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撕裂年代:1905年慈禧廢除科舉制,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

撕裂年代:1905年慈禧廢除科舉制,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

歷史,總要對比著看,才更有意思。有許許多多看似根本不同時代的事情,其實卻是同一年發生的。

在1905年,清廷重臣袁世凱和張之洞聯合多位督撫大臣上書慈禧,力陳科舉之弊病,請求慈禧太后下詔廢除科舉制。

而同樣是在1905年,在遙遠的德國,一個名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25歲猶太青年,在《物理年鑒》發表了一篇震驚世界的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即著名的狹義相對論。

中國的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始,在世界上首開公平考試選官的先河。科舉出現之前朝代,選官通過「舉孝廉」,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拼爹。而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基本做到了平等和公正,那時沒有民族加分,更沒有省份差別。如果出現了舞弊,主考的一品二品大員都是要掉腦袋的。

科舉制度使「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使得擁有才識的讀書人,特別是努力讀書的寒門子弟,有機會進入各級官府任職。同時,科舉制也促進了古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文化方面,科舉使得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讀書人重視考詩賦,造就了唐詩和宋詞的繁榮。

但是到了清朝晚年,八股取仕的科舉方法,脫離了時代的發展潮流,滿口之乎者也的官僚,難以適應科學的進步。科舉制度更是培養不出來製造堅船利炮的人才。於是在1905年,清廷正式廢除科舉制度。

當我們終於意識到科舉制度應該廢除時,西方的物理學家們,已經把研究的腳步踏入了時間、空間、質量等涉及到這個世界最本質的科學層面。狹義相對論的發表,更是顛覆了人們對牛頓時空觀的認識。

愛因斯坦指出,運動的物體,其時間、質量、長度都會發生改變。而速度越接近光速,這種改變越明顯。而真空中的光速,是我們宇宙中速度的上限,而且是一個恆定值。

如果,讓剛剛廢除科舉制度的清廷官員們,讀到狹義相對論的內容,他們一定會傻掉吧。

歡迎關注作者,看更多精彩內容!

慈禧太后的母親活了64歲,她倆相見時,誰該給誰下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趣味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