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清代瓷器鑒賞續篇三

清代瓷器鑒賞續篇三

衚衕兒說在前兩期介紹了順治瓷器和康熙瓷器的一些特點和鑒定方法,這一期我們說說雍正瓷器。

我們每每說瓷器都得說說這個皇帝,學習歷史,從歷史中都能找到當時背景下的一些蛛絲馬跡。還是老套路,咱先看看生平。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雍正皇帝大力整頓財政,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曆。

看了雍正爺的生平我們再說說他的為人,雍正四十四歲才即位,並且經過了艱難的政治鬥爭才得到即位大統的機會,因此雍正執政期間非常謹慎,並且非常殘暴、多疑。一個人的性格直接決定了他的喜好,更何況他是一言九鼎的皇上。書歸正傳,我們開始說瓷器了。由於雍正獨特的性格特點已經施政期間的歷史背景,雍正瓷器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並且也創造了瓷器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些器型與畫片。

一,畫片

雍正瓷器的畫片可謂豐富多彩。大清朝經過了康熙六十年的穩定發展,經濟到雍正期間已經達到頂峰的頂峰,景德鎮人的瓷器造詣在雍正時期自然也達到了頂峰。無論是仿品還是原創,都非常繁複,華麗。(那時候大多是仿明代的,特別是仿造永宣的瓷器畫片),盛世收藏在雍正時期非常流行,我們看到嬛嬛傳里就有收藏的一些小片段,可以看出那時候的確有憶古之風。雍正時期比較有名的畫片有姜太公釣魚,過牆龍,西廂記,鳳穿牡丹等等都是雍正時期開始出現的畫片。由以過牆龍最為出名,也最被後世所效仿。雍正時期由於施彩方法眾多,因此畫面上可以表現的非常豐富,再加上朗窯紅等新式瓷器逐漸盛行,雍正瓷器畫片可謂是百花爭艷,冠絕群芳。我們在鑒定雍正瓷器瓷器時可以從畫面風格上基本斷代,特別是那些雍容華貴的,都可以往雍正靠。另外雍正時期的青花發色可以說是極美的,深邃中帶有美麗的悠遠感。

雍正過牆隆還是非常有名的

西廂記從康熙時候就有,雍正時就非常細緻了,畫工表情都非常豐富。

這種是典型的雍正風格外銷瓷了

二,施彩

雍正時期的施彩方法可謂繽紛多姿,數以萬計。中國古代瓷器的全部施彩方法,雍正時期都有,當然五彩逐漸沒落,雍正時期一些不太精良的施彩方法逐漸被淘汰,當以粉彩和青花最為盛行。這一時期的粉彩開始了雍容華貴的風格。奢華,艷麗是雍正粉彩瓷器的代名詞。無論是康熙爺,還是乾隆帝都不及雍正朝的華美。但是如果從藝術造詣看,雍正粉彩瓷器多少有些俗氣,太過張揚,不符中華民族內斂性格。當然這與當時所處的年代有關,畢竟經過了元,明的統治之後,中國很長時間沒有達到鼎盛了,因此奢靡之風也是有的。雍正彩瓷多用綠彩,一般康熙時期還以五彩作為彩瓷器的代名詞,但是到了雍正時期,綠彩已經完全替代了五彩中的綠,成為主流。而雍正的粉彩除了綠彩以外還有更多的顏色,比如大紅,大粉,並且畫面篇幅上非常飽滿,極盡奢靡之氣。用料絕不節省。這是判斷雍正瓷器的一個重要特點。因為雍正一朝不過十幾年,因此要想分清楚到底是雍正還是乾隆的真的很難,那麼我們不如把那些雍正華貴者歸為雍正,略顯單薄者乃乾隆也。雍正時期的青花發色幾近完美,甚至達到了明永宣時期的風采,當然這時候青花多採用浙青料,蘇料也有,但是考慮到成本問題,浙青料還是比較盛型的。浙青料的特點比較明顯的是相對明艷,比起蘇料來說,更加鮮亮,當然也更加符合雍正朝的風格。雍正時期大量的仿造了明永宣時期的瓷器,也有採用蘇料和回料的。當然由於年代較短,我們無法從青花的發色上完全斷代雍正青花的具體顏色,這裡就需要結合畫法,畫片以及胎質來判斷了。

雍正的施彩方法非常多,朗窯紅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雍正的朗窯紅幾乎和玉一樣,非常潤澤

三,胎

雍正時期瓷器的胎其實要比康熙時期還好,應該說糯米不一定都是康熙的,至少我個人認為雍正皇帝對於政治以及經濟的施政反應到瓷器上將更加苛責。這不是故意的,是骨子裡就帶有的,因此雍正瓷器可以說是細中帶細,更加細緻。這也是雍正瓷價格高於康熙乾隆的原因。當然我們必須要承認,雍正胎質其實和康熙時期根本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因為畢竟只有那十幾年,你說雍正爺出生以後這四十四年里出品的瓷器到底算康熙的還是算雍正的呢?因此我們在通過胎質來斷定雍正瓷器的時候,將更加苛責,要比康熙的還細,要比乾隆早期的還白。因此單從胎上判斷還是非常難的。

四,釉光

雍正瓷器由於多彩的顏色導致其釉光並沒有康熙時期那麼肥厚,並且我們看到,粉彩多以滿片畫法為主,在白釉上,我們很難看出肥厚的釉水感覺。這些都給我們從釉水上看雍正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是總體來說雍正朝的釉水還是非常飽滿的,在白胎上看厚重光亮。

釉光其實和康熙沒什麼區別

五:款識

之前我們非常清晰的告訴了大家順治時期款識和康熙時期的款識特徵。雍正朝比較典型的款識有篆書的大清雍正年制,楷書的大清雍正年制,以及延續了一些康熙時期的款識,我們在判斷雍正瓷器的時候,如果不是本朝款,多劃歸乾隆和康熙。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就是雍正朝仿前朝的。這裡注意,衚衕兒曾經見過過牆隆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識,但是遙想雍正的施政特點,殘暴,多疑,又有多少瓷器匠人敢在雍正朝仿前朝的東西呢?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雙圈款也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特徵,一邊拿都是這種非常正的款識

本期衚衕兒說,雍正瓷器的鑒定與鑒賞,下期說乾隆繼續。

以上均為衚衕兒原創,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版權歸「小火文玩收藏」所有,非法轉載剽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火文玩寄賣 的精彩文章:

瓷器與錢幣專場拍賣
【小火說】真假老蜜蠟

TAG:小火文玩寄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