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溺水90秒致腦死亡,除了媽媽玩手機外,溺水其實很難被發現
近日,一段視頻讓不少網友感到氣憤:一位媽媽帶兩名寶寶到嬰幼兒館游泳,期間店員暫時離開並告知媽媽,媽媽在泳池邊看手機。
結果沒想到1歲的小寶救生圈翻了,大寶試圖救小寶卻沒有成功,然後三次向媽媽求救,媽媽才發現小寶溺水了,這時小寶已經溺水90秒了,最後小寶送醫急救沒有成功,被宣布腦死亡。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8月初的青島雙胞胎的悲劇,也是因為母親玩手機疏忽大意,導致陰陽兩隔。那我們今天就來講講溺水是怎麼樣的吧。
溺水是怎麼樣的?
影視作品裡面的溺水者,都是伸手亂揮,大聲呼救,甚至還有時間回憶以前的經歷。但其實真實的溺水情況截然不同:
1、無法呼救。因為在溺水時,人的嘴巴在水面上下沉浮,嘴巴在水面上的時候只能換氣,根本無法呼救。
2、無法揮手。在溺水時,人的手會本能地向下壓,讓嘴巴能夠浮出水面呼氣,所以不會揮手。
3、只能掙扎20到60秒。人在這種溺水狀態下,身體垂直,頭向後傾,所以看起來並不像溺水,而且也無法掙扎太久。
溺水了怎麼自救?
一、不會游泳的人溺水了怎麼辦?
1、儘可能讓自己的身體浮在水面上,等待施救。
2、如果周圍有能夠抓住的東西,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如果沒有能夠抓的東西,可以靠水母漂或者仰漂的技巧浮起來。
水母漂:雙手前伸至額下,向下外方壓水,同時雙足前後夾水,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抬頭瞬間吸氣。
仰漂:頭向後仰,嘴巴和鼻子朝天,露出水面,用嘴吸氣,鼻子呼氣。
4、被救援時,要聽指揮,不要死死拽住救援的人。
但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最好還是要參加相關的游泳培訓,避免去沒有防護的地方游泳。
二、會游泳的人溺水了怎麼辦?
1、如果是腳抽筋了,要潛到水下,努力把腳掰直,一直用力;如果是手抽筋了,選擇仰漂在水面上,手反覆抓握,直到抽筋緩解。
2、如果是被水草等纏住了,抓住周圍的東西,浮出水面,儘早呼救,最有效的方法是潛入水中,解開纏住腳的水草。切忌亂踢亂踩,容易讓水草纏得更緊。
怎麼救援溺水的人?
1、岸上救援
把救生圈或者長桿、長繩拋給溺水者,把他拉上岸。
2、水中救援
從溺水者後方靠近,從後側托住腋窩或下巴,使溺水者的頭部露出水面,仰泳回到岸上;或者從後方穿過腋窩,抱住胸部,側泳回到岸上。但水中救援僅適合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施救,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很容易被拖下水。
溫馨提示
1、嬰幼兒不需要學游泳
1歲以下的嬰幼兒最好不要學游泳,1~4歲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而且學游泳只是為了防止溺水,並沒有開發潛能、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2、控水急救不可取
控水急救僅僅是將胃裡的水排出,並不能排出肺里的水,對於幫助溺水的人恢復呼吸並沒有幫助。


※子宮內膜癌切除子宮後丈夫提離婚,子宮內膜癌喜歡這4種女人
※夏日防暑就用藿香正氣水?注意,小心救命葯吃成催命葯!
TAG:大健康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