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服的力量,穿得好天下歸心,穿得不妥甚或丟掉江山

漢服的力量,穿得好天下歸心,穿得不妥甚或丟掉江山

光榮與艱辛——努力中興漢光武(24)

主筆:江湖閑樂生

王莽的新朝覆滅之後,漢更始帝劉玄決定起用被冷藏已久的武信侯劉秀,讓他以司隸校尉的身份,去洛陽修整宮府並安撫百姓,為更始朝廷從宛城遷都過去做前期準備工作。

劉秀的哥哥劉縯因為功高蓋主剛被劉玄與綠林諸將所殺,故劉秀此時正韜晦待罪在家,忽受重任不免踟躕,好在他此去洛陽並不帶兵,應不至於遭忌,於是欣然前往。要說我們劉秀還真不愧是劉漢皇族的優秀子弟和留學過長安的太學高材生,論對漢家典章禮制的熟悉程度,論對漢朝宮室的布置與排場,更始朝廷里誰還能比得過他?所以劉秀上任後,立即按照漢朝舊制配置僚屬、發布文告移書屬縣、開展監察工作,並加緊修繕宮殿、分配官邸、布置遷都典禮等,當真是「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濟濟翔翔。祭祀之美,齊齊皇皇。車馬之美,匪匪翼翼。鸞和之美,肅肅雍雍。」(《荀子·大略》)那些被王莽改制都改暈了了的洛陽官民們,至此再見漢家儀制,心中除了親切還有感動,總之劉秀讓他們看到了漢家復興的希望,這真是太好了。

改革改不好,人們就會思念舊制度與舊時光,有時候,懷舊與復古並不是倒退,反而是恢復秩序的一種表現,因為那曾是一段光輝的歲月與閃亮的日子。

除了洛陽官民,從三輔一帶趕來洛陽恭迎漢更始帝的士大夫與遺老們也被劉秀感動了。當他們一路東來,所見更始諸將都是穿戴雜亂、奇裝異服,別說武冠或進賢冠等官帽了,有的就連冠都不戴,頭上扎個庶民用的幘巾就完事兒;還有的甚至穿著婦人的繡花邊半臂袍服就出來丟人現眼,這可真讓大家又好笑又好氣又失望。然而當劉秀與他的司隸校尉府屬員們一出場,頓時有如星光大道上的時尚明星一般,衣冠堂正,皆如漢家舊制,且儀錶威嚴,氣場強大,背景音樂也從豬八戒背媳婦自動切換成了滾滾長江東逝水。吏士與遺老們見狀,皆相指視之,嘖嘖稱讚,有的老臣甚至感動的哭出聲來,為什麼他們眼中飽含淚水,因為他們對大漢王朝愛得深沉,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他們感慨萬千:「自莽篡漢十數年矣,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服飾禮儀是社會的根本,是尊卑貴賤、政治態度的標識,更是理念認同、文化認同、乃至民族認同的大問題。另外,古代人有種說法,叫做「服妖」,意思是奇裝異服乃甚為不祥之舉,會導致江山動蕩,這當然屬於封建迷信,但在當時社會卻是深入人心的。所以飯可以亂吃,衣服不能亂穿,穿錯了人家不認你,甚至想打你;而穿好了則是王者榮耀,形象高大無比。

至此,劉秀在昆陽表現出的傑出軍事能力,及其在洛陽表現出的卓越政治能力,讓無數百姓歸心於他,覺得以他的程度,地位絕對不應僅此而已。

而對於更始君臣來說,劉秀無疑是一個出色而又危險的人才,不用可惜,用了又怕出事,這真是一個很難辦的問題。

當時之天下大勢,更始政權雖已控制了長安、洛陽、荊州三塊關鍵區域,但天下其他地方還盤踞著大大小小的劉漢宗室、王莽舊官僚、豪傑地主,以及流民起義武裝,這些勢力雖然名義上宣稱歸順更始漢朝,但其中也不乏蠢蠢欲動的野心家與陰謀家,他們還想趁亂再撈取一筆更大的政治資本,如果更始政權給不了,那他們就自己搶。偉大的造反前輩陳勝吳廣曾說過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既然你劉玄可以當皇帝,那憑什麼其他漢家宗室不行?既然你們南陽豪傑跟綠林好漢都可以封侯拜將,那憑什麼其他豪傑好漢就不行?

