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在它1700年的詳實檔案面前,我有一種面對阿爾法狗的無力感

在它1700年的詳實檔案面前,我有一種面對阿爾法狗的無力感

朱槿

Hibiscus rosa-sinensis

錦葵科木槿屬

常綠灌木

朱槿於我,一直是「別人家的花」。

我在很多地方遇見過它:重慶曾家岩周公館(周總理以前曾住過的地方)的路邊,南山植物園,小區鄰居的花園裡,家附近的花市;西班牙與葡萄牙的街頭......各種顏色,各種花型。

講真,朱槿花大色艷,即使在名媛扎堆的錦葵科,顏值也是相當高的。但我跟它,似乎一直差點緣份。

我一直有個毛病:一種植物,總要親手摸過,解剖過了,才算是正式認識過了,才能開始真正的交往。媽媽說,其實家裡以前種過,可惜我一點印象都沒有了。一直到最近,我才有機會摘下第一朵朱槿(還是偷來的),仔細觀看。

這是一朵正牌的朱槿,五枚覆瓦狀排列的花瓣殷紅如血,花的直徑足足有十厘米,比我的手掌還要寬。合生的雄蕊柱遠遠地伸出花瓣,花藥著生在雄蕊柱上部,腎形,丁字著生,授粉後飄灑出金黃色的花粉。雌蕊從雄蕊柱中穿出,柱頭分成五枝,就像頂著五個小小的紅絨球,十分醒目。

這種大紅朱槿的花瓣比較圓潤。下面這種是去年夏天在重慶南山植物園拍的,同樣是大紅色,但花瓣先端呈淺波狀分裂,整朵花下垂,花姿更曼妙柔弱。

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

雄蕊柱遠伸出花瓣

朱槿的屬名Hibiscus來自一種沼澤錦葵的希臘名字hibiskos,種加詞rosa-sinensis的意思是「中國玫瑰」。但到了今天,朱槿早已不僅是紅色的了,粉色、黃色、白色都有。

花梗近端有關節,小苞片6-7,線形;萼鐘形,裂片5

重瓣的園藝品種區別起來稍難,特別是只看圖片時,因為花都是皺巴皺的一團。這時可以看葉子:木槿葉通常是分裂的,朱槿葉不分裂,僅葉緣上半部有粗鋸齒,有點像桑葉——別名扶桑,就是這麼來的。

重瓣朱槿

要注意的是,作為植物名稱,扶桑最早在《山海經》中就已經出現了,「扶桑者, 大木也, 日之所居」。但此扶桑非彼扶桑,這種傳說中的通天神木,據專家考證其原型乃是白樺(Betula platyphylla)。真正以「扶桑」 代指朱槿這種灌木,始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東海日出處有扶桑樹,此花光艷照日, 其葉似桑, 因以比之。」

葉似桑葉,故名扶桑

有一類花最難寫,因為歷史太悠久,每一個毛孔都被研究透了,很難再寫出新意。比如梅花,桃花,山茶,及朱槿。在我大中華,朱謹有記錄的檔案都積累了一千七百年。無論你想了解哪方面的信息,網上一搜就有詳細答案。這一期寫起來很費勁,我森森滴感覺到了李世石面對阿爾法狗時的無力感。

隨手摘幾段經典分享一下。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304年,西晉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

「其花如木槿而顏色深紅, 稱之為朱槿。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樹高止四五尺,而枝葉婆娑。自二月開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紅色,五齣,大如蜀葵。有蕊一條,長於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朝開暮落,插枝即活,出高涼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這段記錄非常經典,且信息量相當大:

一,朱槿跟木槿、蜀葵是近親,花很相似。

二,朝開暮落的特性,跟木槿也是一樣的,但據說現在有許多改良的雜交品種可開兩天甚至三到四天。

三,朱槿的花期很長,幾近全年。

四,高涼郡, 即今廣東茂名、陽江一帶。說明朱槿自帶熱帶基因,難怪廣西南寧、廣東茂名、雲南玉溪和台灣高雄都選了它當市花。在馬來西亞,人稱「大紅花」的國花也是朱槿。

特別是「有蕊一條,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這四句,非常生動。朱槿這個特有的動態美,我都沒注意到,非常贊。

唐朝段公路的《北戶錄》之《紅梅》篇,詳細記錄了吃法,是吃貨們的福音:

「嶺南之梅,小於江左,居人采之,雜以朱槿花,和鹽曝之,梅為槿花所染,其色可愛。」

據說老外還吃朱槿的嫩葉,我有點懷疑,這種作風忒中式了么。

寫朱槿的詩句,更是汗牛充棟,完全可以搞個主題詩詞大會了。我隨手挑了幾位選手出來,誰寫得最好,你們說了算。

文章與植物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

你的轉發讚賞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植物上癮者

微信號:plantfiend

發現每種植物的獨特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上癮者 的精彩文章:

長得美並不重要,活下來並擴大地盤才是王道
夏季開花植物檢索(二)

TAG:植物上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