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很苦惱:自己能造出洲際導彈 卻造不好一輛合格的發射車

俄羅斯很苦惱:自己能造出洲際導彈 卻造不好一輛合格的發射車

原標題:俄羅斯很苦惱:自己能造出洲際導彈 卻造不好一輛合格的發射車


近日,俄羅斯著名汽車製造商卡瑪茲在"陸軍-2018"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展出了其最新的卡瑪茲-7850"平台-O"16輪全驅重型越野車,並在展會上公開展示了"平台-O"的轉向、側向行駛以及越野過障能力。得益於"平台-O"獨特的16輪全可轉向設計,該車在平地上可做到難度極高的原地轉向,甚至是調頭。


但就是在公開直播展示的過程中,"平台-O"的多組車輪在轉向後無法回到直行角度,致使該車在隨後的越障爬坡展示科目中屢屢失敗,最終只能作罷。


圖為多組車輪角度明顯不同步的"平台-O"。


事實上,早在前蘇聯時期,明斯克汽車製造廠就已經為蘇聯導彈部隊提供了MAZ-543(飛毛腿系列)、MAZ-547(匕首中程導彈)、MAZ-537(各種井基導彈拖車)等多種全驅越野車,後來為中國軍迷所熟知的"白楊"洲際彈道導彈的載車,14輪12驅的MAZ-7917也是在蘇聯解體前就製造出來的。


但蘇聯解體後,位於白俄羅斯的明斯克汽車製造廠自然分到了白俄羅斯手中。不過這也沒關係,在俄羅斯出資幫助下,"白楊-M"和"亞爾斯"兩款洲際導彈的載車,即16輪全驅的MZKT-79221也被研製出來,並批量裝備俄戰略導彈部隊。


圖為和汽車同框的MZKT-79221,明斯克汽車廠的生產代號在蘇聯解體後變更了。


照理說,只要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關係永遠完好如初,那麼俄羅斯也不會想要費時費力費錢去開發一款全驅特種越野車與之"爭艷",這既浪費資源,又會在外交層面上不利於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貿易往來。


但事與願違,事情在明斯克汽車製造廠這裡出了岔子。自蘇聯解體之後,國外各家汽車生產企業都對明斯克汽車廠的重型越野車技術垂涎三尺——不管它們手中原本有沒有生產重型越野車的能力,多掌握一門原本屬於"蘇聯絕學"的技術也不是什麼壞事。


圖為中國出口巴基斯坦的萬山21200重型特種越野車。


顯而易見的是,經濟拮据的俄羅斯能提供的訂單數少,根本養不活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白俄羅斯人轉而售賣技術和設計以維持工廠存續,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至此,獨聯體乃至華約之外各國建造重型多軸越野車,乃至特種越野車的能力都有明顯上升,甚至有那麼一兩個原本不具備製造特種越野車能力的國家甚至還能將特種越野車出口到第三國家。



圖為卡瑪茲-7850坦克拖車,該車將要取代的是明斯克廠的類似產品。

對於俄羅斯人而言,他們是打心底里認為這些由明斯克汽車製造廠保有的技術,乃至明斯克汽車製造廠本身,甚至是白俄羅斯這個國家,都是大俄羅斯這一概念下的"共有財產"。而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私自向第三方出售這些"共有財產",顯然是對俄羅斯的背叛。


因此幾乎是與此同時,"平台"系列重型越野車項目以及卡瑪茲集團就得到了俄羅斯軍政高層的大力支持。俄羅斯人的態度很明確:若不能控制明斯克汽車製造廠的技術外流問題,那就用扶持競爭對手的辦法來抽空它。



圖為白俄羅斯"波羅乃茲"火箭炮系統,為中國和白俄羅斯合作產品。

但不論俄羅斯此舉對明斯克汽車製造廠以及俄羅斯-白俄羅斯的關係有何影響,"平台-O"重型特種越野車的"首秀"變成了"丑秀",這是不爭的事實。至少我們可以這麼下結論:俄羅斯要想在特種車領域上找回蘇聯昔日的地位,甚至是追上中國這樣的國家,距離可還長得很呢。(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真沒勁,還搞崇洋媚外那一套?日本的神話故事都是抄襲的中國!
2艘大型航母同時建造!全球僅此一家 連美國都做不到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