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經方大家胡希怒為你解讀如何進行經方的辨證與使用

經方大家胡希怒為你解讀如何進行經方的辨證與使用

經方大家胡希怒為你解讀如何進行經方的辨證與使用

一、何謂經方

所謂經方,顧名思義,亦即經驗之方。它是前人在醫療過程中久經實踐反覆驗證的有效方劑。

所謂經方,顧名思義,亦即經驗之方。它是前人在醫療過程中久經實踐反覆驗證的有效方劑。

經方之含義,在中醫界有兩種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個醫家所收集和積累起來之有效方劑;一是指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之方劑。本書所謂之經方,是指後者。

二、張仲景是經方傑出之傳人

考《漢書?藝文志》載「經方十一家」,記述了有關按病歸類之專著和有關方劑理論之專著,如《湯液經法》32卷。這些書雖皆亡佚,但從現存最早的《黃帝內經》里可以窺見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葯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論論述。此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已經建立了指導實踐的基本理論。直至東漢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將理、法、方、葯融為一爐,將亡佚書籍中的經方保留下來。故後世尊該書為「方書之祖」,贊經方為「對病真方」。從而為方劑學之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經方運用的指導理論是辨證施治

要想正確地使用經方,就必須掌握中醫的辨證施治。何謂辨證施治?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淪》(即《傷寒淪》與《金匱要略方論》)就是辨證施治的典範。考《傷寒淪》,不只是論治傷寒,而是借傷寒之治以示萬病辨證施治的大法。因此,在《傷寒論》中,既有對疾病辨證施治的一般規律,又有對疾病辨證施治具體實施之運用方法。

先說辨證施治的一般規律:

《傷寒論》既以六經分篇,如「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等。而條文中又不斷八綱之辯,如論中第7條(條文序號均依宋本《傷寒論》。下同)。「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是陰陽之辨,第70條「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是虛實之辨;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是表裡之辨;第l22條「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是寒熱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見,六經和八綱是辨證的一股規律。

何渭八綱?八綱即指表、里、陰、陽、寒、熱、虛、實而言。其實,在表裡中間,還有一個半表半里,按數而論,應該是九綱。由於言表裡,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習慣上仍簡稱為八綱。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體表,即由皮膚、肌肉、筋骨所組成的外在軀殼。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表證。里是指人體的裡面,即由:食道、胃、小腸、大腸等所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內,里之外,即胸腹兩大腔間,為諸臟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半表半里證。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應。也就是說,不論什麼病,而其病位的反應或為表,或為里,或為半表半里。雖然,有時二者或三者同時出現,但絕對不會超越此三者的範圍。

陰和陽:陰即陰性,陽即陽性。人體得了病,必定影響人體機能的改變。首先是代謝機能的改變。這種改變不是較正常太過,就是較正常不及。如其太過,則病體也必相應要有亢進的、發揚的、興奮的……太過的病徵反映出來,這類太過的病徵,即稱為陽證。如其不及,則病體也必相應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徵反映出來,這類不及的病徵,便稱為陰證。所以,疾病雖然複雜多變,但概言其為證,不屬於陰,便屬於陽。

寒和熱:寒即寒性,熱即熱性。如果病體反映為寒象者,即稱為寒證。反之,反映為熱象者,便稱為熱證。寒熱與陰陽的關係是:寒為不及,當系陰之屬,故寒者也必陰;而熱為太過,當系陽之屬,故熱者也必陽。請注意;寒與熱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陰陽。所以,泛言陰不一定必寒;泛言陽,更不一定必熱。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熱者,但絕無不陰不陽者。

虛和實:虛指人虛,實指病實。如病體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體反映出一派虛衰之象者,即稱為虛證。若病勢在發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體反映出一派充實的徵象者,使稱為實證。如上所述,虛實和寒熱一樣,也是陰陽中的一種特性。不過,寒熱有常,而虛實無常。所謂寒熱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陰,熱者必陽,在任何情況下,永不變異。但虛實則不然,當其與寒熱交錯互見時,而競反其陰陽,故謂為無常。如虛而寒者,當然為陰,但虛而熱者,反而為陽;實而熱者,當然為陽,但實而寒者,反而為陰。如此,所謂陽證,可有或熱、或實、或亦熱亦實、或不熱不實、或熱而虛者。所謂陰證,則可有或寒、或虛、或亦寒亦虛、或不寒不虛、或寒而實者。以上為八綱之梗概,必須辨認清楚。

何謂六經?

