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器,憑什麼成為收藏界的「新寵」?

茶器,憑什麼成為收藏界的「新寵」?

這世界上大概再沒有哪種食品或飲品,像茶這般「愛美」:茶葉本身不僅要口感美,氣味美,還要講究形色美,藏茶的器皿要美,泡茶的茶具更要美。可以說,茶器之美,可以說是現代生活美學的代表。那麼,你對茶器的了解有多少呢?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茶器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茶被食用、藥用時沒有專用的茶器,直到茶葉被飲用,成為生活中所需的飲品時,專用的茶器才開始獨立出來。隨著喝茶方式的不斷演變,茶器的種類也在不斷的增加和完善。

唐 · 碗

同樣是「盞造型」的茶碗,為何唐代的口就比宋時的敞與淺?因為唐盛行的是煮茶,將團茶碾成末後直接放在茶鍋里煮,煮後直接舀進茶碗中即可,而宋時流行的點茶是直接在杯盞中進行,故盞口唐的淺宋的深。

薰衣草茶碗[編號 : 66148]

宋 · 盞

宋時茶器如此之多,為何兔豪盞如此出名,成為那個年代的時尚標誌?時尚與流行密不可分,可以說兔毫盞的出現是當時流行的鬥茶應運而出的產物。宋時鬥茶,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衡量「鬥茶」的勝負。

一:湯色,要求色澤鮮白,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蔡襄《茶錄》);

二: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面,湯花泛起後,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迹,依據水痕出現的早者為負,晚者為勝。

油滴束口大盞[編號 : 67192]

明 · 壺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廢團改散,碾末而飲的唐煮宋點飲法,變成了以沸水從沖泡葉茶的瀹飲法(當時依舊存在煮、點的飲法,只是不再是主流方式)。

散茶的為主流的飲用方式,對明代在飲茶器具上的突出創新就是茶壺的使用,特別是對紫砂壺的評價極高。

【55879】

清 · 蓋碗

清朝蓋碗的流行,與愛茶的乾隆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古書畫中就可窺見史實。愛茶的清帝經常將歷史名茶畫中的主角換成自己,投入其中。乾隆最愛、代代相傳的三清蓋碗就是當時流行的鮮活例子。

琺琅彩戲蝶圖蓋碗[編號 : 63742]

茶器,憑什麼成為收藏界的「新寵」?

首先是茶器所富有的審美價值

我們從茶器的鑒賞中獲取審美趣味,可從茶器的手工評點開始。一般來說,茶器形態上點、線、面的過渡轉折是否自然順暢,是突顯其整體氣質的關鍵。

觀「形」之外,茶器表面的雕工、書畫,可大大提升茶器的審美程度。精緻的雕刻紋路及書畫描繪,是熟練的手工藝人賦予茶器本身最基本的觀賞要素。如若茶器的製作出自名家之手,蘊含藝術家的個人創作理念及精神,則可使茶器富有文化意味。

其次,茶器收藏在生活中又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

通過對茶器的把玩、餵養及飲茶過程中的五官享受,可舒緩生活壓力,以達到明目養神的作用。早在文人介入飲茶方式時,茶器即以小、精、雅的形態氣質獨立而出,成為文人手中的把玩件。《岕茶箋》就曾描述明人把玩茶壺的情景:「茶壺,窯器為上,又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

最後,茶器收藏作為居所室內設計的元素,為生活的空間布置增添古典意味

茶器在宋、明朝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著至為重要的角色。「焚香、點茶、掛畫、插花」之宋人四藝在明朝得以延續。明朝文人將品茗視為上等生活藝術。他們通過對茶具、人數、環境、氛圍的規範來表達對茶事的虔誠及熱忱,並在空間的構造上更傾向隨心所欲之浪漫風格的塑造。也正因為如此,茶室的獨立建築才在日後成為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薪火傳承,「盞二代」點亮建盞傳承之火
陸金喜又一傳承創新之作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