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公司集體佔領柏林IFA,核心技術仍舊落後歐美日韓!

中國公司集體佔領柏林IFA,核心技術仍舊落後歐美日韓!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軒窗

這兩天,一年一度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 2018)正在柏林如火如荼地舉辦。與每年1月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相類似,每年在8月底在德國柏林舉辦的IFA也是消費電子行業的重要展會,它處於兩屆CES期間,成為了世界各國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貿易商在年中聚集和展示新產品、新技術進展最重要的舞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CES 、IFA等國際大型展會參展,據悉今年的IFA 2018,在參展的1800多家企業中,中國企業就佔了近三分之一。華為、海爾、海信、TCL、長虹、美的、格蘭仕、格力、創維等都集體奔走柏林。

從表面上看,中國企業似乎正有著佔領德國之勢,然而,據智東西兄弟公司極果網的前線反饋來看,IFA 2018雖有不少中國企業參展,但人流還是聚集在三星、索尼、LG等國際知名品牌展台上,其他展台人流較少。智東西深度剖析了產業形式後發現,儘管中國企業在各地世界展會上頻頻露面,最核心的動因是促進產品出口來消耗產能,在中國廠商在各大國際展上爭奇鬥豔的背後,卻是針扎般的事實——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平台、晶元等高精端技術方面仍受制於人,處於劣勢地位。


中國企業扎堆手機、電視消費終端

如果說今年的IFA 2018最搶戲的,非手機和電視產品莫屬了。在手機方面,以華為、小米、OPPO和vivo為代表的中國廠商,憑藉在國內市場的巨大佔有率站穩了國際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的前幾位。而在電視方面,中國的家電企業在整機產品上也推出了不少新品,目前正在集體探索可進行語音控制的智能電視。

1、手機——非一線廠商發布中端機

在今年的IFA展上,中國的手機廠商也扎堆帶來了新款手機產品,尤其是許久未有聲響的HTC和中興,以及近來在5G上動作頻繁的聯想、被中國家電品牌TCL收購的黑莓手機,都帶來了新產品。

8月30日,就在大家紛紛猜測華為新款晶元980的時候,榮耀總裁趙明搶先一步,在IFA展上公布了榮耀Magic2新機,但只是概念性的發布,產品發布還要等些時候,至少要等到華為Mate 20發布後。

在業務剛恢復1個多月後,中興在今年的IFA展發布了一款高端機天機-Axon 9 Pro。Axon 9 Pro搭載高通驍龍845晶元,採用6.21英寸的AMOLED全高清魔麗屏設計,支持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路頻段,同時還具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功能。曾經在手機行業叱吒風雲的HTC,這一次在IFA上展示了一款中端機U12 life。

TCL旗下手機品牌黑莓發布新機KEY2 LE

在不少展出的洋品牌背後也都有中國企業的參與,如黑莓手機在今年的IFA展上,發布了KEY系列的新品——KEY2 LE,而黑莓現已被TCL收購。被中國企業聯想收購的摩托羅拉在8月初發布了首款可搭載5c模塊的智能手機MOTO Z3,在IFA展上,摩托羅拉推出了兩款中端機One和One Power。

儘管,中國企業推出的不少手機新品,但總體上看並無驚喜。除華為榮耀外,其他幾家都不在國產一線品牌之列,產品方面則以中端機型為主,缺少突破性亮點技術。


2、電視——前沿技術實力不強

電視產品被稱為黑電產品,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電視也面臨著智能化的變革。8K、OLED、屏幕大小、薄厚都成為了電視廠商爭奪的焦點。在今年的IFA展上,中國的電視廠商在德國掀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TCL發布的XESS浮窗全場景電視

TCL展示了全面屏電視、XESS浮窗全場景電視四款新品。海信則推出預置18國語言的80吋、88吋100吋4K激光電視。創維方面,則繼紅色METZ高端品牌後,推出了主打年輕市場的中檔品牌METZ blue,並發布OLED電視新品65S9A。樂視TV則帶來了超級電視Zero65系列。

