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秋日中一口茶食,閑逸里一縷情懷

秋日中一口茶食,閑逸里一縷情懷

物道君講過很多次茶,既然說到了茶,不講茶食,總覺得辜負了它。

茶與茶食,不同於可樂配薯片,也不同於啤酒配炸雞,它們更像一對兩相清歡的知己。

茶,喝久了就顯得寡淡,還有飢餓感,那就不得不吃上一兩味茶食,而茶味又相當清香甘醇,為了要配得上這一口好茶和一顆喝茶的閑心,茶食就得十分小巧精細。

圖片|原色茶陶-攝

尤其是糕點類茶食,有的做得像花朵一樣,荷花酥、佛手酥、麻花捲、牡丹花糕......讓人不忍入口,在口味上,那些餡、糖和果實又十分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似乎,只有這樣一味茶食才不枉一杯茶的精緻。

圖片|來源於網路

茶食

|閑飲閑食,人生快樂事|

茶食,是閑食。

周作人說,茶食是南方人的一種閑食,是「不求飽的點心」。

吃閑食早在宋以前就已經非常普遍,當時的人們習慣一日兩餐,而兩餐相隔的時間又比較長,為了可以充饑但又不至於吃得太飽,就有了吃閑食的習慣。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時候的閑食,還不是專門用來佐茶的小點,也多被稱為「點心」。後來飲茶之風盛行,尤其是唐代以後,人們喜歡在喝茶時,佐以點心相配,於是就有了吃茶食的說法,而茶食的品類也越來越繁多,糕點、鮮果、干瓜果、肉脯、酥餅、糖纏......十足地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

圖片|來源於網路

即使後來改兩餐製為三餐制,沒有了吃閑食的必要,但一邊喝茶,一邊細品茶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和文化,而看似平平常常的閑飲閑食,其實也是人們閑暇之餘的一件快樂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茶食

|越是細微,越要精微|

茶食,雖為閑食,又形小量少,但人們在茶食上卻是花足了心思。

其中,浙江嘉興、湖州一帶人們喜歡吃的茶食,嘉湖細點,不僅美味,造型也十分别致,尤其是一道叫「人物雲片糕」的糕點。

圖片|來源於網路

詩人吳藕汀在《十年鴻跡》中寫到,這味糕點「大至橫三寸,縱二寸許,雪白的糕片上,有五彩人物,好像舊書上的木刻套印,非常古樸」,而且糕上的人物「鬚眉畢露,製作很是精美」。

難怪嘉湖小點是冠一個「細」字,這樣的茶食也就有了小而美,閑而精緻的氣質。還有的地方,人們還講究「順時而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蘇州茶食中有按時令變化做的「四季茶食」,春餅、夏糕、秋酥、冬糖,其中有一味叫「酒釀餅」,是春季的時令點心。

按照傳統做法,這道餅需用酒發酵,而酒發酵又受溫度的影響,於是只能在春暖時節釀酒做餅,所以酒釀餅也只有在春季賣。

圖片|知丘茶食山房-攝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雖然現在有條件控制酒發酵的溫度,能在不同時節吃到春餅,但正如只有在夏天吃綠豆糕,喝酸梅湯才清涼爽快一樣,一杯春茶,半塊春餅,順時而食,舌尖才更親近春色。

人們對茶食循時節而食和越是細微之處越要盡精微的用心,是對品茗之趣的追求,也是對生活燕閑之樂的期待。

圖片|原色茶陶-攝

圖片|知丘茶食山房-攝

茶食

|熟悉的味道,細碎的情懷|

茶食做得精緻,還要吃得有「門道」,而吃得最有門道的就數汪曾祺。

記得,曾在他的文章中看到他回憶起家鄉茶館的一道「乾絲」。這道乾絲是豆腐乾切成的絲條,再在碗里堆成塔狀,是汪曾祺每天喝早茶必配的茶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說,乾絲是每日早茶的第一道茶食,而且必須是快要吃的時候,再把醬油、醋和麻油澆入。這樣一口熱茶,一口乾絲,味道才「一絕」。普通一道乾絲,被汪老這麼一說,就算吃不到也頗讓人心動。

圖片|原色茶陶-攝

說到茶客與茶食,作家黃裳在四川泡茶館時,喜歡一杯「菊花」配糖漬核桃仁嚼嚼,而廣州老茶客喝早茶時必定要配一屜水晶蝦餃,一杯清茶一口鮮脆才嘆得過癮,但在潮汕老茶客心中茶和橄欖、話梅乾果類才是標配。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原色茶陶-攝

這些茶食,雖不是什麼珍饈玉饌,也不是鐘鳴鼎食之類,但因為嗜茶人吃出了門道,茶食就多了些興味,它們也就變成了與茶最登對的茶食。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可心的茶食,並不因為它們有多別緻,味道如何美味,而是因為這道茶食上的某種記憶和細碎的情懷,令人流連忘返、心情蹁躚。

茶食,吃得有門道,才吃得有情懷。

圖片|原色茶陶-攝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道 的精彩文章:

發獃,是這個焦慮時代的美德
吳冠中:越自由,越孤獨

TAG: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