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洛陽二里頭遺址所在的伊洛河流域,與史書中記載的夏王朝核心區域異乎尋常地一致

洛陽二里頭遺址所在的伊洛河流域,與史書中記載的夏王朝核心區域異乎尋常地一致

《尚書》是現存最早的關於上古時代典章文獻的彙編,保存了不少商代及西周初期的重要史料,由於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浩劫,我們至今只能看到的只是殘本而不是全貌。在這本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史典籍中有《夏書》的篇章,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存在。此後的歷代史書都從不同角度記載了夏朝的歷史,立體的印證了在商朝之前,確實存在著一個朝代。

夏王朝真的存在嗎?

多本先秦史書立體印證夏朝核心區在伊洛河流域

《尚書》

在古文《尚書-夏書》中,有一篇《五子之歌》記錄了「太康失國」事件,太康為大禹的孫子、啟的兒子,其在位期間,貪圖安逸,盤游無度,在洛水南岸打獵一百天(十旬)也不去,後裔趁機作亂阻止太康回朝,太康隨行的五個弟弟沒人作一首歌,批評太康的過失,所以稱為五子之歌。這些記載表明,夏王朝的都城就在洛河流域(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於此記載相同)。


《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編年通史,同樣記載了夏朝的相關歷史。據記載,夏代的帝王太康,以及之後復國的仲康到夏末的桀,他們的都城都在斟鄩(zhen xun),而斟鄩的位置記載也很清楚「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顯而易見就在伊洛河流域,也就是今天了洛陽一帶。

伊洛河流域


《國語》

在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中,依然記載了周人對「昔伊洛竭而夏亡」的記憶。周武王在滅商之後,要營建新的都城,周武王仔細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區。武王認為,從洛水灣直到伊水灣,地勢平坦沒有險阻,是從前夏朝定都的地方(昔有夏之居),並且離天室山(嵩山)不遠,是建都的好地方,於是就在洛陽建立了新的都城「成周城」,並將九鼎置於此。

洛陽二里頭遺址與史書中記載的夏朝核心區域異乎尋常一致

上面那些比漢朝初年司馬遷的編纂的《史記》更早的史料,都從不同側面相互佐證了夏朝的核心區域就是在如今的伊洛河之間。在半個世紀前,考古人徐旭生先生曾經根據文獻的記載,按圖索驥在今天的洛陽偃師二里頭一帶,發現了一處古遺址,他的位置正好就在古洛河與伊河之間(現在的洛河是改道之後的)。

二里頭遺址出土文物

更為關鍵的是,經過了近50多年的發掘,二里頭遺址的C14測年結果約為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500年,其時間與夏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存在時間也有重合,其發掘出土的大型宮殿遺址、青銅禮器群都表明這是一處都邑性遺址。根據二里頭遺址範圍、測年結果以及都城規模來看,其所在地區為上古三代中原王朝統治中心地區,其代表的王朝,若不是史書記載的夏朝,那是其他王朝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二里頭遺址與周邊資源形勢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柱下史 的精彩文章:

商朝內部重要人物倒戈,導致實力弱小的周人瞬間將其滅國
3700年前的一次異族遷入,造就了三星堆奇特的青銅文化

TAG:柱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