相比於三星、索尼、LG這些國際知名電子品牌展示了其在OLED顯示屏、8K解析度等電視前端科技上的進展,中國企業的產品則集中在中端,只有創維拿出了OLED新品,總體來說電視前沿技術實力不強。


中國企業在白電產品競爭火熱

白色家電產品歷來是消費類電子展最受公眾關注的產品系列,近年來中國的白色家電企業無論是在AWE還是在CES上都頻頻展示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 國內的家電巨頭如海爾、美的、格力、TCL等也扎堆在IFA上亮相。

夏普PacPro冰箱,左側上門設有真空密閉室

今年的IFA展上冰箱和洗衣機都是重頭戲,無論是國內展上還是國外展商都為冰箱增加了各種各樣的噱頭,如西門子的透明門酒櫃、博世旗下Vario系列產品展示了24款不同色的冰箱、夏普帶有真空密閉室的四門冰箱PacPro。

中國廠商方面,海爾推出了一款名叫InstaSwitch的智能冰箱,內置了多個單獨的倉室,用戶可通過APP設置選擇冷藏或冷凍,並且提供了Android和iOS兩版的客戶端。海信也設立了智能冰箱展區,除基本的單開門、雙開門冰箱外,海信還展示了一款帶著大屏幕的四開門冰箱。

格力的晶弘339冰箱採用全球獨創的瞬凍技術,可以實現水在-5℃下保持液態不結冰。TCL的一體變頻風冷冰箱水晶四門能夠實現食材存儲2分鐘速冷1℃。海爾推出C6 HD10G6XU1洗衣機產品,可以承受10公斤洗滌容量。TCL推出全觸控免污式洗烘一體滾筒洗衣機。

此外,空調、熱水器、洗碗機等能減輕家務勞動的家電產品也成為了中國廠商扎堆的項目,可以說在產品方面,中國家電企業並不遜於國際品牌。甚至在松下、東芝等品牌背後都流淌著中國勞動者的血汗。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電子行業是一個重視研發的行業,家電產品更是注重製造和工匠精神的行業,但目前中國的廠商仍處在以規模擴展,以量取勝的階段,他們頻繁參展個大展會最核心的目的是以出口來消耗企業產能。


三、中國企業在平台型技術上的缺失

從產品層面看,IFA 2018雖有被中國企業佔領之勢,但如果深入到平台技術和創新產品方面,在真正影響和引導產業變革方面,中國企業缺少向全球輸出影響力的能力,處於弱勢。如整個在英文環境下的智能家居平台都被谷歌和亞馬遜兩大企業承包,智能穿戴操作系統也都基於谷歌Wear OS系統。


1、智能家居平台——谷歌/亞馬遜雙雄爭霸

雖然中國的家電廠商在主打智能家居、家庭場景內的互聯互通等概念,但在海外市場英文語境下,無論是國內企業還是海外廠商,大多採用谷歌智能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 和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即便是華為新推出的AI Cube智能音箱、華碩ZenBook筆記本電腦和Yale』s Sync家庭警報系統、創維旗下的酷開智能電視等也都紛紛選擇接入這兩家的語音助手。

接入了亞馬遜Alexa語音助手的華為智能音箱AI Cube

在IFA展上,亞馬遜智能家居副總裁丹尼爾-勞施稱,Alexa現在已登陸到了2萬多款設備,而在今年初,Alexa僅登陸到了4000多款設備。如此算下來,在短短8個月內,Alexa登陸的設備數量增長了4倍。與此同時,使用Alexa的品牌數量也從1200個飆漲到了3500多個。

就在上周,谷歌宣布其旗下的智能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將支持雙語對話。搭載了Google Assistant的安卓手機、平板及智能音箱Google Home可以聽懂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日語、西班牙語中任意兩者的混合語言。在IFA2018上,Bose和LG等公司甚至在他們的產品中建立了輔助觸發Google Assistant的按鈕。HTC也已選擇在其手機上預裝Alexa和谷歌助手。

