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悟空平生最恨緊箍咒?真相或並非如此,東海龍王早就道破玄機!

孫悟空平生最恨緊箍咒?真相或並非如此,東海龍王早就道破玄機!

文:白馬晉一

【一】

試問孫悟空平生最恨何物?想必是頭上緊箍了。

每每降妖、伏魔、鋤奸之際,肉體凡胎的唐長老總會祭出緊箍咒,那上下兩唇張張合合,悟空便在地上滾爬,痛苦得不能自已。

慘狀在《西遊記》原著五十七回,描述地尤為刺眼。

當時悟空棒殺了幾位剪徑的歹人,唐僧卻認為不該殺生,又怕連累到自己,一言不合,便念起緊箍咒。「顛來倒去,又念有二十餘遍,把大聖咒倒在地,箍兒陷在肉里有一寸來深淺,方才住口」。

不聽話,哼哼,念死你。這恐怕便是唐僧的殺手鐧了。

至於那嵌於肉里有一寸來深的箍痕,想想都疼。

【二】

但逢悟空同唐僧鬧翻,便指著頭上緊箍道,師父,您放我歸野山林,望鬆了此物吧。

每於此,唐僧卻無奈笑笑,此物乃如來佛祖所贈,為師哪有什麼「松箍咒」,你便戴著吧,權當裝飾配物,也挺好看。面上笑紋里,隱約藏著幸災樂禍。

風涼話挺多了,孫悟空總想上去給這個肥頭大耳的和尚一記猛棍。但有意無意,瞥了一下唐僧白胖臉上那紅色抖動的唇,終究都忍了下來。

後來終於忍不住了,便直接找到了系鈴人,即靈山CEO如來了。

且看原著五十八回。當時悟空又被唐僧逐出師門,但因真假美猴王的事,鬧到了靈山。假猴王終究道行尚且,血濺當場。此際,卻見悟空上前一步,磕頭便拜,「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松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

悟空念念不忘取下緊箍。

如來倒吸一口氣,心思道,你這猴頭,可是取經團隊的金牌保鏢,缺你定是不可。便笑呵呵承諾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孫悟空摸了摸頭上緊箍,情緒複雜地點了點頭。

【三】

如是想來,孫悟空做夢都想除掉這該死的緊箍吧?其實不然!

原著曾隱晦交代的一件事,且看第十四回。

當時悟空初出五行山,因在對待賊人態度的問題上,和唐僧產生分歧,悟空一氣之下,便要飛回花果山,但先到東海龍宮串門,喝了口茶。

東海龍王摸清事件原委,將杯沿壓得很低,敬了悟空一口茶,卻乘勢說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

龍王見悟空沉思,接著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

龍王口中的正果和前程,自然便是回歸體制了。話也說得含蓄又直接,體制外,你即是妖,體制內,你便是仙。

悟空似乎被說動了,回到了唐僧身邊。

更有趣的是,去龍宮之時,悟空頭上尚且沒有緊箍,龍宮回來,頭上便多了一個緊箍(觀音和唐僧聯袂忽悠的成果)。

而這個緊箍的出現,其實正標誌著孫悟空已經下定決心犧牲自由,死心塌地要在體制內混出名堂了。

【四】

此時再看悟空在取經一路的行為,便可釋然了。

原著二十七回,白虎嶺上,因棒殺白骨精一事,師徒鬧得很僵。唐僧似乎下定決心,要將悟空逐出師門,「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於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於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

這有點像現在登報斷絕師徒關係的意思,態度相當決絕。

悟空有些傷感,進而請求師父取下緊箍。唐僧把臉一板,我也是打工的,哪有什麼「松箍咒」。悟空聞言,心裡原本緊繃的弦卻鬆開了。他心裡清楚地知道,只要頭上這個緊箍仍在,他就不可能被體制除名。

這不,後來唐僧寶象國蒙難,豬八戒去花果山請他,悟空做了個樣子,便屁顛屁顛回歸了。

同樣,五十八回里,悟空在公開場合進逼,央求如來取下緊箍,其實,這是悟空的一種試探,試探如來的態度。當然,如來沒有讓他失望。得知自己終將為體制所接納(「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孫悟空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幹活也更加賣力了,此後,原著便鮮有他和唐僧的直接衝突了。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講,孫悟空對於體制和功名的態度,其實恰恰正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先生的人生態度。這位長期浸淫在儒家文化又自恃甚高的老先生,一直尋思著有個大舞台,為朝廷效力,但苦無機會。他日思夜寐著朝廷能拋來一個緊箍,即便其間忍受著不公平。可惜的是,朝廷根本沒有給老先生這個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水滸到底有多黑?一百零八將各懷鬼胎,有個女人卻改變武松命運!
西遊最強九頭妖王?無懼孫悟空二郎神聯手,背後還藏一個渡劫秘密!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