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之三陽,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而言。《傷寒淪》之六經,雖稱「之為病」,其實質是證,而且是來自八綱。這是個不容混淆的關鍵問題。因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應,而陰、陽、寒、熱、虛、實六者,都是病情的反應。這樣,表陽熱實即是太陽,表陰寒虛則為少陰;里陽熱實即是陽明,里陰寒虛則為太陰;半表半里之陽熱實即是少陽,半表半里之陰寒虛則為厥陰。此為病情必反映於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應而反映。所以,無病情則無所謂病位,而無病位則也無所謂病情。如此,所謂表、里、半表半里等證,同時必伴有或陰、或陽、或寒、或熱,或虛、或實的為證反映。同理,所謂陰、陽、寒、熱、虛、實等證,同時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為證反映。應該注意,由於寒、熱、虛、實是從屬於陰陽的。這樣,無論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陰陽兩類不同為證的反映,三而二之為六,即病之見於證者的六種基本類型。這即《傷寒論》所謂的「六經病」。由此可見,六經出自八綱,是勿庸置疑的。

六經與八綱的關係已如上述。其臨床運用是:病見之證,必有病位,復有病情,故八綱只有抽象,而六經乃具實型。正因為如此,臨床辨證宜先從六經開始。《傷寒論》以六經分篇,就是這個道理。六經既辨,則表裡別(定位),而陰陽判(定性)。然後,再進行寒熱虛實之分析(進一步定性)。以明確陰陽為證。至此,則六經、八綱已俱無隱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療準則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溫、或補;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說辨證施治的具體措施:

辨證施治的具體措施體現在方證的運用上。什麼是方證呢?方證,即方劑的適應徵,某方的適應證,就稱為某方證。論中有桂枝湯證、柴胡湯證,是以方名證的範例。因此,辨方證是在辨六經八綱一般規律指導下的具體運用。例如,太陽病是病邪反映於表位的陽性證,依法當發其汗。但是,發汗的方劑很多,是否任取一種發汗方劑就能獲效呢?當然不行。此時,還應當仔細地辨認方證,給以適宜的方劑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譬如太陽病,若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是桂枝湯證,則用桂枝湯即可治癒;若見發熱,無汗,身體疼痛,惡風而喘,脈緊者,是麻黃湯證,則用麻黃湯即可治癒;若見項背強急,無汗,惡風者,是葛根湯證,則用葛根湯即可治癒;若見惡寒,發熱,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是大青龍湯證,則用大青龍湯便能治癒……。以上諸方,雖然都是太陽病的發汗方劑,但各有—定的適應證,如果用得其反,不但無益,而且有害,輕者變證蜂起,重者壞證叢生,此即論中所謂的「常須識此,勿令誤也」。由此可見,辨方證是六經、八綱辨證的繼續,它既是辨證的具體實施,也是辨證的基本功。因此,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因為中醫治病有無療效,當然因素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於方證辨得是否正確。方證為數繁多,均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中的有關條文,潛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經方

如何掌握經方呢?這個問題涉及到經方如何分類。經方分類形式繁多,約之不越三種。一是原著分類法,均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書,這裡勿庸多贅。二是據證分類法。三是按方分類法。以後兩種分類簡便易行,頗為實用,故簡介於下。

(一)據證分類

這裡所謂之證,既不是個別的證,而是固定病位的反應之證。也即表證、里證和半表半里證。對此,依次說明如下:

1表證類表證,是指《傷寒論》中的太陽病證和少陰病證。這兩類病證,為何稱為表證呢?分析一下論中有關這方面的條文,答案自然明確。

如《傷寒論》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是說,太陽病,不是指的一種個別的病,而是指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特徵的一般的證。即是說無論什麼病,若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等一系列癥狀者,即稱太陽病。

第2條:「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這是說,上述的太陽病,若同時更見有發熱汗出,惡風而脈按之緩弱者,則名之為中風。

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這是說,上述的太陽病,無論是見已經發熱,或還未發熱,但必惡寒,若同時更見有身體疼痛,嘔逆,脈寸關尺各部俱緊者,則名之為傷寒。

由此可見,中風和傷寒為太陽病兩類不同的病證。前者由於汗出而敏於惡風,因名之為中風;後者由於無汗而不惡風,或少惡風,但重於惡寒,因名之為傷寒。不過於風曰中,而於寒曰傷,實亦不無深意。太陽病,原是機體欲借發汗的機轉,自體表以解除其病,但限於自然的良能,或雖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虛深入於肌腠。中者中於內,名曰中風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於膚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傷者傷於外,名為傷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淺也。中風、傷寒均屬證名,不要以為中風,即真的中於風,傷寒即真的傷於寒。至於「風傷衛」、「寒傷營」之說,是值得商討的,不足為憑。

第4條:「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這是說,初患傷寒病時,大都出現太陽病證,故謂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若脈安靜而不數急,此為較輕的證,則不至於傳里,或傳半表半里。少陽病則欲嘔。陽明病則煩躁,故若其頗有欲吐之情,或躁煩不安,病已有傳人少陽和陽明的徵兆。而脈數急,更是邪盛,病勢正在發展變化,故肯定為必傳之證。

