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古人開學第一課:明道為先 逐利為後

古人開學第一課:明道為先 逐利為後

又到了開學季,教育總是最容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央視的《開學第一課》具體講了什麼,大眾可能並不清楚,卻因其長達十幾分鐘的廣告而迅即成為熱點事件,刷屏朋友圈。

《開學第一課》的這種「走紅」方式,讓筆者不禁想起千載之上,宋代大儒朱熹邀請陸九淵在廬山白鹿洞書院講學的事情。

陸九淵講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次講學活動內容看似簡單,影響卻極大,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朱熹描述這次講學的效果說:「皆有以切中學者隱微深錮之病,蓋聽者莫不悚然動心焉。」

講學結束後,朱熹擔心時間久了可能忘記這次講學的內容,又請陸九淵寫下來。認為凡是有志於學的同道,能夠按照陸九淵所講的反身而察,也就明白進德修業的方法了。

既然朱熹如此重視陸九淵所講,我們也一同來看看,陸九淵的《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到底說了些什麼?對我們今日的教育是否還有借鑒意義。

陸九淵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一章是以義利來評判君子小人之別,內容淺顯易懂,但是如果讀者不能對照自身加以反省,恐怕也沒有益處。

自己平常讀到這一章,有所感想:他認為學者在義利關頭,應該分辨其志

人們明白的道理大都是從所學而來,而所學又來源於所志。志向在於義,則所學,所明,都在義。志於利,則所學,所明,都在於利。所以志向不可不先分辨清楚。

《開學第一課》之所以飽受批評,就在於眼中只有利益,不顧全國眾多學生及家長的時間和感受。節目組如此的行為導向,又如何能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呢?

陸九淵又結合當時的科舉考試來闡明學者的學習與其人格養成之關係。

他認為,科舉取士施行已久,名儒巨公皆由此出。如今的士人固然不能脫離科舉,但是科舉的成敗得失,還與考試技巧和考官好惡有關,不是君子小人的區別所在。

當今崇尚科舉,讓士人沉溺於此不能自拔,雖然一心只讀聖賢書,不少人的志向卻與聖賢背道而馳。

在上者,也是只考慮官位高低,俸祿多少,如此怎麼能夠全心全意為國操勞,為民分憂,而不負使命?

陸九淵所講雖為千年以上之事,推而廣之,反觀今日,諸種亂象,又何嘗不是歷歷如在目前。

科舉成敗不是君子小人之別,正與當今社會的高學歷不代表高素質是一個道理。

近日網上所傳在濟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名男子公然佔據他人座位,勸說之後依舊無效。據說其人還是博士在讀,學歷不可謂不高,可素質卻實在低下,其老賴行為令人不齒。

這樣的書讀得再多,又有何用,只會有辱斯文罷了!

所以,陸九淵以為,學者應該深思自身,不可讓自己成為面目可憎的小人。

專志於義而篤行不倦。如此則發而為文章能合於大道,不背聖人。出仕為官,則能勤政愛民,憂國憂民。這才不愧為讀書人,才是真君子!學習和教育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學會「好好說話」 做好人生必修課
你的幸福 冷暖自知;風言風言 何必介懷?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