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院抽那麼多血又拿去哪?業內人士:背後真相你最好了解

醫院抽那麼多血又拿去哪?業內人士:背後真相你最好了解

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

每次去醫院體檢或看病,為什麼總會抽很多血液?這些被抽的血液究竟又會去哪裡呢?

醫院究竟會不會回收患者的血液,進行不明的交易呢?

由於這牽扯太多人的利益,這抽血也成為了一個敏感話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一些所謂的「老中醫」的直白,聲稱抽血的黑色交易,又有些所謂「業內人士」一直充斥這血站暴利。

對於網上這些謠言的駁斥,我想是時候應該給大家好好平心靜氣講講,關於抽血那些事兒。

為什麼每次體檢或看病,總需要抽很多管的血液?

實際上,這是因為不同的化驗項目,對血液的需求也是有所差異,有的血液需要抗凝,而有的就不需要,因此就需採用不同的抽血管。

另外,不同抽血項目,需要用不同的檢驗設備,就得需分開抽血。一般體檢或入院時還可能會進行血常規檢查、甲狀腺功能、腫瘤指標等,每個項目都需一管血管,自然就需要抽很多管。不同的采血管,都會用不同顏色來加以區別。

為什麼我們抽出的血會那麼黑呢?

很多人在抽血過程中,看到血液剛從血管中流入真空管,會發現自己血液咋不是電視上所出現的鮮紅色,而是暗紅色呢?

實際上,抽血部位一般是胳膊肘表淺的靜脈,這靜脈血原本就是暗紅色。一般抽血是早晨,一個晚上人體不吃不喝,自然血液會因此有一定程度濃縮。再加上,隔著一層真空管的管壁而言,血液的顏色也讓人覺得發暗發黑。

為什麼住院期間還要經常抽血?

很多住院病人都會對此感到疑惑,明明之前檢查時已經抽血檢驗過了,為什麼還會再次抽血呢?這是因為,初次抽血是為了便於發現異常,診斷疾病;在治療時再次抽血是為了觀察療效,調整方案,自然治療後的抽血檢查,是用來評估療效。

在服用某些藥物或採取某些治療方案時,還能通過檢測血液來反映其副作用,在術後常常查個血常規,也是看看是否有感染的存在。

那麼,醫院抽的血液又會到哪裡呢?

這個問題,也許是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

一般在抽完血液後,醫療工作人員就會有手機血液標本,然後再送去檢驗科。檢驗科醫生在收集來的血液,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加入一些特殊的試劑,以便通過機器或手工來分析血液中的各種指標。

若是血常規,一般只需20分鐘就能得到結果;但像肝腎功能等化驗,就需2個小時左右。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這些傳染病指標,時間等待或許會更長。

若患者的檢驗存在明顯異常,醫生就會再次進行血液複查,再觀測是否出錯。若結果的確存在較大異常,例如有嚴重貧血、低鉀或高鉀,患者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因此這類數值就屬於危急值,檢驗醫生需第一時間通知患者負責醫師,並上報登記,而臨床醫生接到檢驗科醫生報告後,還需立即進行臨床處理,且記錄在案。

若採集的血液較多,那麼剩下的血液就會保存。患者還對檢查結果仍需有疑問,可再次檢查。保存一段時間後,若無需再做計劃,就會以醫療廢物進行銷毀處理。

至於那些醫院是否會回收或再次利用患者的血液,這個大家都可放心。

抽的血都會送去檢驗科,做完試驗就已經所剩無幾,不毀掉難道還要保留珍藏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2568個被性侵的兒童,這些血淋淋悲劇,家長們還敢再忽視嗎?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