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後面還有一句話,才真正道出人性的醜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後面還有一句話,才真正道出人性的醜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後面還有一句話,才真正道出人性的醜陋!

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一句最喜歡的古詩、宋詞。它們或許是李白醉酒所作,或是壯志未酬的感慨話語,抑或是富有哲理的智慧佳作。而在小編看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則更讓人印象深刻。正如表面意思,在茂盛的森林中,若有棵樹木格外高大,那麼它註定要承受更多風的璀璨。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接著一句話,才真正道出了人性的醜陋。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句話出自李康的《命運論》,內容如下: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監不遠,覆車繼軌。」

後面那句話—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也就是小編要說的重點,也道出人性醜陋的一面。

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句話意思就是,當智慧德行遠遠超過眾人,那麼就很容易招來妒忌。若單單只是嫉妒的話還好說,有的人甚至不惜使用卑鄙手段,只為將他拉落神壇。如此做法,實在太過可怕,但小編想說的是,這類事情並不是個例。在繁華的都市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實都面臨著競爭的局面。

對於人性,以及這種殘酷的競爭手段,我們無力改變,那就盡量保全自己。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究竟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尷尬局面呢?小編倒是總結出兩種方法,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一、懂得隱藏實力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團隊中喜歡出風頭的人,往往會招來更多非議。若擁有絕對實力,或者說背後靠山強大,自然無需理會他人的置喙。但若是沒有的話,那麼學會隱藏實力,反倒成了最好保全自己的方式。

同為三國著名的人物,楊修與賈詡倆人,卻擁有不同的結局。楊修自作聰明猜測曹操想法,即使全都猜中,不也還是落得斬殺的下場嗎?反觀謀士賈詡,在投奔曹操後,仍然秉持著謹慎低調的作風,最終得以位列三公,在亂世中也保全自身。

二、跳脫當前環境,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常聽說一句話,「寧可做鳳尾,也不做雞頭」,雖然話語比較糙,但句中意思卻很深刻。當身處團隊之中,若自己總是最拔尖的人才,那麼就需要自我反省了。究竟是不是團隊實力太差?這時若沉浸誇獎中,反倒容易固步自封,難以取得更好的進步。

但若是跳脫出當前環境,那麼就完全不同了。在更為廣闊天地,往往會出現優秀的人,常常與之相處的話,自己實力也會得到提升。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隊伍中存在更優秀人才,自己就可避免被打壓的情況。

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是古人總結的智慧精髓,若能參透其中含義,還真是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那麼各位看官,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之符 的精彩文章:

趙一荻究竟有多美?一組黑白老照片,會告訴你答案
從未衰落的三大姓氏:一種不用說「免貴」,一種產出皇帝最多

TAG:生命之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