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理「三類股東」曝新路徑,秦森園林不摘牌IPO上會

清理「三類股東」曝新路徑,秦森園林不摘牌IPO上會

9月4日,儘管上海秦森園林股份有限公司(832196.OC,下稱「秦森園林」)IPO申請上會遇暫緩表決,但公司通過非交易過戶清理「三類股東」的做法或許能提供一條解決「三類股東」問題的新思路。

「三類股東」是許多新三板擬上市企業心中的痛,由於穿透核查工作異常繁複,一些掛牌公司選擇先摘牌清理股東,但摘牌又會招來所有異議股東,這使得一些企業最終不得不放棄IPO。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6月實施的新交易方式「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可以讓新三板擬IPO企業在不摘牌的情況下,處理「三類股東」。不過,只有秦森園林成功過會,才能說明非交易過戶是可行的。

非交易過戶清理「三類股東」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3日,秦森園林曾披露一筆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公司實際控制人秦同千將五名「三類股東」的持股全部回購,在不退市的情況下進行了清理工作。

「這是個新辦法,秦森園林不用摘牌,可以一心一意去清理三類股東,如果摘牌,就要面臨所有異議股東,收購成本是非常大的。」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長朱為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摘牌對企業也不好,萬一IPO被否了,就少了一個退路。」

特定事項協議轉讓,也叫非交易過戶,是全國股轉公司今年6月1日正式推出的,以方便上市公司收購新三板企業,但是一筆轉讓中,單家買方至少要買下公司5%的總股本。

在秦森園林的案例中,秦同千從7家賣方手裡買下一共5%的公司股權,為了湊數,除了5家是「三類股東」,剩下兩家都是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其中,秦煥根是實控人的兄弟,上海森欣投資中心也受秦同千控制。

但公司股東中可能還有兩家契約型基金,即持有188萬股的「廣發納斯特高傑1號產業投資基金」和持有10萬股的「上海永柏聯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永柏聯投新三板成長優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是通過定增和二級市場交易進入的。

「這兩家三類股東是什麼情況目前還不清楚,現在也難以下結論說,秦森園林一定是一個成功的典範。」九泰基金總裁助理鄭立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指出,「關鍵還是看結果,IPO審核暫緩表決了,肯定是有材料沒有補齊,或者受行業因素影響公司自己撤材料了。如果成功過會,就說明確實行得通。」

秦森園林主營業務是園林設計施工和苗木種植,從小區綠化到市政綠地都做,是一家園林業的全產業鏈企業。去年,公司營業收入11.7億元,歸母凈利潤9300多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8%和61%。

最新披露的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到5.1億元和4600萬元,同比增長20%和19%。在當前IPO財務門檻較高的環境下,秦森園林是為數不多的既滿足盈利要求,且含有「三類股東」的新三板公司。

秦森園林於2015年4月掛牌新三板,一掛牌就完成了一輪5000萬元的定向增發,2016年又接連實施兩輪定增,先後融資1.8億元和1960萬元。定增完成後,公司拿下了兩個縣的戰略合作,並於2016年底申請IPO。

不過,在掛牌期間,秦森園林的股東人數也迅速增加,公司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曾採取做市轉讓方式。到停牌前,公司股東人數達到了570人,一些「三類股東」也從二級市場進入。

揮不去的「三類股東」陰影

「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信託計劃三類投資主體,由於可能存在層層嵌套和高槓桿,以及底層股東身份不透明、無法穿透等問題,一直是監管者關注的重點。

今年1月12日,證監會終於不再迴避「三類股東」公司上市障礙的問題,明確了「三類股東」公司可以上市,但是必須全部穿透,要從源頭上防範利益輸送行為。

雖然市場不用再擔心「三類股東」公司上市適格性問題,但是實際操作中,穿透核查工作並不輕鬆。

早在2015年就開始排隊的海容冷鏈因為含有「三類股東」,當時政策又不明確,所以一直被晾著。可好不容易等到監管政策落地,海容冷鏈卻放棄了堅持,今年3月選擇從新三板摘牌,在清理掉「三類股東」後,於5月成功過會。

原來,證監會對什麼是「全部穿透」還沒有公開統一的標準。同時,一批在2015年新三板市場火爆時期成立的基金產品募集方式較為粗放,到如今做穿透時,工作異常繁複,有的底層自然人投資者甚至都聯繫不上。

今年3月,文燦股份(603348.SH)首發過會,成為首個含「三類股東」成功IPO的新三板企業。隨後,芯能科技(603105.SH)也在完成「三類股東」穿透核查後過會。

不過,這樣案例只是少數。今年8月,排隊兩年半之久的阿波羅(832568.OC)因為含有眾多「三類股東」,加上業績下滑,不得不終止上市申請並撤回材料。

另一家新三板明星股億童文教(430223.OC)也遭遇了「三類股東」的尷尬,公司股東戶數多達664戶,交易最活躍的時候一天成交金額超過4000萬元。但今年5月,公司為了清理「三類股東」提出摘牌方案,卻被異議股東否決,最終只得放棄IPO。

實控人和異議股東爭議的焦點往往在於回購的價格,由於企業在新三板的估值大約為在主板的三分之一,以成本價回購當然會遭到小股東反對。

8月30日,億童文教復牌,做市成交收盤價暴跌52%至13.6元,此後又是一波下跌,9月5日收於11.9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登陸創業板的科順股份(300737.SZ)走的是司法途徑,公司以損害公司其他股東利益為由將「三類股東」起訴到法院。在法院的強制執行下,實現了將「三類股東」除名,這是首例非交易過戶清理「三類股東」。

「但是司法手段並不容易推廣,」朱為繹表示,「如果新的特殊事項協議轉讓能夠推廣,將成為解決『三類股東』問題的好辦法。這樣一來,新三板企業也就不那麼排斥『三類股東』,不會拒絕交易、做市,從而給市場流動性帶來有利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入世17年中國全面履行承諾,WTO面臨多重困境
金融新牌照來了!多渠道籌資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助「債轉股」加速落地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