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暫停在美國擴張雲業務

阿里暫停在美國擴張雲業務

阿里巴巴暫停在美國擴張雲業務!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即使咬的是別人,自己也會感到疼!

有消息稱,因為在美國的業務擴展不如預期,加上擔心美國假以各種莫須有罪名加強審查,阿里巴巴將暫停在美國擴張雲業務。

這是繼華為在美國主動戰略收縮後,又一家中國互聯網巨頭再次從美國市場鎩羽而歸!

這件事也再一次宣告: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家互聯網巨頭在美國取得主導性市場地位。

原來阿里雲一直倡導的「計算無國界」可能是一個大而無當的理想,因為美國人認為計算還是有國界的。

那麼,美國為什麼會對阿里雲這般設防呢?因為雖然阿里雲的規模目前或許根本就排不上號,但是崛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目前,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巴巴Aliyun位列前三。

其中,亞馬遜AWS的年收入超過122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4%,微軟Azure 和阿里雲的佔比分別為8.7%和3.7%。

可以說,目前全球雲計算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亞馬遜AWS一家獨大,獨大到讓世界上所有從事雲計算的公司都黯然失色。

所以,雖然阿里雲保持了連續12個季度的增長,而且增長幅度看上去非常大。

雖然連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都說:阿里雲將是亞馬遜AWS最大的競爭對手!

但是貝老哥的話,只能聽一半信一半,畢竟人家是有能力和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特朗普玩下去的商業奇才,而我們媒體塑造出來的特朗普永遠那麼臉譜化。

對阿里雲而言,想要更上一層樓,只有無條件拿下美國市場,因為美國是雲計算最發達的地區,佔到了世界公有雲市場的6成以上:拿下了美國,整個天下都是聯的了!

下一個中興?

事實上,阿里早就洞察到美國市場對阿里雲舉足輕重的意義,所以早在2015年,阿里雲就搶先在北美建立了海外第一個數據中心。

阿里雲在海外運營時,一開始就把亞馬遜AWS作為對標對象,但是事實再次表明,這仍然有可能是一廂情願,國為美國政府跟本就不給你對標的機會。

更糟的情況是,如果阿里雲不能及時抽身而退,它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興。


馬雲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劉強東?

早在今年初,美國媒體就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考慮依據 301 條款來反制中國在雲計算對美國的「不公平競爭」,阿里雲和AWS的世界份額是3.7比54,可是我們還是對他們形成「不公平競爭」,也虧他們想得出來!

但人家的邏輯就是這樣:如果阿里雲想留在美國,只要覺得有需要,美國隨時可以對阿里雲展開調查,就像他們現在對劉強東所做的一樣。

而此前美國對中興的調查也說明,美國此舉有可能是殺雞給猴看,因為中興並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對美國市場也不能施加任何影響。

美國的真正目的是要讓華為和阿里雲這樣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知難而退,否則,就等著吃不了兜著走吧!

另一方面,蘋果、亞馬遜AWS等美國企業在中國卻順風順水,這些企業在中國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原因:土到骨子裡的中國化。

比如說,亞馬遜AWS、微軟Azure、蘋果iCloud都在中國找了代運營商,所以即使他們在中國增長迅速,也不會給人咄咄逼人的感覺。

華為、阿里是否也要考慮一下,如何在別的國家做到徹底本土化?


阿里雲下一站:非洲?

而從美國市場退出後,阿里雲能據守的要點只有兩個:

其一,繼續收割中國市場。

中國目前是公有雲的全球第五大市場,價值54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而阿里雲目前在中國已經佔據了雲計算的半壁江山,守住了中國,前景依然可期。

其二,到開發難度更大的拉丁美洲甚至非洲市場去掘金。

9月3日,中非論壇首日,馬雲在釣魚台國賓館和波札那總統、迦納總統等會談時,就談到互聯網技術革命是非洲的機遇,表示阿里會和非洲共享技術,分享經驗。

馬雲同迦納總統阿庫福—阿多在北京會面

很顯然,阿里雲的下一個市場有可能就在非洲。

但是問題在於,阿里雲在南美和非洲並沒有數據中心,而亞馬遜AWS在當地安營紮寨好多年了。

阿里雲的出海行軍路上,依然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阿里雲離2萬億美元估計還有多遠?

阿里雲從美國市場主動收縮後,影響最大的是它的估值。

但是對中國企業家而言,對估值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為一些中國公司在海外的估值,有可能就是華爾街吹出來自娛的泡沫。

事實上,華爾街從一開始就不吝給出對阿里雲和京東很高的估值。

早在今年年初,阿里雲估值就再次被華爾街提升至670.94億美元,這是相當於四分之一個中國工商銀行的體量!

而且,按照華爾街的估計,只要一年增長1番,再過5年,阿里雲的估值將會超過2萬億美元,總體規模達到現在的兩個蘋果。

5年後,連蘋果都不能保證它的市值可以達到2萬億美元,所以,我們的一些企業家別被華爾街給忽悠得暈了頭。

當然,目前對阿里雲最大的利好仍然在國內: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都將迎來物聯網時代,而中國在物聯網方面做得並不會比美國差。

按照過去兩年阿里雲每季增長50%以上,而亞馬遜AWS的增速只有24%左右計算,阿里雲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趕上亞馬遜AWS的。

只是,阿里雲從美國收縮後,還會有多少中概股連夜踏上回歸之路?

作者:電商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政策「收網」 美夢乍醒 又一場樓市「風暴」悄然降臨
「悲情英雄」董明珠

TAG:電商報 |