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喀麥隆—這家醫院會飛

喀麥隆—這家醫院會飛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095個城市故事

空曠的庭院和紅色小單車;

無人的街道和生鏽的滑板;

簡易遊樂場和孤單的棒球棍……

這是一則45秒的公益廣告。

在最後的字幕出現之前,

沒有人猜得准它的主題。

畫面里沒有人物,

也沒有台詞。

直到最後兩句字幕出現:

「If you can』t see,

it』s hard to play.」

(如果你看不見,就享受不到遊戲的樂趣。)

這就是非洲失明兒童的日常。

安靜、孤獨又有點悲傷的畫面,

在此刻,突然被賦予了意義。

這則呼籲關注非洲失明人群的廣告,

來自一家全球性慈善組織:

國際奧比斯。

它成立於1982年,

這是個會飛的慈善組織,

因為他們有全球第一家飛機醫院。

飛機上有必須的手術儀器、藥品,

還能夠自行發電,生產手術用的氧氣。

這就是一個移動的眼科醫院,

它會飛去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醫療資源匱乏的發展中國家之間,

往往就是它航線記錄重疊的地方。

有一個國家經常出現在救助名單上

——喀麥隆。

這裡有18萬人失明,

33萬人視力受損。

2400萬人口,

卻只能共享僅有的73名眼科醫生。

在這個國家,

醫生少不是最大的問題,

患者自己拖延時間,

不把眼疾當回事,才是最大的問題。

患有眼疾的當地人

塞爾日,是一位獸醫。

有一天,他騎摩托車遭遇了事故,

左眼眶骨骨折,

但他覺得只是骨頭的問題。

慢慢地,眼裡的圖像都成了重影。

可一想到醫院山高水遠,

一想到還得花錢,

他又選擇了忽略,

認為疊影會隨著時間消失。

僅過了8個月,

塞爾日的左眼便徹底凹陷了。

只能放棄賴以謀生的工作。

因為作為一名四處奔走的獸醫,

他再也開不了摩托車了。

在喀麥隆,有太多相似的情況,

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

有人因貧困無法負擔來回交通,

有人缺乏眼健康相關的知識,

有人甚至對手術有誤解……

慶幸的是,飛行醫院在這裡降落了。

機艙里一個半小時的手術,

讓這位獸醫,

又可以重新給小動物們治病。

數不清的當地人,

在醫院的幫助下重見光明。

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醫護人員,

很少能獲得海外培訓的機會,

各種費用令他們望而卻步。

即便可以出國留學,

嚴格的海外執照制度,

又是一道坎。

沒機會做完足夠多的手術,

也就沒資格成為醫生。

而奧比斯開設飛行醫院的初衷,

就是想改變這種狀況,

希望將全球最新的眼科醫療技術,

傳授給發展中國家。

這類具有教學性質的眼疾手術,

會在飛機上進行,用直播記錄。

當地來受訓的醫師,

被邀請到前艙里,

通過寬屏電視屏幕,

不但可以看到主刀醫生的操作,

還能在同聲傳譯的幫助下隨時提問。

為了模仿顯微鏡的視覺效果,

觀摩手術時要佩戴3D眼鏡,

就連儀器上的一點點反光,

也能一覽無遺。

只為盡最大努力,

在它停留的有限的時間內,

讓當地醫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奧比斯不僅公開手術過程,

還會派志願者醫生到當地醫院。

參照當地的需求和設備狀況,

量身設計一到兩周的教學課程,

提高當地醫生治療眼疾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插著翅膀的醫院,

構造當然不一般。

飛機採用了模塊化系統,

每個房間和房間旁的走道,

都構成了一個獨立的組件。

這是為了方便拆除組裝,

也方便飛機醫院不斷升級改造。

醫院至今已更換過三架飛機,

但從來沒有一架是嶄新的,

都是由其他機構或私人捐贈。

他們先要做的,

便是改造原有的飛機結構,

這並不簡單。

有的耗時甚至要六年之久,

所需的替換零件也越來越難取得,

而且所費不菲。

連照明,

都要依靠自主發電的老舊機身,

這個整天穿梭於藍天的事業,

只源於一個美好願景:

世界上8成的盲疾個案,

是可以防治和治療的。

那麼,就開始防盲救盲吧!

來自休斯敦的眼科醫生,

大衛·佩頓找來一班人。

這些慈善家、飛行員和醫生,

開始了獨一無二的「救援活動」。

團隊里這二十幾個人員,

一年有超過300天,

要跟著這家插著翅膀的醫院,

在國外執行任務。

他們穿梭於這顆星球上的各個角落,

如天使般帶來光芒,

降落到每一個需要它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銀川 | 在《大話西遊》的取景地,每天吃掉一頭羊。
這推文寫得我都想摔碗了!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