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心流是真:中文互聯網上流傳的假名人名言 | 短史記

心流是真:中文互聯網上流傳的假名人名言 | 短史記

文 | 諶旭彬





在中文互聯網上,泛濫成災的假名人名言,是一種奇特的景觀。



試舉幾個例子。




出自南懷瑾的「

杜月笙

做人語錄」




活著的名人可以站出來澄清「我沒說過這句話」。已故的

歷史名人,往往只能聽任自己的形象被重塑。



比如,

杜月笙生前絕對料不到,自己會成為「做人大師」。




中文互聯網上流傳著各種「跟著杜月笙學做人」的語錄:





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不要怕被別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



對你吹拍的人,最可能背叛你。傷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最愛的人。


……





以「頭等人」一句為例。這句話最早見於南懷瑾。1995年出版的《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中,有這麼一段: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

,讀書不多,但他從人生經驗中,得來幾句話,蠻有意思,他說:『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這可以說是名言,也是他的學問。」①



杜月笙當然不是南懷瑾的「老朋友」。




筆者查不到能夠證實二人有過直接交往的任何材料

(南懷瑾與楊管北有過交往,楊與杜月笙有舊,南可能間接從楊處聽過一些杜的軼事)




在做人方面,杜月笙可能確有心得,但沒有材料能證明他說過那些話。




圖:杜月笙




出自斯托雷平的「普京豪言」




有些人只能聽任自己的「名言」,被更有名的人佔用。




比如,中文互聯網廣為流傳普京的一句豪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這句話的原始版權擁有者,其實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重臣斯托雷平。




斯托雷平曾試圖通過改革挽救沙皇俄國的覆滅。普京多次公開講話讚揚斯托雷平,曾提議發起誕辰紀念活動,並為其建造紀念碑。




「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之語的由來,學者聞一有很清晰的介紹:





「就在普京(2011年)建議立碑紀念斯托雷平時,

他向政府成員複述了斯托雷平的一段講話:『給國家20年的安定——國內的和國際的,現今的俄國會變得你們辨認不出來。』

這很像多年來媒體上盛傳的普京的一句話:『給我20年的時問,我將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的話是斯托雷平原話的準確變體。

斯托雷平是1909年10月1日對《伏爾加報》發表講話時這樣說的

,這兩段話的近似之處表明普京和斯托雷平在謀求安定的治國環境理念上是一致的,所以普京在複述了這段話後補充說:『這些話里包含著對俄羅斯本身和對其人民的深刻信任。』所不同的是,斯托雷平講的是『給國家20年的安定』,而普京的講話則強調『給我20年的時間"』,這裡的差異也是很大的。」②





圖:斯托雷平




但丁認不出自己的「名言」



有些人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名言「被整容」。




比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曾被當作格言掛在全國各地中小學教室的牆上,知名度極高,後面的署名是「但丁」




如果但丁復生,他肯定認不出自己這句話。



因為這句話是馬克思說的。




早有學者指出:





「馬克思《資本論》初版序言最後一段是這樣說的:『任何真正的科學批評的意見我都是歡迎的。而對於我從來就不讓步的所謂輿論的偏見,我仍然遵守偉大的佛羅倫薩詩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罷!』最後這句話原文為黑體字,是馬克思用義大利文寫的:Segui il tuo corso, e lascia dir le genti(走你的路,讓人們說去吧)。而馬克思稱之為佛羅倫薩詩人格言的這句話與但丁《神曲》中的原文顯然不同:

但丁的原文為「Vien dietro a me, e lascia dir le genti」(跟我來,讓人們說去吧)。

」③




但丁說「跟我來,讓人們去說吧」

(這個「我」指古羅馬詩人維吉爾)

,馬克思修改為「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罷!」,某些《資本論》的中譯本再修改成「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別人的話」。




這場「整容」,已然面目全非。





圖:但丁畫像





子虛烏有的胡適名言




有些人收穫了許多完全不屬於自己的名言。




中文互聯網上流傳著很多胡適的名言,其中有些是偽造的。

比如這段話: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反之,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據學者羽戈的考據,胡適沒說過這些話:





「這段談規則與道德的名言,不僅冠名於他,還納入胡適語錄,甚至安排了出處,號稱來源於《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一文。……檢索這篇作於1930年的文章,可知並無一言談及規則與道德的關係。……

非但《介紹我自己的思想》沒有這段話,翻遍《胡適文集》

(我用的是北大版)

,你也難覓蹤跡。說白了,這壓根不是胡適的言論。

」④




那段著名的「只有……沒有,既有……又有……」的「麵包自由論」,也被冠在胡適名下。




胡適的文章里雖常拿「麵包」和「自由」並列說事——如在《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一文中說:「歐洲十八世紀的個人主義造出了無數愛自由過於麵包,愛真理過於生命的特立獨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⑤——但翻看《胡適文集》,其實是找不到「麵包自由論」這段話的。




再細查,可知這段話,其實出自李達1955年所寫的針對胡適的批判文章,李達在文章中稱「(1948年)胡適對他的朋友說」云云。⑥





圖:胡適




名言雖偽,心流是真




偽名言的產生與流傳,自有它的現實邏輯。




比如應試需要。




嘉佑二年(1057年),蘇軾參加科考,在文章里捏造了一段假典故:





「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

(堯執政的時候,皋陶掌管刑罰。處決人犯時,皋陶三次說「殺了他」,堯三次說「寬恕他」)