可以說在智能家居平台方面,谷歌和亞馬遜佔據著海外的大部分市場,國內廠商在此方面的影響力輸出近乎為零,中國的智能產品只能選擇這兩者之一或兩者兼容。在中國企業尚未入局英文語境的智能語音系統之時,谷歌卻已經開啟了在多語種上的布局。

2、穿戴設備平台——谷歌Wear OS獨步天下

在智能穿戴平台方面,這些設備大多大多基於谷歌智能手錶操作系統Wear OS,近日谷歌更新了這一系統,更新了健康追蹤應用Google Fit,並引入了「Heart Points」概念,更方便訪問Google Assistant,快速鏈接到Google Pay和Find My Phone中。

卡西歐戶外智能手錶Pro Trek

產品方面,則基本上都是海外企業,鮮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如詩格恩(Skagen)推出了具備極高顏值的Falster 2智能手錶。卡西歐(Casio)則推出了戶外智能手錶Pro Trek的最新版本,通過更新軟體提高了電池的壽命使其可待機三天,同時,黑白顯示器除時間外,增加了高度計、羅盤和氣壓計等幾個顯示項目。

戶外智能手錶品牌迪賽(Diesel),也首次推出了搭載谷歌Wear OS操作系統的智能手錶,具有檢測心率、GPS定位、NFC支付、快速充電和防水功能。佳明(Garmin)推出了Vivosmart 4手環,具有更靈敏的心率感測器、心率異常報警器、壓力跟蹤功能,並提供散步、跑步、力量訓練、游泳、瑜伽等多項活動模式,而且Vivosmart 4還使用了新的脈搏感測器。

對於手錶這種精密度的電子產品,歐美一直處於領先狀態,而中國企業則是重度缺席。


四、中國企業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層面缺失

在今年的IFA展上,除平台化的技術外,國產廠商在對技術積累要求較高的音頻產品、晶元,以及在創新產品如機器人方面也處於缺席狀態。

1、音頻產品——歐美技術積累豐厚

B&O新款家用無線揚聲器Beosound Edge

住在德國隔壁的丹麥老牌音頻產品品牌B&O,在IFA 2018上推出了新款家用無線揚聲器Beosound Edge以及一款入耳式耳機Beoplay E6。Beosound Edge採用分體式設計,直徑50cm的扁圓柱形箱體架設在底座之上,當靠近Beosound Edge時,它自帶的接近感測器便會觸發,並點亮音箱頂部的觸摸界面。用戶也可以採用壁掛的方式將Beosound Edge固定在牆面上,以此來節省空間。

在無線化大行其道的當下,傳統老牌企業森海塞爾也趁著IFA2018廣受矚目之時,推出了一款全新設計的分體式耳機MOMENTUM True Wireless,並配備了一個收納盒,可以給耳機提供額外的8小時電力補充。

索尼這次除了帶來了Xperia XZ3智能手機外 ,還發布了新款旗艦降噪耳機WH-1000XM3,搭載了更為強勁的QN1處理器,降噪能力是前代的4倍,可以降低來自飛機的低頻雜訊、來自街頭和人聲的高頻雜訊。此外,索尼本次新增了音樂播放器DMP-Z1、入耳式立體聲耳機IER-Z1R、 WF-SP900無線運動耳機、以及兩款邊角攝像機DSC-HX99與HX-95和機器狗aibo。

音頻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屬於發展較早的技術製造業,想要在這個行業推出新品,需要在技術方面長期積累。目前這一市場主要被歐美企業佔據,中國產品在此方面並不具備競爭力。


2、晶元——中國高端晶元研發缺失

作為電子產品的底層技術,在大眾的眼裡晶元的關注度並沒有電子產品的關注度高。隨著今年上半年由中興事件所引發的全民對晶元的熱議,也將中國企業在晶元研發上實力的欠缺暴露出來。作為消費類電子展,晶元也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關注的一個重點項目。

