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佛教產生於印度,又在印度衰微消亡了呢?

為何佛教產生於印度,又在印度衰微消亡了呢?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當時尼泊爾尚未獨立),經過1500餘年之後,到十三世紀消亡。消亡原因眾說紛紜,一直以來是學者和信眾關心的一個問題。據我國北京大學林承節教授在其所著《印度史》一書所述,他歸納了四個原因:

一、從佛教本身來說,大乘佛教流行後,宣稱捐獻財富可以換取功德,導致部分僧侶背離苦行,貪圖安逸,失去了民心。

二、早期佛教呼籲社會平等,眾生平等,對廣大民眾具有巨大吸引力。隨著印度教的興起,革除了婆羅門教的一些煩瑣儀式,呼籲男女平等,削弱了佛教的吸引力。

三、為吸引信眾,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教諸多教義與傳說,導致佛教與印度教界限越來越模糊,反被印度教吸納。

四、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佛教的興盛期全靠阿育王、迦膩色迦王兩大護法明王利用王權的強制推行。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護,佛教便一落千丈。

此外,我還看到有些資料提到,佛教在印度消亡還有三個原因不能忽視:一是社會原因。由於外族入侵,地方封建勢力興起,統一王朝瓦解,政治上出現了許多小國,彼此兵戎相見,崇尚武力。佛教提倡的非暴力理論不被他們接納,也得不到他們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便逐步走向衰落。二是自身原因。佛陀湼槃離世後,沒有一個具有領袖水平的人物接釋迦牟尼佛的班,能夠完整地搜集歸納釋迦牟尼佛創立的佛法,並形成統一的經典理論。結果在流傳和理解上發生歧義,導致佛教在後期形成若干個宗派,出現了"不團結"問題。三是外部原因。由於中亞伊斯蘭教諸王的入侵,對佛教殘暴鎮壓,強迫倖存者改信伊斯蘭教,寺院的文物也遭到毀滅性破壞,眾僧離散。到1203年佛教便在印度消亡。以後,在中國,由於傳入者對佛教進行了積極的改革,並得到歷代朝庭的支持,從而基本上一直處於興旺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古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近代歷史上有哪些風雲人物無法葉落歸根?
世界上最早的照片和中國最早的照片,拍的是什麼?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