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諸葛亮病逝後,姜維為什麼要九伐中原?司馬昭4字道破箇中玄機

諸葛亮病逝後,姜維為什麼要九伐中原?司馬昭4字道破箇中玄機

三國後期,曹操、劉備各方雄主相繼去世,留下託孤大臣輔佐子嗣。其中諸葛亮為了報達劉備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遺願,也為了給蜀漢尋求一線生機,六次出兵北伐曹魏,以求克複中原,但天不遂人願六次北伐全部以失敗告終。然而在北伐的過程中,諸葛亮卻遇到了合適的接班人幼麟姜維,姜維也不負諸葛亮重託延續了蜀國數幾十年國運,在諸葛亮死後,姜維接過了北伐大旗「九次伐魏」

但與諸葛亮六次無功而返不同,姜維九次北伐的戰績是敗二次,不克而還四次,勝三次總體來說戰績是可以的,雖然沒有滅掉勢大的曹魏但也奪回了一部分國土,然而取得的成績相比國家的消耗和人民的負擔那就不成正比了,而當時蜀國國力是三國墊底,在式微的情況下姜維九次大規模勞民傷財的北伐豈不是很不智?身為將領姜維不應該看不出來,那他還為何非要九伐中原呢?先不說原因,先來看一下如果不征討魏國,那結局是會是什麼樣子。

劉禪昏庸,在諸葛亮指定的蔣琬和費禕去世後,蜀漢振全被宦官黃皓一手把持,在蔣琬和費禕在世時,雖然沒有太多的政治建樹,但也能維持下去,穩定恢復蜀國國力,然而在兩人去世後黃皓干政,原本有所恢復的蜀國不僅國力衰退,更是朝堂混亂,就連蜀漢重將姜維都被牽連,可能喪失自己的軍事權利。

更為嚴重的是,蜀漢不僅後繼無人,沒有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就連兵勇士卒也是嚴重不足,這樣的情況下,大批魏軍若要進攻蜀國,蜀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抵禦,所以以攻代守就成了最好的方法,在蜀漢朝堂和魏國國力的壓迫下,姜維自知這樣的方法不行但也的繼續,這其實就是在尋找蜀漢的自救之道,但觀姜維一生他到最後也沒有找到能拯救蜀國的辦法,諸葛亮六出祁山可是想為蜀國找一條出路,但他沒有找到,姜維也沒有。

但九次北伐將魏國兵力牽制在一處,從而使保證了蜀國的安穩,延長了蜀漢的國運,司馬昭對姜維這一舉動也是大魏贊同和肯定評價為:明智之舉。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家重了蜀漢的負擔,但卻是唯一的可行的自救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老闆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鬼才郭嘉預料司馬懿會反,若曹操肯聽郭嘉的話,曹魏或可一統天下
潛龍克主,三國第一潛龍,跟了6位諸侯直接剋死5位,只有曹操倖免

TAG:曹老闆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