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造不如仿仿不如買,左宗棠要想打敗敵人必自造

李鴻章造不如仿仿不如買,左宗棠要想打敗敵人必自造

根據上七文的內容(鏈接文末),我們說了從林則徐、魏源開始,中國官場內的少數精英就希望有自己的海軍和各種西式武器。然而,這種思想直到20年後,才由新的「洋務派」代表們付諸實踐。

(1)1885年是「洋務派西式武器」的關鍵年

洋務派興起後,在中央以奕、文祥為代表,然而,他們二人的路線又各不相同。奕、曾國藩、李鴻章形成一脈,文祥、左宗棠、張之洞(前期)形成一脈。

自1865年到1894年曾李左等洋務派,又建立了21個西式軍工廠。除了1890年張之洞的湖北槍炮廠之外的20個軍工廠都建在1885年之前。

在20個軍工廠中,李鴻章派丁日昌於1865年,建立的江南製造總局規模最大,工人達三千人。自1865年到1894年共生產各種槍支5萬多枝、274尊炮、450多萬磅劣質火藥,其主要裝備對象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淮軍。

左宗棠在洋務運動初期的主要貢獻則是福建馬尾造船廠的建立,以及海軍人才的培養上。在20個軍工業中有四大代表,除了福州船政局由左宗棠創辦(1866年創建)外,另外三個皆是李鴻章負實際領導責任,它們是: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又稱江寧機器局;天津設立機器局。

本文先介紹這三個軍工廠,之後重點介紹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2)李鴻章主管的三大軍工廠

首先就是1865年江南製造總局。該局是中國最大的軍工企業。1876年,即佔地400多畝,工匠兩千多人。創辦經費五十多萬兩,成立後的經費來源為江海關的二成洋稅,額度為25萬兩——60萬兩。

該局的造船業務發展並不順利,1868年,首艘產品「恬tian吉」號(後改名為惠吉),1876年,又生產了中國的第一艘鐵甲艦「金鷗」號。但自1881年後,造船部分就開始停工。直到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滅,清廷準備重造海軍時才逐漸恢復。

該局的槍炮、手雷地雷等武器較為成功,1867年仿製成功了德國的毛瑟11mm前膛步槍,每天可以生產十五支。但槍支質量不好,成本更高。例如當時,國外同類型槍支的成本是每支10兩左右,但中國因為沒有技術,必須要僱傭大量的洋顧問、洋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再加上各種潛規則成本等,實際每支成本高達17.4兩。

第二個就是金陵機器局,又稱江寧機器局。

1865年,李鴻章就任代理兩江總督後,下令將蘇州炮局遷到南京。1866年8月開始開工建設。李鴻章成為直隸總督後,將大部分槍炮運往天津,並將技術人員也大部北遷。

李鴻章的用人思想再次作祟,用人首先用自己的人,其次是重才不重德。馬格里作為一名軍醫,卻執掌軍工企業十年。

1875年1月,該局為大沽炮台製造的兩尊發射68磅重炮彈的大炮試射時爆炸,七名士兵被炸死。兩個月後,馬格里才姍姍來遲。在其親自主持的南炮台實驗時,再次發生爆炸。由此,李鴻章才將其撤職

金陵機器局是中國軍工業腐敗、管理思想落後的典型代表。例如他們製造的小炮,只能發射一磅重的炮彈。更重要的是,大炮要讓炮兵抬著走,否則沒有辦法移動,因為沒有炮車。

第三個介紹就是天津機器局。

該局是清廷為了防止漢族官員掌控先進武器而建立的。1866年,恭親王奕奏請在天津設立,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籌辦,終至1867年3月成立。

崇厚是一位典型的八旗子弟,靠著高貴地身份謀取了高位,每年幾十萬兩銀子,建廠三年多了一點起色沒有,廠房沒有完工、機器還沒有安裝,火藥生產遙遙無期。其後,由李鴻章於1870年負責該廠。

李鴻章在洋務派軍火工業中,成績挺多但問題也不少,除了上面說的用人不當外,最大的問題就是習慣於購買,特別是在人們吹噓的「海防」「海軍」問題上。正因為他對中國人開軍艦造軍艦沒有細心,因此,他雖然被人稱為最重要海軍、海防,但第一個專業海軍軍工廠卻不是他建造的。

而是經常被一些人故意忽略的左宗棠!

(3)左宗棠為什麼成為專業海軍軍工廠

左宗棠之所以首先建造專門的船廠,就在於船廠於國於民的綜合好處最大。生產艦船既可以增加國防實力,又可以帶動其它行業的興盛。特別是後者,造船業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會使整個工業化工程大幅度提升。因此,在中法戰爭前,造船業以及被它帶動起來的冶煉業、煤礦業也逐步發展起來。

早在1864年,左宗棠就讓一個60多歲的老工人,試做了一艘蒸汽船並在西湖上進行試航。但因為屬於自主開發,以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顯然效果不理想。在德克碑、日意格等法國顧問建議下,左宗棠決定用進口發動機製造艦船。

1866年,左宗棠上奏《擬購機器雇洋匠試造輪船大概情形折》正式提出造船。由此,掀開了中國專業自主建造戰艦的開端。

在洋務運動中,左宗棠起到了急先鋒的作用。特別是洋務運動以閩台海防為亮點。

左宗棠方面較有特色的地方在於開邊防海軍艦艇中國造的先河。在左宗棠一兩年的努力下,閩台地區就擁有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造船廠、最早的近代海軍、最早的新式軍事教育、較為先進的民族資本企業以及鐵路設施。

可以說,左宗棠是「洋務運動」的「急先鋒」,但因為其作為軍事統帥的時間較長,使其對「洋務運動」的關注相對「專職」的李鴻章、沈葆楨、盛宣懷等人要低。然而,左氏對於「洋務運動」發展的路徑選擇相較於其他人來說更正確。

左宗棠在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就有建造西式輪船的想法,對魏源的海防思想非常認同。但可惜,直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左宗棠才有了將才智運用於實踐當中。

用左宗棠自己的話說,建造輪船就是為了「內紓國計、利民生、外銷異患、樹強患」

但這時,有人就說「造不如仿仿不如買」。然而,左宗棠認為:如果沒有學習成本特別是試錯成本怎麼可能自我掌握技術,掌握了自然就會降低。

依我說,左宗棠說得太文明了。要我說,說句好聽的,這是混淆了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關係。說句不好聽的,買容易呀,能參加買的洋務官員就那麼多,裡面的貪腐成本你怎麼算?

一味發展北洋水師對嗎?既耽誤民生又打敗仗全白扔了其他六篇文章,請按發放時間收看

01晚清自造先驅56歲林則徐47歲魏源與29歲粉絲左宗棠20180720發表

02魏源一本書,讓左宗棠奮鬥一生20180724

03購買總被騙自造又失敗!左宗棠怒吼:衝出路僱人自造20180724

04同建洋槍隊買戰艦之後怎麼辦?左宗棠李鴻章分道揚鑣20180727

05您和左公去世後,我李鴻章可咋辦20180730

06面對李鴻章反對,他說絕不許別人騎馬我騎驢必須戰艦自造2018073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打敗美國火燒白宮一次,可享二百多年和平:美英加1812年戰爭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