸骨下端盡處。

胃位於橫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

中脘穴正處在胃的賁門和幽門之間。在胃的中部,當然以治療胃部的問題為主。

3,足三里穴:促進消化

位於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

按摩此穴時,力度要大一點,酸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提醒:胃不好的人,服藥要慎重!!!

很多人認為胃病,多吃些胃藥就好了,實際上有些要會直接傷害胃黏膜,破壞胃黏膜屏障,或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比如一些西藥(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撲熱息痛等)。所以,盡量不用或減少損害胃黏膜的刺激性藥物。

若胃病嚴重,應選擇在飯後服用藥物,減少對胃部的刺激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胃病癌變進入早期 會發出4個「預警」早發現可切斷癌變
吃素=長壽?吃不對 疾病 癌症找上門 學會這5招 健康吃素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