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聯電簡山傑:台灣地區半導體業有4優勢、3挑戰

聯電簡山傑:台灣地區半導體業有4優勢、3挑戰

來源:內容來自工商時報,謝謝。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表示,中國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人才及技術上擁有四大優勢,但未來仍面臨技術成本高、硅晶圓及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等三個挑戰。

簡山傑表示,中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是居於樞紐中心的重要地位,晶圓代工全球市佔率已超過6成並位居世界第一,並擁有四大優勢,包括很好的半導體人才、有獨立開發技術的能力、具經濟規模的產能、以及導入工業4.0的半導體自動化生產能力等。以人才來說,台灣的半導體人才雖然也面臨供不應求情況,但多年來已擁有很好的人才培育系統,支持半導體業持續成長。

再者,台灣半導體產業擁有獨立開發技術的能力,例如台積電7納米製程率先量產,讓台灣在先進位程市場維持領先,至於在成熟及特殊製程上也有相當好的能力,如在微控制器(MCU)、高壓製程面板驅動IC、CMOS圖像感測器、機微電(MEMS)等都有很好的技術。

此外,台灣半導體擁有龐大且具經濟規模的產能,以晶圓代工來說,已經是全球第一,市佔率超過6成,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至於半導體製造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工業4.0及智慧製造做的很好,整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十分完備,若有廠商想要生產晶元,第一個都會想到台灣的晶圓代工廠。

但簡山傑表示,台灣半導體業未來幾年要面臨的挑戰也更多,包括先進位程成本愈來愈高,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及硅晶圓供不應求情況恐延續好幾年,以及面臨國際半導體大廠在技術及產能上的挑戰等。

簡山傑說,先進位程的兩大驅動力包括了手機的應用處理器及基帶晶元,以及支援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的特殊應用晶元(ASIC),但先進位程成本愈高,技術難度也愈。再者,國際半導體大廠經過整併後擁有強大的技術及產能,是台灣半導體業直接面臨的挑戰。

簡山傑也指出,以產能角度來看,12英寸晶圓代工的產能有過剩情況,但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至於關鍵的硅晶圓也同樣缺貨,8英寸晶圓代工及硅晶圓的供不應求情況可能延續幾年時間,也是台灣廠商面臨的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精英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稱自主AI晶元性能優於英偉達 欲掌控自動駕駛研發及部署進度
華為秘密作戰計劃曝光:重注研發AI晶元挑戰英偉達,輪值董事長挂帥

TAG:摩爾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