第7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這是說,在表陽病,有發熱而惡寒者,此為發於太陽病;若在表陰病,也有不發熱而惡寒者,此為發於少陰病。

請注意。這裡的發熱惡寒和無熱惡寒為太陽病、少陰病的主要鑒別點。故首先著重提出,以示區別。

第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這是說,少陰病除無熱惡寒與太陽病發熱惡寒顯然不同外,並由於多虛,脈浮之中而有微細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難看出少陰病為表證的陰性病。其觀點前人沒有明確的指出,故有加以說明的必要。

依據八綱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陰陽兩種不同的病證,表證當然自不例外。驗之實踐,老年或體質素虛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見到少陰病這樣的表證,而且《傷寒論》的少陰病篇,自證治論述開始,即首先提出麻黃附子細辛湯和麻黃附子甘草湯等發汗證。尤其於麻黃附子甘草湯條,更明確指出:「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可見少陰病,二三日之前,純屬表證甚明。唯以少陰病本虛,維持在表的時間甚暫,二三日之後即常傳里,而並發嘔吐下利的太陰病。篇中有關四逆輩諸證治,大都屬於並病和合病之類,而非單純的少陰病。凡諸病死,概在胃氣衰敗之後,亦即太陰病的末期階段。少陰死證諸條,亦多系二陰的並病,仲景不於太陰病篇提出,而特出之於少陰病篇者,實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見少陰這種表證,萬不可等閑視之。因其二三日之間即有並發太陰死證的風險,必須抓緊時機及時治療乃可救兇險於未萌。太陽與少陰均屬表證,故均有傳里或傳半表半里的變化。但太陽以傳陽明、少陽為常,而間有傳太陰、厥陰者,故少陰病篇亦夾有大承氣湯和四逆散等證治的出現。少陰病篇本就難讀,如用八綱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闡述以供參考。

總之,《傷寒論》所謂太陽病和少陰病,實即同在表位的陽與陰二類不同的證。病在表,法當汗解,但少陰病因虛,發汗不得大過,而且必須配以附子、細辛等溫性亢奮葯。太陽病則不然,若陽熱亢盛,當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證治的概要區別。不過,無論太陽或少陰均有自汗和無汗顯然不同的二種證型,雖依法均當汗解,但自汗者必須用桂枝湯法,無汗者必須用麻黃湯法。隨證候的出入變化,而行藥物的加減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劑類和麻黃劑類兩大系列的解表方劑。

2.里證類里證亦有陰陽兩類,《傷寒論》所說的陽明病,實即里陽證,所說的太陰病,實即里陰證。由於里證的治療陰陽異法,方葯各殊,故應分別討論。

(1)里陽證類:《傷寒論》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是說病邪充實於胃腸之里,按之硬滿有抵抗者,即為胃家實。凡病胃家實者,概稱之為陽明病。

第182條:「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是說,陽明病的外證為何?外證,是針對胃家實的腹證說的,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的證候,即為陽明病的外證。凡病見此外證者,亦可確診為陽明病。

對此,應當注意:熱極於里者,勢必迫於外,故陽明病則身蒸蒸而熱.此與太陽病熱郁於體表而翕翕發熱者有別。熱蒸於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與太陽中風證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輕者不同。由於里熱的強烈刺激,則惡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惡寒而反惡熱,此與太陽病之必惡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條:「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轉屬陽明也。」是說,本是太陽病,於初發時雖已發其汗,但病並未因先汗出而徹除,因又傳里而轉屬陽明病。又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者,為太陽傷寒已內傳少陽的柴胡證,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轉屬陽明病了。按:陽明病,有從太陽病直接傳里而發者,亦有太陽病傳入少陽,再從少陽傳里而發者。

第204條:「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傷寒嘔多,則柴胡湯證還未罷,雖已傳里,而有陽明證亦不可以承氣湯以攻里。

第205條:「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滿,即指心下痞硬言,為胃氣極虛之候,治宜人蔘的配劑。故陽明病,若心下硬滿者,則不可攻之,若誤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還可救治使愈。

第210條:「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說,病氣實則譫語,精氣奪則鄭聲。鄭聲即重語不休之謂。精氣竭於上則直視,譫語而又直視,已屆病實正虛之惡候,若再見喘滿或下利者,則已呈虛脫敗象,故主死。

第211條:「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是說,發汗已多,若更發汗亡其陽,則胃中燥必譫語。脈短為津液虛竭之候,病實正虛,故主死;脈不短而自和者,則正氣未衰,故不至於死。按:熱實於里的陽明病,最易耗傷津液,也最怕津液虛竭。以上兩條,皆是說明因此所致的邪實正虛的死證。

