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作者 /呂世明 編輯 /山甲

風暴一直沒有停歇。

影視圈的稅務再一次出現了新的變化。就在9月3日,橫店影視工作室陸續收到了稅務局通知: 將逐步終止定期定額徵收方式,徵收方式將改為查賬徵收。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什麼意思呢?其實,不必恐慌。查賬徵收並不意味著稅務局要對影視公司要展開查賬,此舉意味著這些公司目前已經不適用「核定徵收」的方式,是對徵稅目標身份重新的核准判定,也是行業自身發展重新的定位。(根據《個體工商戶稅定期定額徵收管理辦法》的核准要求,目前的影視工作室已不符合個體工商戶稅收定期定額管理條件,2018年6月30日起將終止定期定額徵收方式。)

通知也顯示,要求這部分公司要在45天內,按照定額終止前執行期內每月實際發生的經營額、所得額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分月匯總申報,終止定期定額後,徵收方式將改為查賬徵收。

那麼,這些都意味著什麼呢?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橫店成首個「稅改試點單位」,

影視行業規模擴大

是稅收方式改變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目前大家不懂的核定徵收,查賬徵收是什麼意思。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核定徵收的稅收方式,更多適用於小規模的企事業、個體工商戶等會計制度並不完善企事業單位。如果企業的財務核算制度不鍵全,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的,稅務部門是要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徵收。這部分企事業通常能夠核准收入,稅務部門則依據此來對其制定稅率。

查賬徵收的方式要更複雜一些,他要求企事業有完備的會計審核制度。能夠清晰精準的計算和核准企事業單位的成本,按收入減成本費用後的利潤找適用稅率,然後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通俗一點點說就是:核定徵收的方式更簡便一點,通常是用於規模小,會計制度和審核制度不完備的企業,他們無法做到精準核算收入中成本的部分,因此稅務部門只能根據企業情況來制定定額的稅率。查賬徵收方式則要求企事業除了有專職的會計人員之外,要嚴格遵守會計制度和法律法規,比起核定徵收方式要更規範和嚴格。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再通俗一點:影視行業發展到這個階段,稅改政策也該往前走兩步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的稅收改革目前只是針對橫店的影視工作室。其他省份和地區,包括一些之前稅務的優惠地區暫時沒有發布相關的通知。這也說明橫店影視工作室已經形成了足夠大的規模,以往那種不健全的稅收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了,也說明對於影視行業的稅改,很慎重,也處於摸索階段。

橫店影視城雖然目前不像霍爾果斯和其他經濟特惠區和產業園,有更優惠和便利的稅收政策,但其規模和發展程度也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同時比起其他地區而言,作為產業的執行端,橫店影視城的影視工作室他們的開工率和收入保障要好於其他地區。

正因為行業的不斷發展,這部分影視公司和工作室的規模已經逐步壯大,其收入水準也在逐步增長,如果依舊使用以往的會計核算方式,已經落後於行業本身的發展,因此從核定到查賬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算算賬,對於影視公司,

「核定」「查賬」哪個方式更划算?

如果從簡單的字面來理解,好像是查賬徵收方式顯得更具權威和「震懾力」。但另一方面,這只不過是稅務部門依據企事業自身的情況所指定的稅收方式,並不對稅率的簡單調整,也不會真會逐一下到企事業翻賬本。

我們更關心的,顯然是,影視公司成本是不是又要加重了?從核定到查賬,這兩種方式那種對影視公司和工作室更划算呢?

橫店影視城範圍內,並沒有太多的大規模影視公司,他更多情況是屬於為影視城提供服務和演出人員調配的工作,最初的規模都很小,幾乎無法建立完備的會計制度,同時這部分工作室也沒法來具體核算其成本,只有對收入才有一個統一的核算,畢竟大部分工作室要依次來納稅。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如果調整到查賬徵收,較顯著的變化是這部分工作室的經營要變得對稅務部門更透明,也會增加一部分人員成本。要聘用更多持證上崗的會計人員和辦稅員,也要對之前略糊塗的成本進行精準的核算,要從原來的總收入繳納稅變成之後的依據利潤來找尋適用的稅率。

