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一箭三雕!是什麼硬拉計劃,深蹲和卧推也變強了?

一箭三雕!是什麼硬拉計劃,深蹲和卧推也變強了?

有些人訓練完,啞鈴丟一地,你看到會怎樣做?

每一個硬拉都是力量提升的表現,同時,肌肉也在生長。我們知道,卧推和深蹲未必能提高你完成硬拉的成績,但硬拉只要在不斷衝刺更大重量的時候,卧推和深蹲的表現反而更高了,這就是硬拉的魅力!

當我們在健身房展示肌肉力量的時候,內心只想變得更強更大,通過無數個硬拉訓練,你可以感受到的只有力量不斷在膨脹,就像舞台上的每一個運動員選手!

結合力量技巧和動作行程漸進式訓練

力量技巧是指用足夠重的重量做僅次於最大組,重量要足夠重,但不要讓它使中樞神經系統負擔過重或傷害到身體。典型的例子是最大負重控制在70-80%的範圍,而不是做很多組,並且專註於完善技術、姿勢和支撐能力。

動作形成漸進式訓練是包含一個技巧,把訓練按周期計算,訓練周期的最後用架上硬拉來完成。每隔2-3周,你可以增加運動範圍(用更低的深蹲架支腳)來啟動架上硬拉。這裡的目標不是要最大限度地做半程動作,而是讓身體習慣於更大的負重。

在訓練中,硬拉是最費力的訓練動作。它對神經系統的需求很大,如果你過於頻繁地訓練硬拉,或者太重(最大重量超過90%),或者強迫訓練(直到身體越來越難負擔負重),這樣會對恢復產生負面影響,影響下一次訓練。

只有那些身體結構上適合做硬拉的人,才能有規律地毫無顧忌地硬拉。這就是為什麼硬拉需要把力量技巧的方法切入,並改善影響到的神經系統因素。

但是硬拉是一種對心理要求很高的力量舉動作,你需要練習掌握很大的重量。力量技巧的訓練會讓你變得更強,但是你需要讓身體處理更大的重量,以便能夠更容易地將增加的力量轉移到訓練表現上。

這就是動作行程漸進式訓練的方法的由來。它可以讓你的身體(肌腱、肌肉、骨骼系統),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意念一致和技術準備好,在沒有相同的精神消耗的情況下做到更的大重量。

如何練習?

首先你要使用力量技巧的方法來訓練硬拉。然後使用運動行徑循序漸進的方法,以用周期結束時完成想達到的負重。適當地選擇目標重量,如果傳統硬拉的重量成績是150kg,不要期望在9周內達到225kg,180kg也不容易。建議小白逐漸增加的負重為7.5 - 10%,有一定訓練經驗的人增加5 - 7.5%,健身愛好者建議增加2.5 - 5%。

在一組裡,你儘可能保持每一次動作技巧都能用上,不要做到力竭。我們的目標不是讓自己每一組要筋疲力盡,而是讓身體習慣處理這些重量。

階段1:兩周

A. 傳統硬拉:5 x 5(用最大負重的70%重量)

B. 膝蓋以上做架上硬拉:5 x 1(傳統硬拉負重的102.5%到110%的負重,兩周後可以完成110%負重的架上硬拉,動作要全程)

階段2:兩周

A. 硬拉:6 x 4 (用最大負重的75%)

B. 膝蓋以上做架上硬拉:5 x 1(傳統硬拉負重的102.5%到110%的負重,兩周後可以完成110%負重的架上硬拉,動作要全程)

階段3:兩周

A. 硬拉:7 x 3 (用最大負重的80%)

B. 膝蓋以上做架上硬拉:5 x 1(傳統硬拉負重的102.5%到110%的負重,兩周後可以完成110%負重的架上硬拉,動作要全程)

階段4:兩周

A. 硬拉:5 x 1 (用最大負重的85%)

B. 膝蓋以上做架上硬拉:5 x 1(傳統硬拉負重的102.5%到110%的負重,兩周後可以完成110%負重的架上硬拉,動作要全程)

一周做一次硬拉訓練。硬拉是一種不需要經常進行的訓練。如果你想鍛煉到關鍵肌肉,一周應該做兩次硬拉訓練。

減少硬拉,多做箱式深蹲

寬距箱式深蹲鍛煉髖部、腘繩肌、臀大肌和內收肌等的肌肉。由於我們保持寬站姿勢時的脛骨垂直角度,我們能夠有效地瞄準後鏈肌肉,而後鏈肌肉會對我們的硬拉的負重和次數都有影響。加強寬距箱式深蹲非常有效。

還有其它作用嗎? 箱式深蹲分開了深蹲離心和向心部分。因此,你不得不減少訓練的重量,這還提高了你在組與組之間的恢復能力。提高了力量發展的速度,因為你不能使用牽張反射。坐到最低點,可以釋放儲存起來的力量,這些力量將被用於蹲起的向心階段。

硬拉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費力的訓練,所以訓練者經常會錯誤地做更多硬拉。但是,如果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改善「硬拉」的主要肌肉上,他們的努力的效果會更好。這也是箱式深蹲發揮作用的地方。

箱式深蹲進行動態訓練,用1RM的60-70%的負重做8組動作,每組3次,可以提高你的硬拉表現。

硬拉不要只做傳統硬拉

大多數小夥伴一提到「硬拉」,他們就會第一反應做傳統硬拉,雙腳大致與肩同寬,雙手握住,大腿驅動和髖鉸鏈。事實上,完全沒有理由認為傳統硬拉應該是規定死的訓練動作,腳相對於肩膀和手的位置是決定硬拉類型的最大因素,因為它會影響身體的位置、槓桿和下放的位置。

腳站的位置是由一系列因素決定的,比如四肢的長度,身體結構,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的優勢。你很可能只做過傳統硬拉,所以你甚至不知道其他方式是否更適合你。有寬站距的相撲硬拉、不太寬的半相撲硬拉和任何介於兩者之間的的站姿。你需要花一些時間在不同的方式之間進行嘗試,看看動作是否真的適合你,還是僅僅做熟練了而已。

給每個姿勢一個嘗試的機會,不可能板上釘釘。選擇一個新的站姿,訓練一次,並感受一下它的感覺,開始時用輕一點的重量,然後開始加重,但可以控制。下一周,用同樣的方法,從輕到重。再下個星期,如此類推,直到開始真正掌握它。

如果一個動作感覺很好,可以多做一兩周,然後再開始嘗試新的姿勢和重複這個過程。總而言之,掌握每個動作都需要3-6周的時間。一開始會覺得奇怪,尷尬,甚至不舒服,但不應該這樣就開始放棄。

此外,不要過度著急想找出相差值,好像你的相撲硬拉「應該」比傳統的強一定的百分比。所有動作是因人而異的,這就是我們做這些測試的原因。把它們當作單獨的訓練,慢慢地訓練。這是一種短期的投資,能帶來更高的潛在回報,帶來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肌肉,更少的傷害。

今天要做硬拉,你準備好了嗎?技巧不是單一,從增加負重,增加行程,改變訓練動作也好,無一不是希望讓你的訓練有效,達到力量和肌肉的雙重提升,放下對硬拉的恐懼,享受每一次的硬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muscle 的精彩文章:

練出寬肩都是技術活,變大的路上必學的絕招!
曾經被嘲笑的麻桿腿到超級打樁機,究竟經歷了哪些訓練?

TAG:amus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