第218條:「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里,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脈沉主里,脈沉而喘滿,當為里熱壅逆所致,醫者競誤為表不解的麻黃湯證,而反發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為難,表因汗出而虛,里因燥結間實,久則病毒上犯頭腦,因必致譫語。

基於上述,則所謂陽明病,即熱結於里的陽性證。若熱結成實,則即有胃家實的腹證反映,若熱而不實則只可見之於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的外證。此病常由太陽證或少陽證轉屬而來,然亦有自發者。里熱最耗津液,熱實津竭則死。故陽明病最忌發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實正虛的險惡證侯。以上只是有關陽明病的概要說明,具體證治詳見白虎湯證、承氣湯證等方證。

(2)里陰證類:《傷寒論》第273條:「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是說胃虛飲聚,故腹滿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飲,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氣下趨少腹則腹自痛,寒氣不下行則痛自止。太陰病宜溫不宜下,若不慎而誤下之,必使胃益虛而飲益聚,甚則惡化出現胸下結硬。這裡提出太陰病的概括特徵,凡病見此特徵者,即可確斷為太陰病,依治太陰病的方法治之便不會錯。

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是說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屬太陰病的下利證。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飲的關係,治以宜服四逆湯這—類的溫中逐寒劑。

總之,陽明和太陰,病位都是在里,為在同一病位的陽證和陰證。陽明多熱多實,太陰多寒多虛,是陰陽相對的證。下利為陽明太陰共有證,熱則必渴,寒則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區別。四逆輩溫中逐寒,不只治太陰病的下利,亦是太陰病的治療準則,合上條即為太陰病的總綱,至於具體細節則詳於以下諸方證條。

3.半表半里證類半表半里證亦和表、里證一樣,而有陰陽兩類。《傷寒淪》所謂少陽病,即其陽證的一類。而所謂厥陰病,即其陰證的—類,今擇其有關論述,簡介如下:

先說陽性的半表半里證。如《傷寒論》第263條說:「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說熱郁於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勢必上迫頭腦,則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應,故凡病見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確斷為少陽病。

第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少陽中風,即指太陽中風而轉屬少陽病的意思。兩耳無所聞,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於熱邪上迫頭腦所致,熱壅於上故胸滿而心煩。少陽病不可吐下,若誤吐下之,則正虛邪陷更必進而悸且驚。

第25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弦細為少陽脈,太陽傷寒脈當浮緊,今脈弦細而頭痛發熱,則已轉屬少陽柴胡證了。少陽病不可發汗,若發汗則胃中燥,必譫語,此宜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譫語不已,且必更使煩而悸。

再說陰性的半表半里證。如第326條:「厥明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為熱證,陰不應有熱,可能有錯簡,以下大意是說,厥陰病上虛下寒,寒乘虛以上迫,因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的自覺證,蛔蟲迫於寒而上於膈,故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與寒在里的太陰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則並於太陰而下利不止。

第329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陰證一般多不渴,但虛則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飲水者,可少少與之即愈。

按:這裡少少與水即愈的渴,當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見,上述提綱證必無消渴甚明。歷代各家對厥陰病提綱雖做了多方面的探討,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問。現結合篇中的具體證治,對此加一探討,略述如下。

縱觀《傷寒論》厥陰病篇只有四條(除上述兩條外還有兩條,因無關重要,故從略),均有「厥陰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證治。以下雖出證治,但無一條題以「厥陰病」的字樣。《金匱玉函經》別為一篇,題曰:「辨厥利嘔噦病」,按其內容,表裡陰陽俱備,亦確是泛論上述四病的證和治,而非專論厥陰甚明。可知叔和當日以六經病後,出此雜病一篇甚屬不類,而厥陰病篇只了了四條,且無證治,以為即是厥陰續文,乃合為一篇。不過,叔和未嘗無疑,故於《金匱玉函經》仍按原文命題,以供後人參考。惜《金匱玉函經》在元代已少流傳,故後世一些人便認為厥陰篇後都是論述的厥陰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實仲景此篇另有深義,約言之可有三點:①胃為水谷之海,氣血之源,胃氣和則治,胃氣衰則死,凡病之治,必須重視胃氣,因取此與胃氣有關的四種常見病,辨其生死緩急,和寒熱虛實之治,為三陽、三陰諸篇做一總結。②同時亦正告醫家,表裡陰陽概括萬病,傷寒雜病大法無殊,故稱《傷寒雜病論》。試看白虎湯、承氣湯、瓜蒂散、四逆湯、大小柴胡湯、桂枝湯等傷寒治方,適證用之亦治雜病。3.此外烏梅九、當歸四逆場等條,雖論治厥,但證屬厥陰,又不無暗為厥陰病的證治略示其范也。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