但可以明確的是,查賬徵收並不意味著要對影視公司加稅。因為不同於核准徵收方式,查賬徵收一旦出現企事業面臨虧損狀態,則可以不繳納所得稅,但核准方式則始終要繳納一定的稅款。理論上來說,這兩種徵收方式對於企事業各有利弊,但如何徵集則要由所在地的稅務部門來規定,納稅人自己是無法選擇的。

至於這兩種方式那個對於影視公司更划算,這也要看影視公司自身的利潤率的情況。如果是利潤率高,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就會少繳稅,否則就會多繳稅。

我們算一筆賬: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假如工作室的收入是100萬,使用核定徵收方式(暫定核定應稅所得率為25%),其應繳納的所得稅=收入*核定應稅所得率*稅率=100*25%*33%=8.25萬元

如果使用了查賬方式,則要先核准成本,如果經營收入100萬元,成本費用50萬元,流轉環節稅金10萬元,利潤率為40%,那麼其查帳徵收企業所得稅=(收入-成本費用-流轉環節稅金)*稅率=(100-40-10)*33%=13.2萬元。

看起來好像是核定徵收方式比查賬徵收方式節省了近五萬元,但這裡有個前提是其利潤率較高,如果沒有很高的利潤率則達不到更高的稅額。

那麼從核定徵收到查賬徵收方式,對於一些利潤率高的工作室則要增加了一部分稅收負擔,根據其利潤水平的高低會從5%-10%左右波動,算比較高的提升,但對於一些利潤率較低的工作室反而會產生比之前更好的效果。

不過大部分影視公司的利潤率都很高,此舉則更多意味著稅務部門要對這部分影視公司和工作室的經營狀況深入了解,減少影視公司高利潤,低稅收的問題。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稅改方案會對影視公司帶來哪些變化?

因為這次是橫店影視城所轄地區提出的稅務改制方案,但並不意味著會推廣到全國其他地區,這也是因為橫店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原來的稅收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地的經濟狀況。

首先,從核定到查賬最顯著的變化是:國家和稅務部門對影視公司的情況會更清楚和了解,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他們的稅收損失,對於相應和水準相似的企事業和工作室的稅收額度也會有更好的比較和甄別。

地稅部門所指定的所有稅收政策,一定是要先滿足中央稅收的總政策和方針,在不違背中央的前提下,要最大可能的保障地方的稅收利益,同時也要權衡企事業的本身的駐留意願,比較較高的稅收策略,會影響到部分企事業和工作室能否持續留在橫店、持續為該地區稅收部門納稅。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那麼從早期為拉動當地經濟、指定較為寬鬆的核定徵收方式,但該地區的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並趨於了穩定,整體的產業結構也更為固化,那麼各個企事業和工作室也要從無序的發展逐步過渡到有章法的持續發展,企業內部和工作室也要梳理清楚自己的成本,從長遠來看,查賬徵收方式更為科學和規範,也利於行業的整體發展。

之前的核定稅率,從某種程度上並不是電影產業所應提倡的,如果一個企事業連自己的經營成本都搞不懂,那麼又如何去談之後的更好的發展呢。雖然看起來查賬徵收方式對部分企事業和工作室提升了稅務壓力,但要考慮到這部分納稅者他們的利潤率要遠遠高於社會的平均水平。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另外,此項政策目前只是用於橫店影視城的影視工作室,在其他地區和稅務優惠區暫時沒有更多的消息披露,但這無疑也釋放了一個信號:其意味著國家和稅務部門已經開始要對影視行業的內部做深入的了解,稅收政策的調整則更容易直接打穿部分影視圈的不透明規則。

影視圈稅改風波又起,這次「是福是禍」?


目前內地的經濟狀況並不算良好,A股市場已經持續已久的下跌、中美貿易戰也給內地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因中國的經濟體量實在太過龐大,又具備一定程度自給自足的能力,對於國際上金融和經濟襲擊有抗擊打能力,稅收政策的調整則更多是國家要應對內外的經濟形勢變化的一種槓桿效益。

影視行業總體占國民經濟的體量仍然較小,從核定到查賬雖然會給徵集地區帶來一定的壓力,但從長遠來看,對於影視行業的長期發展無疑是更利好和規範的,畢竟就重視程度上查賬徵收是遠遠強於核定徵收方式,這也說明我國已經開始逐步重視影視公司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逐步對其的態度提升到和其他行業等同的水準之上了。

願風暴之後,是彩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