當然這一點劉玄心裡也看的很清楚,所以他定都洛陽之後,就向各地派出欽差官使,宣稱:「先降者復爵位!」表示各地官員只要率先來降,都可以恢復官爵與舊有待遇、並依舊治理原先管轄的地方。可惜這些使者質素良莠不齊,很多人到了地方後又吃又拿,作威作福,人事任命亦非常隨意,常常賣官鬻爵,而且還老不講信用,這就導致更始朝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各地號令不行,吏民無所歸依,紛紛割據自守;特別是東方強大的赤眉與河北跋扈的宗室,他們雖然表面上也服從了更始政權的統治,但仍然重兵在握蠢蠢欲動;看來想要結束亂世,光埋葬一個舊王朝還沒用,還得締造一個天下歸心的新王朝才行,這且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呢!

在這種情況下,劉玄與群臣們商量,準備再派一個親信重臣、得力幹將去招撫河北、重樹良好的國家信譽,因為燕趙民風彪悍、幽州突騎精銳、河北宗室跋扈,形勢紛亂複雜,流民武裝滋盛,十幾支隊伍加起來有百萬之眾,隨便派個人去肯定干不好,萬一惹出大亂來那更是不得了。總之,這是一件大事,馬虎不得。河北乃天下之重,也是關中與洛陽的天然屏障,想當年高祖取天下,也正是先得關中,再取洛陽,然後派韓信搞定河北,剩下的就都好辦了。而當時南陽周邊又正流傳著一支童謠,言: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該童謠很有可能是劉秀暗自派人宣揚)一切似乎都在催促著更始政權得趕緊穩定河北局勢。

但現在的問題是,誰能擔此重任,誰有這個本事,誰又有這個威望與忠心。整個更始朝廷望眼過去,劉玄一片茫然,他發現自己手下根本沒有這樣的人,一個都沒有,真悲哀。

這時,大司徒劉賜說話了,他說:「河北甚亂,民心無歸,非宗室重臣不可定也。而今宗室無可使者,惟劉秀才可大用。」

劉賜是劉玄的堂兄,也是繼劉縯死後舂陵劉氏的主事人,更是劉玄的心腹、恩人與重臣,其建議劉玄不得不引起重視。再加上劉秀乃宗室功臣,論其身份、威望、能力都是極適合的人選。所以劉玄非常糾結,遲遲無法決策。

正在狐疑未定,朱鮪等綠林諸將卻紛紛勸止,總之不許劉秀去河北,還說這是縱龍入海、放虎歸山,大大的不妥。

說的正起勁,劉賜在旁忽然一聲冷笑:「諸公皆言劉秀不可,然則誰可?誰願自告奮勇?」

這下大家都不說話了。河北那地方可是龍潭虎穴。燕趙豪傑,弓馬彪悍,來去如風,戰力甲於天下。就自己這點本事,丟進去恐怕連個渣都沒了,這活不能接。何況如今東西兩京初到手,正是大家瓜分勝利果實的關鍵時刻,他們應該留在皇帝劉玄身邊,盯緊自己該得的那份封賞,何必跑到河北去受虐,死了多不值?

這時劉秀之前以重金結納的更始帝寵臣左丞相曹竟、尚書曹詡父子也開始為劉秀大說好話;劉玄想起劉秀有老婆、妹妹等親人留在南方老家為質,加之他也想趁機培植自己的嫡系以制衡強大的綠林,於是漸漸被說動了。

然而朱鮪仍是不肯放棄,又道:「北遣劉秀亦未嘗不可。然今朝廷初定,百廢待興。陛下可拜其官職,置其屬員,賜其符節,卻不可予其軍隊錢糧,以免耗費擾民,而失誠於北方豪傑也。」

劉玄覺得這主意不錯,像劉秀這種牛人,既要用,也要防。如此,劉秀屬員不過數十人,既能為更始政權招降納叛,又不至於翻得了天,豈不大善?於是立刻下詔拜劉秀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持節北渡河,兩手空空套白狼。

劉秀拜倒在地上,雙手鄭重接過符節,臉色無悲無喜,只覺得手中符節異常沉重,他明白:自己這是踏上了新的征程,前途艱險而又難測,但充滿了希望,父親母親還有大哥,請你們在天上一定要保佑我,保佑我飛的更高,哪怕狂風依舊呼嘯,雲圖變幻,流星紛墜,我仍是那振翅的飛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蜀漢最令人惋惜的名將,他在則蜀漢固若金湯,他死則姜維獨木難支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靠的是不是神機妙算,而是姜維的精銳虎步軍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