主考官是歐陽修問蘇軾,皋陶和堯的對話出自何處,蘇軾答:「何須出處!」,歐陽修「賞其豪邁」。⑦




今天的高考作文,仍有此種風氣留存,常可見「西哲雲」之類。




其實,「應試需要」只是現實邏輯中很邊緣的一種。




比如,美軍上將布萊德雷關於朝鮮戰爭的這句話——「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其實還有一個前綴。




它的完整表述應該是:





假如按照麥克阿瑟的戰略計劃,把在朝鮮的戰爭延伸到轟炸中國滿洲和封鎖中國海岸,

那將會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⑧




前綴在流傳過程中的消失,當與傳播者的心理傾向有關。




惟有那些引起了讀者情感或理性共鳴(刺激)的偽名言,才能夠長久流傳下去。




比如,「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其實沒有說過這句話。




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1906年出版的一本名為《伏爾泰的朋友》的書,作者是伊夫林?霍爾(Evelyn Beatrice Hall)。




書中,伊夫林?霍爾講述了一段往事:1758年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出版了自己的《論精神》一書,認為自私與享樂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該書被輿論攻擊,被當局禁版焚毀。伏爾泰對焚書之舉感到驚訝和難以認同。然後,伊夫林?霍爾用自己的話總結了伏爾泰當時的立場:





「他現在的態度是:『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引號造成了誤解,很多人以為那就是伏爾泰的原話。⑨




伊夫林?霍爾在1930年代曾澄清此事:





「我不是說伏爾泰一字不差說過這些話,如果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這些話,我也會感到十分驚訝。」




但顯然沒有什麼效果。




這句話如此精確地道出了言論自由的內涵精髓,引發了讀者的理性共鳴,它必須屬於伏爾泰這樣偉大的思想家,而不能是伊夫林?霍爾

。當代許多嚴謹的學術著作,仍會刻意強調:這句話雖非伏爾泰親口所言,但完全契合他的思想。





圖:伏爾泰畫像




在當代中國,也曾出現過與伏爾泰的情況相似的假格言,即著名的「

小布希總統的

權利與籠子論」。




這段偽名言是這樣說的:





「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把他們關起來,才不會害人。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




這段話,出自林楚方2002年發表在天涯論壇的一則網貼。網貼標題為《布希總統在美國國慶日在中國網友會上的演說(代擬)》。




「代擬」二字,已明示文章作者並非小布希。




這段「代擬名言」在後續傳播中所產生的影響,超出了作者的預料。有學者就此做了專文研究。文章稱:





「『小布希名言』於2002年首次出現在國內互聯網中,於2005年第一次出現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它實實在在地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影響。

(一)深得國內互聯網的傳播與熱捧。

……截至2015年6月24日,以『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為詞條在百度搜索,可查找到驚人的3 320萬個相關網頁;以「小布希名言」為詞條也可查找到近47萬個相關網頁。……

(二)廣泛地影響到我國教育和學術界。

……在『小布希名言』問世之後,國內學校圍繞它而命題的試題堪稱鋪天蓋地。……截至2015年5月,據知網統計數據,共有221篇文獻引用了『小布希名言』,其中博士學位論文3篇,碩士學位論文17篇,報紙18篇,其他學術論文183篇。……在221篇文獻中,絕大多數作者誤認『小布希名言』為真而加以引述。

(三)深深地影響到我國的國家政治

(筆者註:此節主要論述高層及中央文件對『權力籠子理論』的頻繁表述和引用,具體內容過長,從略,感興趣者可查閱原文)。

」⑩




紛紛擾繞的偽名言里,往往可見一個時代的真實風貌。




畢竟,名言雖偽,心流是真。





圖:2017年,莫言否認網路上的「莫言名言」





注釋


①南懷瑾,《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P256。

有意思的是:90年代,南懷瑾談這句「名言」時,僅模糊聲稱其來自「老朋友」的人生經驗;2000年之後,南再做講座,就改口「我的老朋友杜月笙」了。


②聞一,《普京為什麼青睞斯托雷平?》,收錄於:《俄羅斯問題研究 2013》,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P31。


③姜岳斌,《「走自己的路,讓人們說去吧」——但丁還是馬克思?》,《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第6期。


④羽戈,《從一段偽造的胡適名言說起》,中國經營報,2017/10/17第48版。


⑤胡適,《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再談五四運動》,原載《獨立評論》1935年5月12日。


⑥李達,《胡適反動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現》,收錄於《胡適思想批判 論文選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P340。原載《長江文藝》1955年2月號。


⑦(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八。


⑧可參見:(美)斯蒂文?L.瑞爾登(StevenL.Rearden)/著,《誰掌控美國的戰爭?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史 1942-1991年》,世界知識出版社,2015,P116;《杜魯門回憶錄(下)》,東方出版社,2007,P560~561。

2014年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中)》也修正了以往流傳的錯誤說法,並在注釋中表明:《參考消息》1951年5月17日刊載的信息,是包含上述前綴詞的。見該書第288頁,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


⑨(美)小保羅?F.博勒、(美)約翰?喬治/著,朱廿一、馬忠元/譯,《名言,他們從沒說過》,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4,P324~325。該譯本將「愛爾維修」譯作「赫爾維特斯」,將其著作《論精神》譯作《在心頭》,似不妥。


⑩梁惟、葉勝紅,《權力與籠子:小布希假名言與真影響》,《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6年第4,P88-96。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人特別愛喝熱水? 





蔣介石罵人的口頭禪,並不是「娘希匹」 





朱元璋刪《孟子》,具體刪了哪些內容? 





語文教材里的「四大論證方法」邏輯混亂,是有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中日合邦:戊戌變法中的一段瘋狂往事
中國人究竟是如何吃飽飯的? | 問答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