今年的IFA上,英特爾推出用於PC的處理器,功耗5W的Amber Lake-Y和功耗15W的Whiskey Lake-U。其中,U系列的CPU將用於主流筆記本電腦,Y系列處理器將首次用於超薄的攜帶型筆記本。它們都集成了千兆位WiFi,還有一個四核音頻DSP,可以使筆記本電腦更容易識別語音命令,並且可以在休眠狀態下接受命令。

在IFA 2018上,聯想發布的Yoga C630 WOS(Windows on Snapdragon)筆記本,是首款搭載全新高通驍龍850移動計算平台的始終在線、始終連接的PC機,同時它還兼容Windows 10操作系統。從這款產品上看,移動晶元巨頭高通正在積極探索將移動晶元用於PC領域,而這一舉動無疑於與英特爾在PC處理器領域展開正面戰爭。

儘管國內企業華為在IFA第一天就推出了手機晶元麒麟980,但這款晶元華為只是自己採用,不可能應用到其他品牌的手機上。


3、機器人——創新型產品推動LG轉型

LG外骨骼機器人CLOi SuitBot

韓國電子巨頭LG也是消費電子展的大玩家,從電視到個人護理產品一應具有,在OLED電視屏幕上,LG也一直走在前列。今年LG在IFA 2018上展示了一台88英寸、解析度達到8K的OLED電視,再次刷新了OLED電視的記錄。而最讓人意外的是,此次LG還展出了一款外骨骼機器人CLOi SuitBot,能夠為用戶提供了更靈活的下肢力量,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幫助,是一款輔助型外骨骼機器人。

在機器人技術領域,LG原本並不知名,但據稱LG在機器人上的研究已經有好幾年了。在年初的CES上LG就曾展出了三款機器人產品:服務機器人、搬運工機器人、購物機器人。而就在9月3日,LG電子CEO喬晟金公開表示,LG今年將改變方向,聘請大批工程師,加強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業務的發展。在機器人業務方面,LG會把重點放在家用機器人、公用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上。

創新、高品質一直是中國企業相對薄弱的環節,雖然在IFA展上中國企業看起來集體出征、聲勢浩大,但在核心技術、高精尖、高品質產品上則與三星、索尼、LG等國際品牌無法比擬,在品質上與德國的美諾等小眾品牌也有一定差距。


結語:核心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近年來在CES 、IFA等國際展會上,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這不得不說是一件令人激動的好事。但在中國廠商扎堆奔跑於各國際展會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在這光鮮亮麗的展示背後,還有著中國企業在高精尖技術、高質量產品上缺失的事實。

近日有媒體曾在柏林街頭對路人進行採訪,從採訪的結果來看,當地人對中國的品牌認知度較低,只知道在歐洲重點布局的國內手機品牌華為,對中國的家電認知度較低。在IFA展上我們也看到了無論是LG、索尼還是三星都在展示其在OLED顯示屏、8K解析度等電視前端科技上的進展。而中國企業雖在產品上有所創新,但技術更新仍落後於國際品牌。

不過,對於任何一個跨國企業來說,研發投入都關係著企業在競爭中的生死存亡,目前中國頭部的家電企業也都在紛紛重視研發投入。然而,技術積累並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夠追趕得上的,同時也需要整個電子產業的配套,僅憑一家之力是無法實現追趕和超越的。在平台型技術方面,比如在英文語境下的語音識別等,中國企業處於缺席狀態,這會降低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以及品牌的影響力。

從本屆IFA展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在晶元等核心技術領域、在需要技術積累的音頻行業,以及在創新能力方面,與國際知名企業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品牌想要被世界認知,僅靠在各大展會上扎堆式的拋頭露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掌握核心技術,謹記晶元之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可一鍵控制HomeKit多台家電!飛利浦智能控制器再添新玩法
谷歌大神讓AI自導自演 成片竟強勢入圍電影節!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