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留守兒童」高達180萬,國防部想了哪些辦法照顧呢?

美軍「留守兒童」高達180萬,國防部想了哪些辦法照顧呢?

美軍官方宣稱,自己的軍人未成年子女高達188萬,很多常年見不到父親,成為「留守兒童」,或者跟隨父親全球部署,18歲前搬家超過36次之多!壓力很大,美軍如何解決呢?


260名小「綠色貝雷帽」

8月26日,華盛頓州Lewis-Mcchord聯合基地,第一特戰大隊1st SFG的院子里充斥著260名兒童的歡呼和尖叫,這是該單位第10屆兒童「綠色貝雷帽」Q課程期間。兒童Q課程由SFG領導人於2008年創建,旨在讓特種部隊的官兵們和孩子們共享一天快樂時光,並向孩子們展示他們的工作。

二大隊指揮官Benjamin Jahn中校說,這可能是他干過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他也是今年Q課程的負責人。

活動從早上8點開始,首先指揮官進行快速組隊儀式和演講,鼓勵孩子們享受這一天。然後孩子們被分為幾個團隊,輪流在特戰大院里體驗8個不同的項目包括:

障礙訓練場,攀岩訓練,高空滑索,模擬步槍射擊,武器和車輛靜態展示,陸地定向越野,帶有「孩子」的負重短途行軍,空降跳傘程序訓練,體能測試。整個過程持續6小時。閉幕式上,所有兒童都被授予「榮譽綠色貝雷帽」證書。

孩子們都很喜歡,尤其是特種兵的子女,有些是第N次參加。孩子非常興奮。不僅是因為項目,而且是體驗了父親日常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在父親的陪伴下一起完成所有的項目,這是平時軍人子女很難得的體驗。

閉幕式上,面對260名疲憊不堪的兒童,指揮官的總結講話非常簡短:

「我只想說三件事情:第一、儘力參加所有項目;第二、成為團隊合作者,我看到你們很多人都這麼做;還有第三……好吧,我只會問,你們玩的開心嗎?」場下是孩子們雷鳴般的回答「開心!」


美軍照顧計劃還有很多

其實針對軍人長期離家,缺少對家人和子女的陪伴的問題,美軍想了不少類似的辦法。

如陸軍的兒童ECO計劃,用一天的時間,幫助兒童離開家庭、離開各種電子設備,去大自然里活動,如園藝、觀察天氣和野生動物,以及一些戶外團隊和家庭遊戲等。軍人家庭免費參加。

對於特別小的孩子,軍方有「家庭兒童保育計劃」FCC,由經過授權的軍屬或者作為獨立承包商的合格平民在家中提供托兒服務,包括全托、部分日子和按小時的護理等多種方案供軍屬選擇。

設置在家庭里的托兒場所有足夠的空間,軍方還提供免費的培訓、玩具、設備、安全物品和貨幣補貼。這樣對於開設FCC的那些軍屬來說,也可以解決自己的托兒問題和在家工作問題。

尤其是美軍和社會有多種軍人子女關愛項目。

如「我們的軍人子女」項目,主要是金融支持,向全美軍人子女家庭提供貸款,涉及61000筆共2500萬美元,讓71%的兒童成績提高,94%的兒童壓力和焦慮減少,98%的家庭幸福感提升,95%的軍人士氣有提高。這個錢主要用於支付軍人子女的各種興趣班的錢,如體育、美術等,讓子女開心就能讓父母安心。但不支付學費和宗教旅行。

從1986年開始,由時任國防部長Caspar Weinberger提出,每年的4月是美國的「軍人子女月」,由國防部牽頭,其他組織參與贊助,以紫色為標誌,會倡議政府、軍隊、企業、學校穿一天紫色衣服來表示支持;學校老師當天應該講講紫色的意義,宣傳軍人;倡議社會組織舉行各種活動。

軍屬組織內部舉行各種競賽、遊街、集會、研討會等。陸軍舉辦軍人子女書畫大賽,獎品豐厚。一些兒童教育聯盟會舉行交流研討等活動,討論軍人部署給家庭帶來的分離影響,以及如何消除並未軍人子女提供更加包容、優質的教育機會。


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2014年美國國防部報告:

美軍有180多萬軍人未成年子女,其中現役軍人未成年子女112萬6326人;後備役69萬9835人。

現役的112萬6326名未成年子女中,5歲以下幼兒47萬1834人,6-11歲兒童35萬4327人,12-1歲少年24萬9885人,19-22歲青年5萬280人。基本上小孩子佔大多數。

美軍在全球有700個軍人子女發展計劃項目,155000個專門托兒場所,還有3000個家庭托兒場所,每天接納20萬人次兒童。

全球300個青少年教育娛樂項目為645000名軍人青少年子女提供服務。

自9/11反恐戰爭以來,超過200萬軍人子女經歷過父母長期海外部署。

目前全球有120萬現役軍人;

近80%的軍人子女在美國各地公立學校就讀;

軍人家庭的搬家頻率是普通家庭的3倍;

近200萬軍人兒童是,包括90萬陸軍家屬,40萬空軍家屬,30萬海軍家屬和118000名陸戰隊家屬。

由於美軍的全球輪換部署的特點,給軍人子女造成兩種極端:

一種是一直跟著父母全球各地搬家,永無止境的更換住宅、學校和玩伴。有些常駐歐洲和日本的軍人子女,甚至都沒有上過美國的K-12學校,只能在海外軍事基地的學校長大,幾乎就沒有固定的兒時朋友。

另一種極端是子女和家庭從未離開過美國,但代價是常年見不到自己海外服役的父母。

無論哪種,美軍都認為家庭和子女承擔了極大的壓力和負擔,需要來解決。據統計,軍人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平均搬家10次,有些多達36次!好處是接觸了不同的文化和語言環境,還有軍事習俗,還有一個好處是這些軍人子女的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都很好。有一個俚語「Military Brat」軍事小子,就是稱呼這種軍人子女。問題依然很艱巨。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的精彩文章:

美軍參與泰國洞穴救援只能打雜,但抓住一切平時救援搞練兵!
美海軍這個海上霸主已經50歲,而我國還在努力追趕

TAG: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