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香港古惑仔聚會為什麼喜歡「打邊爐」

香港古惑仔聚會為什麼喜歡「打邊爐」

踏入黑道深似海,浪里翻騰求生存。在大陸黑幫影視劇給你的印象中,大排檔才是古惑仔拉近友誼的第一場所。混混們在一起吃吃喝喝,維繫著情比金堅的兄弟情義,一切言語都勝不過三杯啤酒。

大腰子和花毛一體最能顯出豪爽,在我們的飲食觀念中,火鍋並不能成為彼此之間的溝通橋樑,只有成批烤串才能彰顯社會氣質。

反觀上了檔次的大哥,他們通常出入五星級酒店,吃什麼不重要,只要檔次足夠,生意就能愉快達成。在這種級別大哥的眼裡飯局只是個媒介,談成生意才是目的。

當然,這不意味著大陸幫派影視中沒有火鍋,比如《征服》......劉華強在力挫封飆時,將杯中的白酒倒入了火鍋中,把你干服還不行,剩下的菜也別涮了。

在散彈槍的威脅下,飆哥只能認慫,好不容易吃上的火鍋,就這樣被強哥征服了。

(香港稱火鍋為「打邊爐」)

香港黑幫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食物不是TVB的面,也不是煲仔飯,而是路邊攤的火鍋。大哥在收小弟時吃火鍋,幫派談事情也吃,金盆洗手時也吃——透著一股比重慶人還愛火鍋的渴望。

想像一下,在狹窄的巷子中,大哥領著幾個小弟吃著火鍋,騰雲駕霧的鍋中煮的是江湖辛勞。愜意喝著啤酒,講著隔壁老闆娘的葷段子是他們一天最放鬆的時間。

談話間講述著自己的辛酸歷程:「當古惑仔真特么不容易」。

在特定的場合下,火鍋折射齣電影中黑幫的真實生活。總不能安排混混們在西餐廳里抽煙喝酒暢談社團之事吧?

《扎職》中的阿霆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年,母親經營的水果攤一直被混混騷擾,大哥實在看不下去,於是出面解圍。

大哥打理完幫派的事務,帶小弟吃火鍋聊人生,這是他們學習生存的最好課堂。在晚上的一次火鍋局中,阿霆與大哥推心置腹,決定踏入黑社會。

火鍋見證著阿霆走進黑社會的第一步,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剋制少了許多。作為道上的前輩,與小弟在一個鍋中吃飯,可見大哥對新人的包容。

《無間道2》尖沙咀老大圍著火鍋洽談著業務,都是BOSS級的人物為什麼還要吃火鍋呢?江湖險惡,在一起吃飯難免遭暗算,吃火鍋不容易被下毒,都是在一個鍋里撈菜,起碼不必擔心這頓飯的安全。

甄子丹在《特殊身份》中單刀赴會,為了解除當時的困境, 在對手的威脅之下,他豪飲了兌有白酒的辣湯火鍋。此種玄妙而霸氣的感覺不是自罰三碗熱乾麵能有的。

不管是談事還是吃飯,黑幫中總少不了爭執的場面,隨手抄起桌上的瓶子幹人,就像抽根煙一樣簡單。空曠的環境打起人來也是非常方便,電影《朱麗葉與梁山伯》林雪的突然襲擊,讓老吳措手不及,或許這就是黑幫的真實寫照,吃火鍋的時候脾氣都挺暴躁。

莫姐再美也難以掩蓋九紋龍哥的憂愁。與昔日男友見面,在打邊爐的場景中回憶著美好的曾經。

今非昔比,男友隱退黑道,守著火鍋與好友感受平淡人生,她的出現打破了平靜,迫使九紋龍重出江湖。黑幫的生活變幻莫測,上個禮拜可能與老大吃著火鍋,這個禮拜就與前女友糾結著往日之事,複雜的心情就像鍋里煮的菜,左右漂浮。

首先從電影製片角度來講,火鍋的價位要比安排一桌宴席便宜的多,而且不容易壞。如果鏡頭NG,可以在冰箱中任意取菜,節省劇組費用。

準備的食材比較簡單,不用花費大量資金布置吃飯鏡頭,桌子上架一口鍋,幾盤菜,立馬呈現出了聚餐的場景。完美兼容了香港電影時間緊,預算少的特點。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武俠電影中,武林中的痞子喜歡在酒館吃飯,在飯桌上營造出「我就是大俠」的感覺。同樣是為了顯示混混的江湖氣,香港導演塑造黑社會人物時,將場景設定在吃火鍋的環境中,也是為了表現混混的「綠林」氣質。

於此同時,火鍋促進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口鍋包容著每雙伸進其中的筷子,古惑仔們常以幫派比作第二個家,家人在一起吃飯,鍋中煮的是每個幫派成員的心酸與江湖。

吃頓火鍋還能整出哲理?江湖規矩繁多的幫派中,各種行為都能悟出哲理。大哥節省自己的花銷,街邊的火鍋攤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不管大哥還是小弟,他們吃飯總喜歡一起聚在一起,在一個大鍋中吃飯顯得親切,而且也避免了點菜的困惑。消費廉價,菜品繁多,深得混混們的喜愛。他們大多數都是窮人出身,能吃上一頓火鍋,算是對自己的慰勞。

夜裡收工的混混們,絕對不會問彼此「餓不餓,要不要吃碗面?」而是直奔路邊的火鍋攤位,前者填滿的是嚮往著美好生活的胃,後者滿足的是古惑仔酸甜苦辣的舌尖,在鍋中品味人生百態。

再設想一下,在香港黑幫電影中,混混們圍著桌子吃雲吞面蓋澆飯,或者去肯德基搶雞腿吃......甚至袒胸露乳人手一杯菊花茶。

那就不是古惑仔了,是古惑大爺......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男人裝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女球迷列傳
熊貓野化師:我給國寶當後媽

TAG:男人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